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20 16:11:07

一、歌舞乐艺术的作用

  歌舞乐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文化形式(建筑、饮食、绘画、服饰、美术等)一样,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延续及创新。

  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在与其它地方或民族的交流中,往往以歌舞乐艺术形式,向客体宣介自我,通过这一形式,使客体对这方土地、这个民族有所了解,并通过歌舞乐吸引各专家、学者对这个地方、这个民族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调查、考证、研究,并撰写系统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以此更深入地对地方及民族文化给予宣介。

  近年来,我省推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我州提出文化兴州,维西县提出“建设特色民族文化县” 等战略措施。各级政府正以传统的民族节日为依托,掀起了展示文化和交流文化的热潮,使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交流,而这些活动的内容都是以歌舞乐艺术形式展开的。因此,歌舞乐艺术形式对宣传及展示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歌舞乐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及包容性

  每逢迪庆开展节庆文化活动时,人们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及听到迪庆境内各民族传统的歌舞乐。藏族的“山歌”、“锅庄”、“弦子”、“热巴”,傈僳族的“阿尺目刮”、“瓦器器”、“启本吉资”,纳西族的“阿卡巴拉”、“呀哈里”等,都在节庆中得以展示,在让观众和群众品尝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让游客感受到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这种场面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绚丽和多彩。

  歌舞乐艺术除具有多样性,还体现出包容性。如维西县塔城镇、德钦县燕门乡流传着一种民歌,音乐旋律属藏族,歌词是傈僳语,内容是谈情说爱,舞蹈可按各民族的传统舞蹈边唱边跳,这种歌舞民间称为“阿哟哟”;塔城镇灼落底有一种被称为“藏傈独吐斗嘎来”的民间歌舞,因为表现形式为具有藏族特点的音乐舞蹈,歌词和服装是傈僳族特点。因此,我们就将这一歌舞形式叫做“藏傈独吐斗嘎来”。在迪庆,好多民族之间的歌舞都是相通的,这也体现了一种迪庆民族民间歌舞乐的包容性。

三、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对迪庆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的思考,应该在考虑多样性、包容性并存的同时,注重独特性的传承和创新,在特点上深入研究。

  如维西的“阿尺目刮”,它是傈僳族群众中普遍流行的自娱性传统歌舞,全称为“阿尺目刮瓦器”,意为山羊的歌舞,“阿尺”——山羊,“目刮”——山歌或调子,“瓦器”——跳舞。

  傈僳族在生产生活中与羊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很深的感情。由此而产生了“阿尺目刮瓦器”——山羊的歌舞。并逐步形成一种较系统、有规律的歌舞形式,这种歌舞在民间自娱性活动中,不需乐队伴奏,只要有一人领唱即可,不跳则罢,一跳则通宵达旦。“阿尺目刮”在长期的流传过程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确实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000年首届香格里拉艺术节,维西叶枝镇80人的“阿尺目刮”表演队在舞台上展示出了傈僳人的风采。在恢弘厚实的音乐和四部合唱组成的“傈乡韵”音乐中,着装古朴、精神饱满的农民演员以“阿尺目刮”为载体,把傈僳人民历经风霜,执着追求、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情和精神尽显其中,使世人瞩目,为之赞叹,这是一个对传统民间歌舞艺术传承创新的范例。即:把“阿尺目刮”这一存在于民间较为单一、随意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组合、编排,把不用乐队伴奏改为用乐队伴奏,使音乐节奏进一步规范,把单一的领唱、齐唱加工为四部合唱等,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具美感、更具感染力、典型地表达出傈僳族人民的情感,使更多的人对傈僳族的精神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传承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正因为有了这种在突出独具风格特点上进行的传承和创新,“阿尺目刮”于2006年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作名录。

  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思考,还有许多存在于民间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如:藏族的“尼西情舞”、拉玛族的“求苍天”、玛里玛撒族的“劳作音乐舞蹈”……需要我们去抢救、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民族民间歌舞乐艺术形式,是存在于民间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自身文化的根,在交通、通讯、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出现逐步同化的趋势。如何使民族歌舞乐保持自己的特点、风格,已成为我州发展民族文化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杨素芬)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