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平
在明末清初的中国画困境里,陈老莲是一缕“不一样的烟火”。在我看来,老莲是那种既能画好看得不得了的画,又能画古怪得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画的画家。鲁迅先生说:“老莲的画,一代绝作”。画界认为,陈老莲的绘画艺术对近代海派、日本浮世绘乃至欧洲的印象派绘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老莲原名陈洪绶,幼名莲子,号老莲,所以画界称“陈老莲”。
陈老莲在性格和才华上与徐渭有一拼。他性情怪异,夸张随性,但才情四溢,画作格调高古,品位超然,早年启蒙于蓝瑛,后与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他又是一个全才,善诗词,工书法,尤精于绘画,在白描和勾染人物画、工笔和写意花鸟画、版画等方面都有极高的建树。
在浙江绍兴的徐渭故居里,徐渭画像的上方即是陈老莲手书的“青藤书屋”四个大字。据传,陈老莲的父亲曾经是徐渭的忘年之交,才情四溢的陈老莲显然更是徐渭的终极粉丝。公元1644年,那个兵荒马乱的甲申之时,陈老莲举家从诸暨搬迁至徐渭故居,居住了5年时间,并题写了“青藤书屋”。自此,被后人称为“绍兴艺术双壁”的两个大才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望,不仅艺术上共同承载着求变求新的创造力和不拘流俗的颠覆性,而且人生际遇也有很多的苦难叠加。
陈老莲在历史、风俗类的人物画方面独树一帜,被画界誉为第一妙手,有人甚至称他是使衰退了六百余年的人物画重新振起的伟大画家。
《清史稿》中说,陈老莲画人物,衣纹清劲,力量气局在仇英、唐寅之上。他画《水浒叶子》,线条得李公麟白描画的力量,人物形象又凝练夸张,鲜活生动,极富个性,这样的画面握在玩叶子牌酒戏的人手里,无形中又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他画《百蝶图》,双勾设色,高古雅致,像是画在了宋代花鸟写生高手赵昌的画布上。
作为“晚明变形主义绘画大师”,他最具个性的画风是被称为“高古奇骇”的那种明显来自于五代画家贯休路数的拙巧人物画。“有时得意尝沽酒,燕麦花香一榻眠。”他的古意是高到了天际的那种古淡典雅,他的奇巧是渗入了骨髓的那种惊世骇俗。
他画笔下的人物厚实壮伟,变形夸张,奇古特殊。他常常有意改变人物的身体比例,就像欧洲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故意把人物的椎骨多画几节一样,使其变得与众不同。不仅如此,他还把人物画得头大身拙,形状怪异,又通过艺术感觉让其丑中见美,拙中见巧,形象非常鲜明。
他的《归去来兮图卷》就隐藏着这些特征。这幅画卷以陶渊明的故事为线索,分为采菊、寄力、种秫、归去等11段,每个画幅独立,人物形态充满变化,表情极富感情色彩。在《采菊》图里,形象怪异变形的陶渊明正在手持雏菊闻香,左边放着他的酒具,坐石上摆放着雅致的古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里,音乐和酒都是他心中的南山,是人们最为向往的诗和远方。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