百舸争流千帆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08 15:58:35

——维西县发展县域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纪实

当人类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维西县生产总值仅为2612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3万元,财政自给率还不到5%。10年艰苦奋斗,10年成就辉煌。到2011年,维西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929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477万元。农村贫困人口从10.1万人减少到4.1万人。

10年来,维西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突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主题,认真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和谐安县”战略,按照“113”产业发展布局,夯实“四大基础”,培育“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书写“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新篇章。

夯实“四大基础”

10年来,维西县不断加强农业、生态、交通、通讯四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维西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这是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加强的10年。维西县委、县政府始终绷紧“三农”这根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规划上优先布局、在投入上优先满足、在工作上狠抓落实,彰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紧紧围绕“完善规划、突出特色、整合力量、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和谐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一项项惠农强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农牧民定居工程、安居工程等一项项惠农政策开花结果,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这是生态基础不断夯实的10年。10年来,维西县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针对加快发展和日益凸显的资源环境压力这一矛盾,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努力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统一。认真实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研究出台了《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水资源管理条例》、《禁止生产运输销售木炭规定》,水资源、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江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水土流失整治及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维西作为“三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日益显现。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保护和改善,森林覆盖率从59.7%增加到74.83%。

这是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10年。10多年前,维西没有一寸柏油路,广大贫困山村群众过着人背马驮的日子。 沧江架金桥,天堑变通途。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维西掀起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热潮。通过奋力攻坚,交通状况大大改善,维西实现了柏油路通到乡、公路通到行政村的目标,多数自然村通了简易公路。10多年前,对于广大的贫困山区来说,移动电话是不可求的奢望,如今数字电话、移动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四大产业”

这是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10年。维西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生物、水电、旅游、矿产四大支柱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以拖枝生物园区为中心的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维西县结合生态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培育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核桃、板栗、花椒、木瓜、青刺果、红豆杉等生物产业基地,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物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到2011年底,维西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核桃6000多吨,养蜂4.5万箱,实现蜂产值2700万元,蜂产业初具规模。中药材、冰葡萄、雪桃、畜牧业等生物产业后备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碧罗雪山、康邦等生物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康邦美味核桃油、阿尺木刮系列白酒、维西百花蜜相继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和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核桃乳、木瓜饮料生产线投产运营,核桃油、百花蜂蜜、中药材等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生物产业的龙头地位初步显现,生物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以澜沧江一线为重点的水能资源开发快马加鞭,电力支柱跨越发展。10多年前,不要说贫困山村,就是连维西县城电力供应也十分紧张。维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县外资金、技术、人才,开发维西丰富的水能资源。维西水电业快马加鞭,蓬勃发展,迅速从一个电力资源短缺县发展成为电力工业强县。据统计,维西县水电装机从1.8万千瓦增加到19.8万千瓦。电气化县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农村电气化的目标。

以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片区为中心的旅游业蓄势待发。秀美山川惹人醉,生态旅游大发展。广大贫困山区群众在发展旅游服务业中得到实惠。维西县以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为中心,着力开发维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维西旅游业踏上跨越发展新征程。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成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朝阳产业。

以吉期洛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维西地处“三江”成矿带,拥有丰富的铜、铁、钨、锌、铅、钼、金、大理石、滑石等资源。近年来,维西县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以吉期洛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矿产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在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矿产业在维西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着力改善民生

这是维西县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维西县委、县政府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11年维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8元,比上年增长12.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95元。

上学难问题得到缓解。维西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入实施“两免一补”、“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普九”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和提高。

“和谐之基”得到夯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维西县全面落实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加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有序转移,提高劳务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实现“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村”的扶贫效果。据统计,2011年,维西县培训输出农村劳动力近16000人,务工收入占农民经济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维西县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实现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全面推广“新农合”制度,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

文化民生工程惠及城乡群众。维西县认真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民族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不断加大挖掘、传承和保护多元民族民间文化工作力度,傈僳族原生态歌舞“阿尺木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城热巴”的申遗工作也在积极开展。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农村特困农民和城镇户口特殊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大多数农村群众住上了安居房,部分困难城镇居民住上了廉租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