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翠堂
(节选)
小时候,父母担心我出去闯祸,总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一是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为家里增加工分。在做农活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也出现了不少闪失,至今记忆犹新。
在农村,放牲口算是简单的活了,大人叫我把家里唯一的一只羊拉出去放牧,于是,我把羊拴在田埂的小树桩上,让它自个儿吃草,我就去找伙伴们玩了。玩累了才想起那只羊,连忙跑去看,只见羊已经吊死在田埂上,估计是被绳索勒死的。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为家里放猪。一天,天气阴沉沉的,小雨一阵阵地飘着,我在一棵大树下躲雨,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感觉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于是便赶着猪回家,路上,见有人正赶着牛羊往村外走,他们见我赶猪回家觉得奇怪,原来我睡糊涂了,误认为已是牧归时间,当反应过来时,只好又赶着猪原路返回,这一天,我相当于放了两次猪。
五月,正是种植辣椒的时节。星期天,队长派我们小学生到河边种辣椒。除了种辣椒,还安排我们扛犁头。夏日炎炎,只有十一二岁的我们头顶热辣辣的太阳,沿着崎岖的山路,把10多斤重的犁头从海拔1500米的河边扛到了两公里外的地方,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我甚至感觉眼前天昏地暗。一路上,小伙伴们互相鼓励,硬着头皮完成了任务。我经历过的困难不算少,可这次是最艰难也是最难忘的。后来,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时,我都会想起扛犁头的经历,瞬间便觉得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了。
在老家,栽种稻谷时,铲田埂是整理秧田的一个重要活计,主要是将往年田埂上长出来的杂草铲除干净,一是铲除田鼠和鸟类的生活空间,二是被清除的杂草还可以作为肥料。赤脚在水田里干活,被蛇、鼠、蚂蟥、蚊虫叮咬是常有的事。冬天,庄稼都已入库,农活自然也少了。为增加副业收入,生产队安排部分男人到河边建拦鱼坝,还安排人在河边搭窝棚驻扎下来守鱼坝,收到的鱼全部上交生产队,对守鱼坝的生产队还给予工分奖励。一天晚上,我和两个伙伴住在没有门的窝棚里,围着忽暗忽明的火堆,和衣躺在木板床上。我年纪小,为照顾我,同伴将我安排在里面的木板床上,尽管如此,我还是难以入眠。突然,我听到几声天鹅(或鱼鹰)的叫声由远及近地传来。这时,我想起老人曾讲过的话:有天鹅(或鱼鹰)顺河流方向飞,说明河里有鱼往下游。我想,鱼坝里十有八九来鱼了。我兴奋地叫醒了两个伙伴,点上火把一起去看鱼坝,果然,鱼坝上有好多鱼在跳跃,其中一尾足足有五六斤重。
在农村,我还干过守瓦窑、守仓房、称肥料、砍木料等农活,但由于我年纪小、个头矮,力气也比不过大人,大家处处关心照顾我,总是让我干轻活。
我常想,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生活,在不断失败中历练成长。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