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儿时元宵节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郑传省 发布时间:2024-02-23 10:15:03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读着李清照描写元宵节的词,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的元宵节来。 小时候家贫,没有钱到镇子的集市上买烟花,便在元宵节来临的前几天,自己动手做烟花、火把。做烟花,首先要有火药。所谓的“火药”,即是年前母亲蒸年馍时灶底没有燃尽的木炭。先把木炭放在石碓里捣成粉末,再把上坟用的火纸铺两张在地上,之后把木炭粉末均匀地撒在火纸上,接着慢慢地把火纸和木炭粉末像卷烙馍一样,一层一层地卷起来,再用麻绳系住两头和中间,一个大烟卷一样的烟花便做成了。

做火把比做烟花省事,从豆秸垛上拽下一些豆秸,用麻绳一道一道地使劲系成扫把状,一个火把便做成了。 元宵节到了,先去看李大叔打烟花。李大叔曾到外地铸造过犁铧,他有一个炼铁炉。元宵节这天,月亮识趣地躲在云层后,夜色愈发地浓了。看,李大叔在他家屋后把炼铁炉烧起来了。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围在炉子四周等待着,年轻力壮的铁蛋“呱嗒、呱嗒”地拉动木风箱,炉子口霍霍地窜出红红的火苗。当红红的铁汁散发着温暖的热量从炉子下端的窟窿眼里慢慢流出来时,李大叔用长把子铁瓢接满一瓢,然后快走几步端到身旁枝条繁多的柳树下。力大如牛的大娃子紧随其后,他手里拿着一个木棒槌,对准李大叔端着的铁瓢底儿朝上使劲一击,瓢里的铁汁就被击打得向半空里飞溅。遇到柳枝,便碎成更多的红珠珠哗哗啦啦地落下,像下了一阵红色的流星雨,惹得围观的大人孩子一阵欢呼。

看完了李大叔打烟花,我便跑回家,找到一根高粱秆,把上端劈开,把烟花的一头夹进高粱秆系紧,再用洋火点着另一头,然后高举着朝不远处的空场跑去。那被点着的烟花,迎着跑起来的风,便有许多红红的火星子纷纷扬扬地散落,让人恍惚觉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坠落凡间。此时,其他的小伙伴也举着烟花跑到空场上玩。我们嬉笑着,追逐着,比赛谁的烟花散落的火星多,谁的烟花燃的时间长。 放完了烟花,我们便去撂火把。把火把点着,用力撂向空中,边撂边高喊着:“撂,撂,撂火把,谁的火把撂得高,谁的高粱长得高!”听大人们说,正月十五撂火把,哪个孩子的火把撂得高,哪个孩子家的高粱就长得高,我们便信以为真了,只管使出吃奶的力气把火把撂向空中。那火把燃着火苗,溅着火星,带着呼呼的风声,在夜空里划出一道道冒着红光的抛物线,此落彼升,蔚为壮观。

待到把火把都撂完,天上的云朵消散了,一轮明月升到了半空。在各家母亲三番五次的呼唤声中,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散了,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快快来到。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

上一篇:元宵节中蕴含的文明智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