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客记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陈义 发布时间:2022-12-19 10:44:04

进入腊月,天气渐寒,万物萧瑟,农民精心喂养一年的年猪膘肥体圆。

某天晚饭后,一家人坐在火塘边,商量一年一度的杀猪请客事宜,家里的长者选一个黄道吉日,确定请客的日子,而后几天里,家里的女主人会用洋芋、酥油或者奶渣换回黄豆,准备做成豆腐,男主人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搓麻绳、磨刀……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迎来了杀猪的日子,天空还没有出现鱼肚白,男主人就早早起床,在菜地里挖坑打灶,支起一口大黑锅,生火煨水,并在灶台后面安起一个为肥猪量身定做的木槽。等锅里的水烧开了,前来帮忙杀猪的村民也陆续到来。

听到猪叫声几乎全村人都知道这家人杀年猪了,不用刻意通知,很多乡亲默契地不再准备午饭和晚饭,齐齐到这家做杀猪客。

没过多时,肥猪脚一蹬,猛烈挣扎几下后,便不再动弹了,众人见状,七手八脚地把肥猪抬上猪槽。男人们开始用铜瓢反复舀水汤猪毛,随后用刀子刮猪毛,折腾没多久,那头黑猪变成了白猪,众人口里称赞道:“太肥了,太肥了。”即便猪不怎么肥,人们也习惯说这句话,这是对喂猪人劳动的一种肯定。

到这时,前来帮忙的人都累得满头大汗,男主人上前递烟献茶,劝大家休息片刻。茶喝毕,几个人重新把肥猪抬上案板,开膛破肚。到这还没完,他们还要清理猪肠、剔骨除肉、腌制火腿和腊肉、灌香肠和米肠。在过去缺衣少粮,物质高度匮乏的年月里,二半山区的很多普通家庭每年最多杀一头250斤左右的年猪,家庭主妇要精打细算安排好全家人一年的油荤,家境殷实、人口众多的家庭会杀上两至三头年猪。

不知不觉中,已是午时,下午男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忙,坐在火塘边喝酒吃肉,聊家长里短,轶闻趣事。塘火微微闪着光亮,如同饮醉了酒的男人两颊泛起的红晕,七大姑八大姨们则忙着煮肉、做饭,空气里飘荡着饭菜的香味。

冬日夕阳的余辉变得极其柔软,淡黄色的光点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忙碌了一下午的妇女们早已备齐了饭菜,便派小孩子走村串户请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共享杀猪饭,不一会儿,大家便聚在了一起。有些长期未见的人也会在杀猪客上相见,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有些口齿伶俐、善于讲段子的人会讲上几句玩笑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杀猪宴成了玩笑宴,被揭短、开玩笑的人也毫不生气,大家图的就是个开心,欢乐的笑声回荡在古色古香的农家院里。

这时,妇女们端上可口的饭菜,男的几桌,女的几桌,小孩子们喜欢在一起吃饭,桌椅板凳不够,不要紧,盘腿围坐在地板上。杀猪饭少不了要做八大碗,萝卜炖排骨、水煮肉片、炖猪头肉、油炸米肠、青菜豆腐汤、瘦肉炒洋芋丝、凉拌粉丝、肥肉片等最常见,当然主人家也会拿出几斤珍藏的青稞酒或是苞谷酒招待大家,劝大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众人边吃边聊,好不畅快。请杀猪客,是延续多年的乡村习俗,是邻里之间友谊的桥梁,寓意着邻里团结、乡风和谐,饱含着深厚的友情、亲情、乡情。

冬季天黑得早,夜色慢慢笼罩着村庄,杀猪饭也接近尾声,主人家把早已分好的米肠分发给大家,当然也会把肉中的极品里脊肉送给家族中的年长者。吃饱喝足的人们对主人家说些感激之类的话,互相道别,渐次散去。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家顿顿有肉吃,村里三天两头就有肉贩子开着车前来卖肉,足不出村就可以买到新鲜肉。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在城里打拼,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留守在村里的老人们照样在家里喂年猪,村里请杀猪客的传统仍然在延续。每年的杀猪季,在外漂泊的人都要回乡参加家里的杀猪客,杀猪客与其说是味蕾的诱惑,倒不如说是浓浓的乡愁。

责任编辑:泽仁拉姆

上一篇:探秘阿庐古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