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旅游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4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在旅途
行走在维西
●李雄珍 文/图
▲▼白济汛的生态葡萄酒让人享受。

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可以循借文字,慢慢找到内心的光亮,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容地接受,就连行走也变得坦然起来。在我过去30多年的人生里,行走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而内心也渐渐变得沉静。 ——题记

思乡情更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沧江那畔行;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生。”这是一位来自白济汛的朋友在一本书的扉页记下的纳兰词。对于出走的游子,还有什么比故乡更让人割舍不下的呢?

清代设汛,为驻兵和传递信息之地,故名白济汛。白济汛,为白语、汉语混合地名:白济,来自白族语“白子”,子为人,“白子”为白族的自称,雅化为白济,意为白族居住之地。白济汛乡位于保和镇西北部34公里的澜沧江“V”字型峡谷中,总面积593平方公里,是迪庆州境内澜沧江沿岸最大,维西县农业人口第一大乡。

沿永春河顺流而下,28公里后,永春河汇入澜沧江,“河江桥”因此得名。在维西县,这里就像一个三岔口,往来的人南去维登中路,北上巴迪、德钦,或东回保和镇。寒来暑往,河江桥总是默默地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人。二级油路修通后,打通了峡谷隧道,架起了了高大的永春河大桥,河江桥的那几户人家也慢慢地搬到了二级路边上。

记忆中的白济汛老街,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着生意,李家的菜摊,陈家的小卖铺,赵家的小饭馆,徐家的豆腐坊,每到吃饭的时候,街坊邻居端着碗互相串门,就像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后来,陆续有几家人搬到了三级路边,再后来,整个小镇就都在二级路脚下了。

因为周围很多朋友都来自白济汛,所以对于白济汛的第一印象是人杰地灵。因为感恩于父母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比周围的人更刻苦,当然也更成器,用老人的话说,白济汛的才子吃国家俸禄的比较多。而其它的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荣哥和仓哥都是从白济汛走出来的才子,写得一手好字,文采更好。年轻的他们,从乡镇调到县里的机关,再调到了州的机关 ,能吃苦、善开拓、才思敏捷就是他们身上的标签。每一次和他们交谈,都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纯明、良知清澈、应变从容。

2012年,干坝子村的党员沈雁冰开始进行傈家黑乌鸡选育,2013年成立傈家黑乌鸡养殖合作社,并成功注册“傈家黑乌鸡”商标,带动周边村组群众科学饲养傈家乌骨鸡。在他的带动引导下,更多的村民投入到土鸡养殖这一行。为让广大村民尽快上手,沈雁冰把多年来的致富经验传授给他们,市场信息与大家分享,并亲自为村民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在党员的带动下,干坝子村362户人家,近2/3的农户开始养殖土鸡。沈雁冰让他的傈乡黑乌鸡变成了凤凰。

和沈雁冰一样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还很多,施底村王符全和他的宝贝“共园猪”, 统维村洛吉古方又多和他的“贡玛蔬菜”,干坝子村和云雕和他的“生态肉牛”,这片土地,因为有了他们而变得生动起来。

小维西距离县城有45公里,是一个纳西族、傈僳族聚居的村寨,小村坐落在形似拳头的土包上,由东向西倾斜,延伸到澜沧江边。

位于统维村的小维西天主教堂,亦名圣心堂。1870年由法国人修建。由于民族众多,兴建的教堂也都分别浸染上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小维西教堂就是依照传统纳西族民居风格建造的。白墙、青砖、灰瓦,如果不是房顶上高耸的金色十字架,谁也不会联想到这会是一座教堂。教堂的葡萄园,每年都能出产优质的波尔多葡萄,这里管事一直按照洋人神父教的方法酿造葡萄酒,久而久之,这里的村民都能酿造出与法国相媲美的正宗葡萄酒。接过刘会长的红酒,轻抿一口,浓郁的果味自舌尖蔓延,一种纯美爽净的愉悦感,让人欲罢不能。手执一杯红酒行走在澜沧江边,江水、白云在峡谷中流淌,这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境,文化的冲突、交融或许就像这流动的风景一样,永远不会平息。

碧罗雪山是喜玛拉雅山的余脉,属于横断山脉,是贡山县与迪庆州交界线及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碧罗雪山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十分完整。山中气候变化异常,飞瀑密布,高山湖泊云集,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春夏之交,山中云雾腾升,登临绝顶观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颇为壮观。我远远的看着碧罗雪山,山顶的白雪还没消融,阳光下,雪山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我曾熟识的一位小友,写了一首关于碧罗雪山的歌,很多次,看他弹着吉他,唱起这首关于故乡的歌谣时,眼角闪动着泪光。无论离开多久,那一缕抹不开的乡愁,依然是内心绵延不绝的惆怅。

我曾经去过大山深处的碧罗村。驱车沿碧罗河逆流而上,尽管只有大约8公里的路程,但崎岖的山路,加上下雨,我们足足走了20分钟才来到碧罗村委会驻地咩朵,这里只有12户村民,都是傈僳族。咩朵,因山中杜鹃花品种多而得名,当地人习惯称杜鹃花为山茶花。这里的姑娘很漂亮,唱起调子来,声音好似林中山雀。

今年春天,唐姓小友即将告别过去,去往碧罗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那里的乡亲们热情淳朴,期待过上幸福的生活。心怀忐忑的他,用力点点头。看着他离去的坚毅背影,我仿佛看到了碧罗村美好的明天。祝福小唐,也祝福乡亲们。

思乡湖在白济汛乡共乐村山顶,为吉岔河的源头,东临澜沧江,西眺怒江,湖水清澈,其旁繁花似锦,竹林茂密,重峦叠嶂。因历来是维西至福贡要道的咽喉所在,来往的人们每至此湖旁常常驻足回望故乡的炊烟,取一块石头把思乡的心情寄托于湖旁,久之,石头汇集,成堆成墙,故名思乡湖。

山高水长、风雷闪电、岁月转换,怎么都隔不断的只有心灵深处的惦念。思乡,是游子心底曾经千万遍响过的声音,也是他们梦里曾经唱过的歌谣。

碧罗雪山的山茶花,每到春天依然灿若云霞。思乡湖底的石块啊,与白云的倒影相依相恋,已经不再寂寞了。 (连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我的梦是一座城
行走在维西
签“自律公约” 出现“不合理”加倍赔偿
开启房车露营旅游
国家旅游局发布春季假日文明旅游提示
洱海治污 :关停近2000家餐馆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