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乐土——香格里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07 11:31:02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位于香格里拉县城的东南边。古城历史悠久,传说当时建城的理念缘于站在古城对面舞凤山头遥望古城时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

  古城建筑均为木板覆顶、土木结构的藏式木板房,其外墙采用当地出产的白色粘土作涂料。月光下的古城分外妖艳,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为“独克宗”,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占领中甸县城,在大龟山独克宗城堡原地建“香格瓦”寨,后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语名为“尼旺宗”,意为日光城。两寨遥相呼应,构成历史上有名的“香格尼旺”,即日月城。

  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的集散地,雍正、乾隆年间,境内商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援华物资只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从拉萨经滇西北运抵昆明,独克宗成为当时滇、藏、印的物资中转站。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中甸县城,设指挥部于古城藏公堂内,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中甸会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如今,历尽沧桑的古城,昔日的茶马互市繁华景象已沉寂,只有那石板在述说着古城的故事。不知从何时起,沿着街道深深浅浅的石板路,一家家用农舍、牛棚或青稞酒作坊改建的充满时尚、各具特色的酒吧、客栈已悄然进入古城,给古城注入新的活力。

  古城内的中心镇公堂,是当地藏族集会、议事、宗教活动及办理红白事的场所,藏语称“独克端巴夏康”,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咸丰三年重修。同治八年毁于兵乱。现存建筑为光绪八年(1882)所建。公堂大殿外观呈汉式楼阁,内为典型的藏式佛殿。大殿内的清代壁画用笔流畅,线条优美,色彩艳丽,是藏族艺人高超技艺的体现。

  公堂西北的大龟山顶,建有朝阳楼,是古城内的最高点。朝阳楼高三层,采用汉式楼亭建筑。登楼揽胜,全城尽收眼底,远可眺望松赞林寺,近可观古城曲径,是登高的理想处所。

  大龟山脚下的古井清泉清澈凉爽,供全镇人饮用。每天清晨,背水的藏家少女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成为晨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距龟山公园东南方三公里便是舞凤山,当地藏民奉为神山,山顶海拔3696米,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州、县重大节日和群众集会都在此举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马大会,高原藏家儿女最好的骑手都到此参加赛马。各家各户带上华丽的帐篷、色彩鲜艳的坐毯,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舞凤山下。赛马节也成为了舞凤山最热闹、最幸福的日子。

  美丽的沙堤——奔子栏

  关于奔子栏的地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进藏途经奔子栏,被金沙江畔美丽的沙坝所吸引,在当地逗留了数日,每晚与当地的村民欢歌酣舞,嬉戏娱乐,公主走后,当地村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便把这里称为“公仔拉”,意为公主嬉戏娱乐的地方,后因音译的关系,译成了奔子栏。事实上,现在其它藏区仍称呼奔子栏为“公仔拉”。也有人译为“美丽的沙堤”,这是以地貌取名的。

  事实上文成公主是从长安经甘肃、青海进藏的,根本没有经过云南藏区,但确有一位南诏公主“姜萨取追”远嫁唐朝,途经奔子栏。当地村民传说中的公主应是“姜萨取追”公主。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河谷西岸,地势平缓,气候较热,距州府82公里,滇藏公路从镇中穿过,自唐以来,这里就是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要道。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中对奔子栏有详细的记载:古时奔子栏属于维西,今天属德钦县(阿墩子),但直接由千总和把总管理。他们防守奔子栏、杵臼和慕顶,也管辖角坝、铜顶和了拉郎几个村庄。

  土千总世袭驻守奔子栏,他的辖区东至西康、西藏边境和金沙江岸20里,南至维西边界的拖顶240里,西至维西边界的一家棚150里,北至维西和巴塘边界500里。他的第一个祖先名叫神翁。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归流,土千总由清朝皇帝任命为世袭,他防守四川和西藏的重要边界。

  奔子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从奔子栏北上,翻白马雪山垭口,经阿墩子(今德钦)、溜筒江,进入西藏芒康,直通拉萨和印度;从奔子栏南下,经四川得荣县40公里,至香格里拉,再顺硕多岗河南下,出桥头,可达丽江、大理;从奔子栏东渡金沙江,可至巴塘和康定。奔子栏因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而涌现了一批赶马人,即“马锅头”。

  茶马古道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横断山脉的山谷河沟地带,马帮仍然络绎不绝,如果你走在古道上,沿途随时可以看到马帮驮着松茸、药材、柴木从草原上、从山林中走来。幽静峡谷中的阵阵马帮铃声又成为香格里拉一道独特的风景。

  木碗是深受藏族群众欢迎的生活用具,一般选用杜鹃树根和“拉巴”(鸭爪木)、桦树及杂木的枝、节、根制成。奔子栏木碗具有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光滑、美观、适用、不烫嘴、不变味、携带方便的特点。

  奔子栏自古盛产木碗、木盒。因地处白马雪山脚,白马雪山丰富的森林资源提供了制作木碗的优质材料。加之奔子栏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文化、技艺、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所以奔子栏这个村子的名字就和木碗一起,声名远播。

  相传很久以前,奔子栏只有一户人家会制作木碗,家有四子一女,因木器加工技术只传男不传女,四个儿子都学会了木器加工的技术。据说现在的桑木各、归里加、卡沙、阿桂这四户是他们的后裔,因此他们的木器加工技艺特别精湛。

  至今,奔子栏约有80多户藏民家庭都会制作木碗、木盒。他们把制作好的毛坯卖给奔子栏的漆画艺人,由他们最后加工成成品,运往藏区和蒙古族聚居的地区。除制作木碗、木盒外,这里的艺人还制作藏式茶几、折叠桌,由于木质优良,工艺精湛,他们制作的茶几同样受欢迎。

  在藏历新年期间,奔子栏还有一项非常特别的民俗活动,人们把它称为“幽默茶话会”。欢歌酣舞之后,全村人集中在一个宽大的房间里,开始“幽默茶话会”。每个人都可以对任何一个在场的人的缺点讽刺一番。这种讽刺必须是善意的,而且是幽默的。可以指名道姓,不分男女老幼。被讽刺的人,虽然狼狈,但不能生气、记恨。如果讽刺者言语刻薄,表现了恶意,不但不会赢得满堂笑声,还会被全村人看不起,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同样,被讽刺者如果对善意的讽刺生气或记恨,他照样会被全村人所唾弃。所以,即使在阶级斗争年代,这种聚会每年仍然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名义在和睦善意中来进行,从来没有间断。

  也许是孤陋寡闻,从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有这么好的民风。没有善良和热情,就不会有这样的“幽默茶话会”;没有豪迈的性格和坦荡的胸怀,就不会有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古老的风俗,是一种和雪山一样崇高的文明的风度。(陈树珍/文 泽仁平措/图)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