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程
“端午、端午,全家团圆吃晌午……”端午节这天,在我的家乡维西县,最讲究的是吃晌午。是大自然的厚爱,更是践行“两山论”的成果,维西独具特色的食材为端午餐桌提供了丰盈的原生态食材——百花蜜、苦荞、竹叶菜、竹笋、蕨菜、树头菜……
像往年一样,我们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品尝美食,谈笑风生,乐在端午浓浓的亲情中。品尝着苦荞粑粑蘸百花蜜,我表弟李伟情不自禁地开口赞叹道:“先苦后甜,满口清香,回味无穷,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只有在维西才能品尝到这样的鲜美味道。”李伟是端午节前一天从昆明赶回来和我们一起过端午节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味道把李伟带进美好的乡愁之中。
李伟的话拉开了关于“维西端午”话题的序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屈原、论古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话题很多、内容很多,但唯有苦荞粑粑蘸百花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的脑海里翻滚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苦的苦荞粑粑和很甜的百花蜜融合在一起能给人带来味蕾之愉悦和身体之健康?
李伟少小离乡,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是当医生的,他的话当然让人信服。他说:“苦荞粑粑蘸百花蜜好在哪里?一是食材有机,品质上乘;二是亦苦亦甜,阴阳调和,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循着李伟的话,我们讲起了苦荞粑粑蘸百花蜜上餐桌的故事:任何食物都有其生存繁衍的土壤。维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从亚热带、温带到寒带呈立体分布,粮食作物从江边河谷的水稻到高寒山区的苦荞、燕麦样样都有。说到生长在高寒山区的苦荞、燕麦,我想起了一件事: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县党史研究室工作期间,读到一份关于开展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资料,其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半山水稻化,高山小麦化,高产压低产,消灭苦荞、燕麦!”于是,在海拔2800米至3100米的高山上消灭了苦荞、燕麦,种上了小麦、玉米。其结果怎么样?一句话:小麦、玉米歉收,吃不饱的老百姓意见很大!那么,当时为什么要提出“消灭苦荞、燕麦”的口号呢?一是苦荞、燕麦亩产低,一亩只产300市斤左右,出不了成绩;二是当时人们对苦荞、燕麦的需求很少;三是拍脑袋瞎指挥。
李伟见缝插针道:“苦荞、燕麦含糖低、营养丰富,是好东西,那你为什么说当时人们对苦荞、燕麦需求很少?”
我没有直接回答李伟的问题,而是接着讲苦荞粑粑蘸百花蜜上餐桌的故事。那个时期,人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吃得饱,玉米、大米、小麦含糖高,是“吃得饱”的首选食物,而苦荞、燕麦含糖低,不利于满足“吃得饱”的需求。玉米、小麦、大米不够吃,人们选择以洋芋、瓜豆作为补充。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尽管苦荞的产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已是小麦价格的两倍多,原因就是人们对苦荞的需求增长高于产量增长。这种需求的增长透露出一大变化,即人们从追求“吃得饱”向追求“吃得好”转变。苦荞粑粑在维西传承了成百上千年,其做法很简单,甚至有些原始:先将苦荞面用冷水和成面团,揉成饼状,而后将其置入沸水中煮15分钟左右,待颜色呈深绿色时捞出即可食用。这样的苦荞粑粑可谓原汁原味,刚入口时苦却清香,渐渐变成淡淡的香甜,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以前,我们要吃苦荞粑粑得自己动手做,如今,维西农贸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卖苦荞粑粑的摊点,随时都能满足我们对苦荞粑粑的需求。
李伟插话说:“苦荞粑粑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便、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控制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减肥的功效,是很好的养生食品。这些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苦荞粑粑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前的‘粗粮’苦荞变成今天的‘细粮’。”
良好的生态是维西最厚重的底色。前年,维西荣获全国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荣誉。百花蜜为什么好?好在其优质的蜜源——维西是滇西北生物基因库,森林莽莽苍苍,植物种类繁多,漫山遍野的山茶、杜鹃、刺槐等野生植物是维西百花蜜的蜜源。蜜源好,蜂蜜好,价格也不菲。近10年来,维西百花蜜每市斤保持在60元水平,而从大理等地运到维西的蜂蜜每市斤才30元左右。有人曾问我,如何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维西百花蜜?我说,很简单,一看成色。维西百花蜜色泽呈琥珀色或深琥珀色,蜜汁特浓,晶莹透明;二尝味道。维西百花蜜口感绵密醇厚,入口如丝般柔滑,甜而不腻。
李伟插话道:“因工作原因,我对维西百花蜜品牌很了解。2015年4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维西百花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维西百花蜜具有美容养颜、补肾润肺、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多种功效,是优良的保健食品。昨天,我买了12市斤维西百花蜜,带到昆明让亲戚朋友尝尝鲜。”
我接着介绍,我们如果只吃苦荞粑粑则显得过“苦”,如果只吃“百花蜜”则显得过“甜”,用苦荞粑粑蘸着百花蜜吃,“苦”与“甜”相生相融,酝酿成一种足以让味蕾欢愉的人间美味,其妙难以言喻!“苦”与“甜”相生相融成就美味,也成就了百味人生。人生中的苦与甜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人世间没有纯粹的苦,也没有绝对的甜。有人说“苦才是人生”,我说“有苦有甜才是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人生”。
午餐结束时,李伟随口赋诗一首:“少年离家盼归期,端午相聚情依依。满桌美味谁最好?苦荞粑粑百花蜜。”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