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十大“金饭碗”去哪儿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21 15:10:18

在网上搜索“金饭碗”,得出的名词解释是:“在古时指皇帝吃饭的碗,民间传言,能得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矣。”

随着时代变化,如今有些一度让人趋之若鹜的“金饭碗”职业已风光不再,有些甚至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泥饭碗”。时代幸运儿们如何端上“金饭碗”?又是什么原因让“金饭碗”褪去了耀眼的颜色?

1.公务员辞职热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一位国家部委的处级官员称,他已经参加工作十余年,眼下每月到手的全部收入是5700元。

实事求是地讲,京城处长月收入5700工资的确不高(基层公务员收入更低),而且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展开,很多隐性福利都没有了,这都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2013年被称为公务员“禁令年”,相关举措甚至细化到月饼、贺卡……这让不少早已感觉工作枯燥的公务员产生了辞职的想法。但离开依然让很多人艳羡的公务员岗位,又能去哪儿?很多人因此处于摇摆犹豫当中。

有人感叹,公务员真的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出现。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一新的空间里创业经商、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90年代,“下海”成社会最热词汇。据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超过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停薪留职、兼职)的人超过1000万人。如今屡被提及的徽商代表人物史玉柱等,就是当时从安徽省统计局辞职下海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务员考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尤以一年一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为代表,数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屡见不鲜。

    2.空姐回归“服务员”本色

当年,空姐的地位、收入堪比明星,但如今勉强算得上中等收入。

曾几何时,空中乘务员是笼罩着一层神秘光环的特殊职业。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招收空中乘务员。那时民航局刚成立,周总理亲自指示要在飞机上配备女乘务员。经过学校推荐和层层选拔,16名北京中学生和两名民航局的女工作人员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空中乘务员,被大家称为“空中十八姐妹”。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民航事业刚刚迎来发展的春天,普通人想买张国内飞机票还需要单位开证明,更别提坐飞机出国旅行了。因为乘客少,民航局对空中乘务员的需求也不大,而一般人又很难达到空姐空少需要具备的身高外貌、身体素质、英语水平等综合要求,所以民航局招飞小组很少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乘务员,大多是从在校学生中直接挑选。

那时航班不多,工作也不太累。比如飞美国的航班十五六天才有一趟,到目的地还能休息几天。工资除了基础工资和飞行小时费外,飞国际航线还有驻外补贴,补贴费还挺高的。据有关报道,当年一名空姐的税后收入能达到上万元。

1997年前后,驻外生活补贴标准的降低一下子将空姐的收入拉下一个档次。但国家对空姐的飞行小时并没有硬性规定,于是不少航空公司的空姐为了多赚钱,都愿意多排班。

后来,民航总局对空姐飞行最高时限进行规定:每月飞行时间最高不能超过120小时。这项规定出台后,空姐的收入再次被调低。随着航运市场格局的变化,空乘人员逐渐从社会高收入群变成了中等收入者。尽管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对空乘人员的需求增大,但这一岗位早已不再神秘,薪资待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3.出租车司机

当年,清华毕业生都来开出租,但如今比建筑工人挣得少。

上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满大街黄色的面的和红色的夏利是北京人难忘的记忆。不过,与几毛钱的公交车费相比,10公里10块钱的价格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打车人群限制在了富裕阶层。

4.酒店服务员

二十年前,酒店行业是人才聚集的热门行业。那时的北京刚刚对世界开放,为数不多的几家五星级酒店成为欧美游客来到北京住宿的唯一选择。

 酒店是窗口行业,酒店的前台接待则是窗口中的窗口。因为个头高、形象好、英语流利。前台接待部更使令人羡慕。当时外资品牌酒店刚刚登陆中国,几乎每个酒店一开业生意就非常火爆。能进入一家五星级酒店,不亚于现在的应届毕业生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五星级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出现。奥运会前夕,外资品牌酒店扎堆儿在北京开店。二十年间,北京的五星级酒店从几家增长到上百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各大外企纷纷来华设立代表处,酒店不再是学外语的年轻人的最佳选择。尤其是面对独生子女一代,失去高薪、好环境等优势的酒店行业逐渐在招聘市场上失去吸引力。很多家长认为,有那么多选择,为什么让辛苦培养起来的孩子去给别人端茶倒水、铺床叠被。

5.售货员

当年:计划经济时代,售货员的工作既轻松又干净,好多限量供应的商品,售货员可以找领导批条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买到。街坊四邻都愿意跟售货员套近乎。

如今: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超市的普及也减少了对商场售货员的需求,售货员有了新名字——导购。在电商大行其道、商场开始走下坡路的今天,售货员的转型迫在眉睫。

6.导游

当年:在外语人才缺乏的大背景下,二十年前导游的服务对象几乎全部是外国游客。导游小姐不仅经常能出国,除了基本工资,还能拿到数额不菲的小费和购物回扣。真是赚钱赚到不好意思。

如今:很多外语专业学生把进入旅行社工作看作是就业的“下策”。付出多,压力大,淡旺季明显,回扣也被严格监管。导游行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7.记者

当年:媒体行业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二十年前中国的广播、报纸、电视媒体屈指可数,企业要想在某大报刊登一条广告,至少要排三个月。在信息垄断的年月,记者、编辑的收入达到公务员的八九倍真不足为怪。

如今:受到媒体多样化时代的冲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媒体不再是企业投放广告的最好方式,记者、编辑的收入相应大幅下滑。

8.制造业职工

当年: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国营企业里产业工人的待遇虽然不算太高,但工作稳定社会地位也相当高。冒着滚滚浓烟的大烟囱就是他们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最好象征。

如今:制造业持续走下坡路,制造类型的国企纷纷倒闭,技能单一的车间工人大批下岗。昔日端着铁饭碗的国企工人,沦为“40.50”再就业人员。

9.邮递员

当年:在通讯手段尚不发达的年代,邮递员是人们情感的联络员。邮递员工作收入适中,对学历要求不高,劳动强度又不是很大,还有社会地位,是男女老幼咸宜的岗位。

如今:随着物流、快递事业的发展,邮政垄断局面被打破。电话、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鸿雁传书成为极少数人的需求。邮递员的收入和受尊敬程度也相应萎缩。

10.律师的光环逐渐褪去

中国向法治社会迈进,涉及到的法律事务也越来越多,律师的业务处于上升和拓展期,收入也是水涨船高,但律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下降了。过去律师少,大家也很少会打官司,请个律师觉得很新鲜,但现在大家和律师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律师自然走下了‘神坛’,头上的那圈‘神秘感’也就随之消逝。

此外,随着法律系招生越来越多,真正能进入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行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随之下降,法律系学生就业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难题;加上律师的压力大、工作量大等因素,不少人如今对这个行业,也只能望而却步。(人民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