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大量论述了文化自信,并把文化自信纳入到“四个自信”当中,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是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创造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特别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据统计,在习近平同志3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他78次提到了“文化”,特别是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他更是把文化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高度强调文化自信和做好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党的十九大将文化自信写入报告与党章,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升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强化了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界认为,要让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起来,至少有包括三个层面的文化自信: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实,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自信的底气是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不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靠文化传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积淀的传承和发展。
说到底文化要自信,关键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建立在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有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最终文化自强、文化繁荣。
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关键要靠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以语言文字传承文化发展,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
就以我们媒体来说,我们是文化传播者,也就是文化传承者,我们有文化担当的责任和义务。我在想,我们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做文化新闻传播,给新闻赋予文化内涵,加大文化新闻的宣传力度,挖掘传统文化,抢救整理传统文化,诠释香格里拉多元文化,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这是我们媒体的责任。
做文化新闻传播,要以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为理念,这样,不管是做传统媒体,还是做新兴媒体,不管是做传统平面媒体,还是做多元媒体,都能发挥可读、可信、可用、服务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