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寒流下“云南文化”的强势突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03 09:57:28

  新华网云南频道4月3日电(记者 陈鹏)2009年,不少行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出现疲软,但闪耀着少数民族光彩的云南文化产业却如火如荼――被业内叫响的“云南现象”正以高昂的姿态、坚定的信心、饱满的活力从寒流和漩涡中强势突进。

  在“寒风”中细细打量,云南文化的面容格外生动。

  火热的“云南现象”

  3月的丽江蓝月谷剧场“人满为患”,玉龙雪山在不远处直插蓝天,土红色圆形露天剧场中有酒味、花香和马匹的浓烈汗味;雄壮的鼓点响起,纳西族、藏族、普米族等10个丽江世居少数民族520名演员及100多匹丽江矮马按剧情进展冲入剧场,他们奔跑、高歌、喝酒、划拳、恋爱、殉情……

  这台以雪山做背景、用蓝天做幕布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印象丽江》向人们讲述着质朴的“丽江史诗”。2009年以来,《印象丽江》观众总量比去年同期递增200%,张艺谋加丽江使之成为云南乃至中国旅游文化产品中的精品,也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逆市飘红”的旅游文化产品之一。

  《印象丽江》并非一枝独秀,在昆明,著名的《云南映象》已先后在国内外演出1300余场,总收入达1.2亿元;在腾冲,云南柏联集团2003年进入开发的和顺镇被打造为荷塘传芳、曲径通幽、亭台温婉的旅游胜地,被国内100多家媒体和专家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村镇与云南十大名镇之首,“文化名邦”“翡翠第一城”等和顺文化为旅游业注入蓬勃生机,各种文化旅游产品销售格外火爆。

  在大理的新华村,光芒四射的手工银器已经成为涵盖全国藏族聚居区的民间手工艺精品,全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工艺品市场;来自个旧的斑锡、建水的紫陶、石林的彝族阿着底刺绣也都成为云南“最拿得出手”的手工礼物。

  在楚雄,“恐龙谷”的建造使埋藏地下的禄丰恐龙化石诱惑着千万游客;在曲靖,当地农村“文化户”发展迅速,他们通过组织文娱演出、图书音像制品租借、影视放映等活动,年经营收入接近1亿元;在西双版纳,曼春满等5个傣族文化园景让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超过10万元的已有20户;《千里走单骑》《神话》《花腰新娘》《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大批在云南完成的优秀影视作品也成了云南的“文化导游”……

  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介绍,“十五”期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7.5%,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2.9亿元,占GDP的5.55%,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GDP的5.8%;金融危机以来,“云南现象”仍呈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文化产业昂首挺胸,在全省各地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强势突进。

  “三创新、三结合”的云南文化

  什么是“云南现象”崛起的秘密? 张田欣回顾,云南1996年就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全国最早提出该口号的省份之一;2001年又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并列为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2007年,云南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经过努力,不仅文学艺术成绩斐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长足进步,“云南现象”逐渐在全国叫响。

  “总体来看,这与云南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张田欣介绍,近年来云南走的是“以文艺繁荣为基础、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先导”的路子,经过多年努力,云南文化产业势头喜人,但文化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制约瓶颈”,因此急需将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云南省委省政府开始“发力”:先突破观念。2007年以来举办文化产业云南论坛、中国民族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领导率队深入调研,多方考察、汲取经验。再完善法规体系。相继出台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扩大试点范围。除全国综合试点的丽江外,云南还确定了大理、腾冲等5个省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后又扩大至25个州县。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公司被组建、政府职能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也有序进行。浓厚的文化氛围酝酿成形,为孕育“云南现象”提供了丰厚的体制养料。

  2003年以来,一批极具影响的文化产业品牌从体制内外多个层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云南现象”广为人知,《云南映象》几乎变为云南的名片。张田欣认为,云南文化产业最重要的驱动无疑来自文化与旅游的联姻,是“三个创新、三个结合”的成果。

  “三个创新,一是机制体制的创新,这是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关键;二是艺术的创新,很难想象没有创新意识怎么会诞生《丽水金沙》《印象丽江》这样的力作;三是运作的创新,各种社会资本的涌入是文化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必经之路。三个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与企业结合、文化与科技结合。”张田欣的一句话被广为引用,“如果文化不与旅游结合,就会魂不附体,旅游不与文化结合,就成了灵魂出窍。”――文化与旅游的联姻已成世界性趋势,云南文化产业起步虽晚,但借助旅游业已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两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如《丽水金沙》《印象丽江》都成了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经典范例。

  当文化作为突破点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现象”的强势突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危机通常是文化产业全面崛起的好机会。“云南现象”的强势突进或可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文化标本。

  在云南的构想中,文化将在与旅游联姻过程中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2020年,云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到全省GDP的8%左右,而2015年左右旅游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0.8%,两者形成一体化的新格局,云南将实现旅游文化大省向旅游文化强省的跨越。

  但云南文化要完成当前金融形势下的全面“突破”还存在诸多困惑。张田欣认为,云南文化还需要在挖掘内涵、增强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元素上多下功夫,这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运用、生态文化的移植、历史文化的借鉴、时尚文化的融入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与旅游还需要更紧密的结合,如演艺产业、手工艺产业等要继续借助旅游的推动完善产业链条;机制变革、发展规划、护航政策等更要贴身跟进、锐意探索;而金融危机之后,云南文化将更加倚重较大力度的宣传营销,需要借助国际电影节、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西部文博会等重要节会造势借力。

  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欣认为,虽然“云南现象”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但冷静分析不难发现,目前,云南能拿出手的实质性产业化成果还有限,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也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企业,《云南映象》《丽水金沙》也还是单个剧目,距离规模化产业化尚有差距。”因此,要通过改革激活机制,创新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他进而分析,文化与旅游的良性互动是最具云南特色的成功经验,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对开发旅游产业的迫切心情,导致一些地方文化资源的粗放开发,一些极具潜力的文化资源得不到科学有序的开发。如何从资源依赖型过渡为市场主导型,这将是新形势下云南文化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之一;而各地也出现文化产业的低层次、同质化竞争,如《云南映象》成功后使很多地方趋之若鹜,纷纷打造歌舞晚会制造亮点而未能因地制宜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这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思路上的误区。只有从各地不同情况出发,才能使云南文化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但正如云南文化厅厅长黄峻所说,金融危机恰恰是文化崛起的契机,无论如何,“云南现象”都可望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审视自身、大步向前,“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云南文化将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责任编辑:单鹤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