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与书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羊瑞林 发布时间:2025-09-22 11:44:17

在乡村小学任教的日子里,我的闹钟总比晨曦先醒。可檐角下燕巢里的第一声啾鸣依旧要比我握起粉笔的动作早那么半拍。板书时手腕总不自觉地追着窗外掠过的翅影,那些与我们共享这片绿海的生灵是孩子们作文里会跳动的逗号,也是我在山乡上讲台前被岁月悄悄圈住的温柔注脚。

每天课前检查教室卫生,常撞见燕子夫妇在横梁上互相啄理羽毛。它们啾啾的对话像极了课堂上孩子们的悄悄话,那简简单单的音节随尾羽扫过木梁的轻响,犹如谁在作业本上画了一道歪歪的波浪线。有一次,一只羽翼未丰的小燕子从巢里掉了下来,我踮着脚把它送回去时,雏燕身上还沾着巢里的软草。第二天早读时发现,黑板角落用粉笔写着“燕老师的家”,那几个歪扭的字像刚学飞的小鸟,却让我握着教案的手忽然发烫。原来那用笔墨描写生活的心境,早已在琅琅书声里开始了发芽。

爱听歌声的喜鹊常常停在校园旁的河边点水。黑蓝色的翅膀掠过水面的刹那,惊起的涟漪轻轻摇晃着柳梢的倒影,像给孩子们念的诗句镀上了一层碎银。那个总爱盯着树梢发呆的男孩忽然指着衔泥的燕子对我说:“羊老师,它们和村里人一样在盖房子呢。”那天收上来的作文本里,他的字迹依旧歪扭,却第一次贯穿了“热爱”“勤劳”“努力”等曾经在造句中学会的词汇,整篇作文写的是山乡的劳动情形,比任何范文都让人心头发潮。

下午放学送孩子们回家,常遇见归鸟列队掠过山脊。在晚霞里鸟鸣混杂着暮归的牛铃,一直映衬着土墙蓝瓦上的炊烟袅袅。我批改作业到了更深夜静,灯光下的一群飞蛾,竟然引起夜鹭扑棱棱地飞来,翅膀带起的凉风拂过窗棂,像是谁递进一杯凉开水。至此,我突然明白:那鸟语花香是山乡的破折号,那书声琅琅是未来的破折号。而所谓师者,便是这其间的化身,在山乡岁月的褶皱里,守望着点点星光慢慢亮起……


责任编辑:杨小花

上一篇:掌纹里的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