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辉
(上接7月24日第四版)
寒流裹挟着细雨,让人冷得直哆嗦。采风的队伍早已分散在大雾之中。摄影家队伍在李勇的带领下,与我们暂且别过,我们约定好正午时分在景区下口休息站集合。
随着海拔的下降,蒸腾的雾气缓缓漫向山顶,细雨停下了追赶的脚步,天界洞开。千亩高山杜鹃林零星吐露出红白黄粉相间的花朵,数以万计的花蕾在枝丛间含苞待放,杜鹃、画眉、野雀的啼鸣回荡在山谷间。稍微平坦的草甸间,直立丛生的大叶杜鹃与怒放的紫色报春花、马先蒿、灯盏花和不知名的野花小草,在山风的吆喝声中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的山歌擂台赛,响彻山谷。
西坡流石滩的高山大叶杜鹃林,像一帘帘从天而降的瀑布群,似翻腾的游龙,又似跳跃的飞鱼,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绿色的鳞甲,结对而下,满坡满谷都是它们追逐嬉闹的声音。我小时候曾见过老家高山上的大花杜鹃,由于金沙江畔气候温润,雨水丰沛,光照时间长,这些杜鹃树生长速度很快,每年夏天,漫山硕大艳丽的花朵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倘若再过十天半月,到了盛放期,花丛连绵如溪流,缤纷似绸锦,流石滩将壮丽无比。我想,石卡雪山西坡的高山杜鹃林海,应该是滇西北高原流石滩上的千古绝唱之一。
南北山谷的峰崖上,群峰与云冷杉林浑然一体,行至缓坡平整的狭小地带,杜鹃林突然间立起身来,他们簇拥在高大的云冷杉和阔叶林间,挺直了腰板,向云天借来阳光的绳索,一个劲地往上攀爬。
一棵十余株合体丛生的杜鹃花王,要数人才能拥围过来,早开的花朵日渐枯萎,零星的花蕾还在陆续绽放,也许它是这片区域的杜鹃花头领之一,始终要站成一树引领族群怒放高歌的标杆。
潺潺溪涧带着我们一路下行,一棵数米高的杜鹃花露出红白相间的灿烂笑容。放眼望去,远处苍翠青山拥抱的洼地,一潭碧绿如玉的池水,静若处子,这就是灵犀湖。青山倒映在湖面上,风劲处,荡漾起阵阵清波,圈圈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宁静。
灵犀湖藏语为“麻崩央措”,又称“灵水”,距亚纳青波牧场约6公里,湖面面积达2.93万平方米。传说湖下是犀牛神栖息的地方,有灵气的人们可以看到它浮出水面的身影,所以称它为“灵犀湖”。每年夏季,湖畔的草甸上百花争艳,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山观赏药用植物苞叶大黄。苞叶大黄又称水黄,根部叶片如同莲座,大片大片黄白色的苞片叠状向上生长,仿佛是一座座小金色莲花塔。相传,到石卡雪山一定要看一看灵犀湖,只要在湖边诚心祈愿,便会心想事成。
前方到站的队员已经在催促我们吃午餐了,此时我才感到饥肠辘辘,为了节省手机电量,我加快了下山的脚步。到了集合的休息驿站,随风弥漫的烧烤味勾起我的食欲。闲聊中得知,开设休息驿站的夫妻来自四川,他们在香格里拉市城区做经营批发代销等生意十余年了,但这些年生意不景气,就改行了。
老板娘性格开朗,笑容灿烂。她说:“做生意就讲诚信实在,我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生意这么多年,有很多回头客。今天大家吃的烧烤食材,都是一大早去市区买的,绝对新鲜。”说完,爽朗地笑出声来。烧烤桌上冒出了香喷喷的烤肉味,大家胃口大开,谈笑风生。
老板娘还告诉大家,他们建造的小木屋、烧烤平台等,都是由钢架和防水防腐环保木材组合而成,而且抬高了与草地接触的距离。对游客餐食中留下的所有厨余垃圾,他们进行分类后装入环保袋,直接拉运到垃圾处理站,绝对不能破坏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未完待续)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