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照相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8 10:47:20

1982年秋,我从云南省卫生学校放射专业毕业后在迪庆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了近10年。1991年底,我又获得了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深造的机会。有机会在医学影像界胸部诊断名师翟凌云和投照大师郭春元亲自指导下学习。

一个星期天,在昆明读书的侄儿约我一起去东风广场游玩。是日阳光明媚,广场周围花木扶疏,绿草如茵。广场里摆放着造型美观、品种繁多的花卉,在喷泉的映衬下,显得流光溢彩,鲜艳夺目!突然,一位约60岁的大叔挎着相机走过来,给我俩欣赏他的杰作——那一张张照片深深地吸引着我:穿上各种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在灿烂阳光下,显得满面春风,精神焕发,再以鲜花、绿叶、喷泉为背景的漂亮衬托,被他用高超的摄影技术,把人们美好的瞬间生动而又逼真地定格在相片上。我走来走去,一遍又一遍尽情欣赏每一张摄影杰作!他用目光久久地凝视着仿佛在问:怎么样?我向他竖起大拇指示意:拍得真好!于是,他自豪而又认真地向我介绍了他学习经历:先是买了几本摄影的理论书籍,买了约10万的摄影器材开始照相。每天照各种相片几百甚至上千张。他随手从包里取出几张。啊,有彩色也有黑白的,图像清晰、角度恰当、光线良好、构思精巧、寓意深远,它们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决定请他帮我和侄儿来一张合影。我俩拉整衣角,调整好姿势和表情,眼睛对准他调整好的镜头。咔嚓一响就结束了合影。半小时后就取来相片一看。啊!我太满意了!那时,我刚30岁出头,侄儿子也20来岁。在鲜花绿树的陪衬下,显得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甜甜的微笑洋溢着无限的幸福……这张相片是所有照片中我最满意的。临走时他问我,你从事什么工作?我说,在医院从事放射工作,就是照X光片。他说:你也是一个特殊的摄影师啊!只不过你照出的是黑白像,我照的是彩色像。我说,只不过我是用看不见的X光摄取人体内部的组织器官的异常改变,充当人体疾病的侦察兵!这时,他严肃而认真地对我说:“你要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不容易……”话没有说完,他又挎着相机忙生意去了。

从那次照相后,他的那句没有说完的话和他拿着相机忙碌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每时每刻鞭策我紧紧跟着老师认真练习各种体位的摆法,精心调试各种部位的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约半年我就熟练掌握了常用位置的照法,对一些疑难位置也基本掌握。照出来的片子已经达到诊断要求。我可以独立操作常用位置的拍片,对一些特殊位置也能基本操作。以后我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阅片上。仔细听取老师对疑难片子独到而精辟的分析,深受启发。每天晚上,我从仓库里抱出几百张片子查看,用半年多的时间,把整个仓库的片子看完。见到了各种疾病的各种典型片子,有些珍贵片子,我还作了笔记。

进修结束后,带着收获的喜悦,我回到迪庆州人民医院放射科,满腔热忱积极投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前比较生疏的业务,现在做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把学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性的运用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每个投照体位,力求角度准确,精心选择曝光。为了更深入认识疾病,我又自学中医大专教材。后来,我逐步认识到:光靠理论学习和清晰的片子要提高诊断水平是不可能的。必须把自己和同事的疑难诊断做追踪观察。不然,就不可能知道诊断的正确与否,甚至还会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正确而盲目坚持。通过大量的疑难病人的追踪调查,再反思过去的工作,使我惊奇地发现: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是有很大距离啊!以前背得滚瓜烂熟的一些书本知识,实践上用得很少,甚至根本用不着;而实际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用现在的专业理论解释不通或无法解决。我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终于弄清了疑问。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以此循环往复,使我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前来检查的病人迅速增多。到了该下班时间,还有没检查完的患者,上班刚到值班室,已经有了等候多时的患者。基本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太累了,免不了对病人大发脾气。一次对憨厚而又淳朴的某病人大发脾气。可是,他并不生气,还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照的片子比县医院放射科照的片子清楚(当时州、县医院尚没有合并),我才过来照的。”他像春风一样的话,马上温暖了烦躁的心。我立刻认真给他做了检查,让他满意而归。还有一次,昆明的专家到我院做金属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复查,昆明专家要求看湿片,当我把湿淋淋的片子从暗室提出来,片子把金属股骨头和附着的髋臼清晰而鲜明的摄了出来。专家竖起大拇指对现场的我和其他医生说:“这片子照得真好!”又有一次,有个约10岁的男孩肘关节外伤,在某医院拍片诊断为肘关节脱位。家属不放心,领到我院复诊。当我认真把照出的片子仔细查看后,发现肘关节未见异常。建议他增加功能锻炼的诊断报告写好交给接诊的同事时,同事把有异常的某医院放射科照的X光片拿出来对照我照的X光片子。虽然某医院的片子显示有脱位,而我照的片子没有显示有脱位。我仔细对比两张片子后,自信地坚持我的诊断意见。同事拿不定主意,请患者到大理州医院放射科确诊。几天后家属反馈说:肘关节未见异常,只需加强功能锻练。

2013年4月,53岁的我,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30余年,经本人申请退休。5月我又被聘为民生医院放射科主任。30年的医书苦读、30年的经验积累,又使我有了用武之地!但是,面临多家民营医院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没有CT、核磁共振检查的严峻现实,对大多数疾病只能凭DR影像的正位、侧位两张片子诊断,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我把DR影像的电脑处理功能和传统X光摄影的基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我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熟练使用新设备来拍摄出更加清晰的影像,可以显示出病变的细微情况。我始终牢记着云南省放射学泰斗翟凌云老师给我一把影像诊断的金钥匙:“具体影像,必须参考就诊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我每隔几天,深入临床科室翻阅大量病历,以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来促进自己的影像诊断。动态观察了大量的疑难病人。所以诊断质量得到提高,前来检查的患者逐年增多。去年底,我被吸收为远程会诊专家,跻身于全国专家库。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到:一位60多岁的摄影师走过来,他挎着照相机,手里拿着几张精美的相片让我看。仿佛又听到他说:“你要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不容易……”(王文光)

责任编辑:黄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