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迪庆傈僳族民俗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11 15:34:40

傈僳族是较早迁徙到迪庆境内的民族之一,现已经发展成为迪庆州的第二大世居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迪庆州志办公室与迪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编纂《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单位安排我撰写傈僳族部分,这也是对我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考验,当时我刚从大学毕业,力不从心的挑下了这个重担,多次深入到迪庆境内傈僳族居住地方田野调查,走进州、县档案馆和中甸维西德钦县志办查阅资料,访问原迪庆州政协副主席付英才等傈僳族知名人士收集口碑资料,在州、县修志前辈的帮助指导下,最终还是撰写成功了,并编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里,这也可以说当时比较系统的介绍迪庆傈僳族的一份珍贵资料。后来我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为期8个月的在维西县白济汛乡干坝子村开展“千名干部入户促小康”活动,与傈僳族群众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傈僳族民风民俗,收获匪浅。同时,我夫人祖上有傈僳族血缘关系,在维西现在还有不少的傈僳族亲戚朋友,由此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傈僳族民族文化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作为一名对民俗文化的热爱者,在此对迪庆傈僳族民俗文化做粗浅的探讨,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八世纪前,傈僳族先民仅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历史上被称为“乌蛮”,包括彝族、白族等民族。到公元八世纪末,“乌蛮”又演变成了被称作“施蛮”、“顺蛮”的民族,其实是在称谓上有所不同而已,仍然是傈僳族先民。“施蛮”大概分布在金沙江吐蕃铁桥上下及其西北部。至唐贞观十年(公元794年),南诏用兵破吐蕃铁桥东西十六城,斩断铁桥,部分傈僳族先民从金沙江两岸向北迁徙到澜沧江流域。后来清道观元年(1821年),清军镇压永北傈僳族唐贵起义,也有部分傈僳族迁徙至中甸(香格里拉县)境内。傈僳族在迪庆境内通过1300来年的发展,现在主要分布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的霞若、拖顶傈僳族民族乡,香格里拉县的上江、金江、虎跳峡、洛吉等乡镇。据迪庆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迪庆州傈僳族人口106910人,占总人口的26.72%。纵观历史,由于战乱、受剥削阶级的压迫等原因,傈僳族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迁徙民族,随时迁徙,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傈僳族在迪庆境内基本上定居了下来,当家作主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民以食为天。人类最初的需要便是食衣住,以食物为第一位。迪庆境内的傈僳族也是如此。饮食与其生产生活环境、经济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傈僳族自古以来,顺水依山而居,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大麦、小麦、萝卜、白菜、蔓菁等农作物,饲养牛、羊、马、骡、猪、鸡等畜禽,从而决定了傈僳族的传统饮食习惯。傈僳族普遍以一日三餐为主,以玉米、小麦、大米、荞麦为主食。一般把玉米做成玉米粥、玉米花、玉米粑粑、面果饭等食用。维西傈僳族还用漆油煎甜荞和麦面粑粑。现在,傈僳族主食中大米、面条的比例有了提高。

玉米粥,又称包谷稀饭,傈僳语称“克爽俄勒”,是一种最有傈僳族风味的饮食。傈僳族把秋天刚成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碓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

肉食品以猪、牛、羊和鸡等为主。维西傈僳族有不论谁家宰牛杀猪,必须全村成员每人一份分食的传统习惯,现在逐渐改变了平均分配观念和烤食小猪的习惯。傈僳族食肉不重炒,讲究块大,煮沸20至30分钟后五六成熟就吃,保持鲜嫩可口。

烤食和煮食是人类发明了火以后,发明的一种古老食俗,以熟食取代了生食,不过烤食小猪在维西傈僳族地区以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食品的形式传承,这是古老饮食文化的再现,深受欢迎。

傈僳族还有以狩猎获取野生动物为肉食的传统习惯,捕来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鱼,大都采用把抹上盐的肉,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现在由于实施国家的有关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定和政策,傈僳族上山捕猎、下河摸鱼的逐渐减少,野生动物得到了保护。在历史上,狩猎作为傈僳族的传统副业手段之一,维西是麝香、熊胆以及各种皮毛销往内地的重要基地,颇有盛名。

傈僳族主要食用的蔬菜有青白菜、蔓菁、洋芋、豆类、瓜类和各种野菜等。水果有苹果、柿子、梨、桃等。食用油除动物油外,还有核桃油和漆油。用漆油烹调,是傈僳族的一种特色佳肴,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特别是漆油煮甜酒被傈僳族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饮食之一。

傈僳族有养蜂的习惯,每户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花期一过,即可取蜜加工食用。同时,还采集野岩蜂蜜,油煎蜂蛹最为鲜脆可口。

服饰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主要取决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以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生活。迪庆境内的傈僳族长期居住在气候温和的大江大河流域,服饰款式比较简单,缝制工艺也不太复杂,大致相似。自织麻布是傈僳族传统的主要衣料,其表现出傈僳族是长期生产生活在河谷地区的农耕民族。男子上着棉麻纺条花上衣。女子上穿白边上衣,男女都着大襟卦衣。男子下身着大裆裤,女子下着百褶裙,以裙代裤。百褶裙分长裙和短裙两种。长裙拖到脚面,短裙及膝。有的在裙外面再系上风格独特的刺绣围腰,着短裙则要裹上绑腿。男性头戴羊毡帽,形状有船形和圆顶宽帽沿两种,有的男子和女子绕黑色套头。

维西傈僳族男女都喜欢斜挎缝制精细、刺绣精巧的花腊扁(挂包),别具风格,绣有各种精致优美的图案,挎在肩上,既是装饰品,又是装各种东西的挎包。所有成年男子都有喜欢佩带砍刀、右腰挂熊皮箭包、臂夹弩弓的习惯。过去无论男妇均跣足,现在大多数傈僳族穿胶鞋、凉鞋、皮鞋等,尤其是传统的自织麻布衣料已逐渐由棉、呢绒、绸缎、化纤等布料所代替。

维西叶枝一带傈僳族男女都喜欢穿齐腰长衫,头戴黑色羊毡帽,女帽用铜、银和海贝装饰。妇女特别擅长装饰,而且非常鲜艳美观大方。年轻姑娘耳戴小铜环,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用海贝、碧玉、彩珠等相配作横竖交错的头套装饰。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料珠等为饰。有的妇女还喜欢胸前佩带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有的在海贝上刻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男女老少喜欢戴铜手镯。

维西的塔城镇和巴迪乡,德钦的霞若乡和拖顶乡,香格里拉上江、五境和洛吉乡的岩洛村的傈僳族,有的男性穿藏式上装“对通”,有的改穿藏装。妇女也有改穿藏装的。

傈僳族妇女传统的手工工艺以纺织、缝制和剌绣为主,妇女无论老少都能绩麻纺麻,时到秋末冬初开始织布,缝制一家人的衣着,用麻布缝制统裙,既朴素潇洒,又美观大方,还有缝制的百褶裙,四周边上用深色线绣成花纹,摆幅较大,展开后如一枝白色荷叶。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提高,傈僳族青年男女,日常喜欢穿汉式流行时装,傈僳族的服饰更加绚丽多彩。

从傈僳族的服饰,不难看出傈僳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史,也能体现出傈僳族的集体智慧和创造能力。

傈僳族的住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就地取材,搭建房屋,居住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建筑形式。维西傈僳族住房多以木楞房和竹篾房为主。木楞房有三种形式,一是三间连接式,两间同样大小木楞房,左右各安一间,房间相对,中间留出相等的位置,用骑马和粱连接起来,中间开门形成两室一厅的套间。二是并挂式。整幢由几个单间一字形并挂,门开朝同一方向。三是院落式,建国前富裕人家才有,建国后,傈僳族人民生活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普遍住上了院落式木楞房。木楞房中最具有傈僳族建筑特色的是同乐大村傈僳族民居群落,是一种干栏型古老建筑形式,一直传承至今。

傈僳族住房每间都有火塘安一铁三角的习惯,供取暖或煮饭之用。围火塘三面铺有木板作为床铺。傈僳族视火塘为家庭活动的中心,饮食起居都离不开火塘,还保留了环火而眠的古老习俗。

维西傈僳族有的住千脚落地的竹篾房,又称为千脚落地房,也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先将竹杆钉于地面,再在3、4尺高处横栓木杆作地楞,铺上篾笆作地板,四壁用篾笆封口,安上门,盖上房板即成。这种竹篾房不必平屋基,地板不着地,小巧玲珑。

此外,维西傈僳族住房还有石头垒墙、石片覆盖的石片房,草木结构住房和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

德钦县的霞若和拖顶傈僳族的住房以土木结构的土掌房为主,石木结构的砌石房为辅,均为3层楼,顶层和中层住人,下层为畜厩,顶层为年轻人寝室,中层为正屋。盖木板,压白石头。

正屋设一大间和两小间,两小间为储藏室,大间中央设四方火塘。正屋右侧正面为神龛,中间空出一格为烧香台,烧香台两边为大立柜,雕有凤、日、月、水、海等图形,别具一格。正屋左侧为水缸,水缸用铜或红铜铸成,有百来斤重,铜缸上挂数把铜瓢或铝瓢,少则5~6把,多则12~13把,以象征富裕。

香格里拉县的傈傈族住房以木楞平板房、竹木结构笆折房和土墙平板房为主。一般都为3间平房,中间设置火塘,架一铁三脚架,或立3个石头为锅架,俗称“三锅庄”。火塘边置矮床或铺木板为床,供老人休息睡觉所用,左右两间为储藏室和寝室,住房对面为畜厩。1950年解放后,山区傈僳族有仿汉族和纳西族修建瓦房的。特别是居住于河谷坝区的傈僳族建房构造和屋内设备都与纳西族和汉族相似,洛吉乡岩洛村有的傈僳族改建藏式房,至1980年后,一般住房都已改建成瓦房。

虽然,傈僳族民居不像金碧辉煌的宫殿巍峨,但能充分体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技艺才能,结合生活地域环境、追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修建各种不同的居住形式,为自己创造舒适的休息和繁衍之所,而且传承至今。

行在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始社会没有交通可言,全靠徒步行走,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有了交通,交通习俗也悄然诞生。过去,傈僳族全靠人背马驮,现在用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来代替,大大改善了傈僳族地方交通困难的问题,但有的地方仍靠人背马驮,大山大河大峡成为改善傈僳族群众交通出行的最大阻碍。在建国前,迪庆境内傈僳族居住地区江河无桥梁设施,特别是澜沧江两岸的傈僳族横渡澜沧江都是依靠小木筏、猪槽船和篾溜索。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将藤篾溜索和木溜梆由钢丝索和安全滑轮代替,并为了解决澜沧江两岸群众的交通往来陆续架设了钢索人马吊桥、车马吊桥等,到目前基本解决了澜沧江两岸的傈僳族群众的交通难问题。特别是傈僳族居住地区的村寨基本通了公路,群众拥有现代化交通工具量也不断增长。

篾溜索是一种最古老的交通工具。在历史上,篾溜索在傈僳族聚居区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傈僳族用几股竹篾拧成绳,固定在河岸两边,一端高一端低,两根溜索并列,用溜梆滑渡,溜索下的江水湍流,惊险刺激,不过人、牲畜、物资等从溜索渡江运输,传承了千年历史,在迪庆的傈僳族聚居区至今还能见得到沧桑的溜索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节日是傈僳族的最隆重而欢腾的时刻,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傈僳族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确定自己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节庆,从节日中体现傈僳族生产生活的经验,既有强烈的人为因素,又有浓郁的文化色彩。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就是过新年。传统上,迪庆州大部分傈僳族都过阔时节,但没有统一确定的日期,一般均在农历十一月初五起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的樱桃花开季节。维西傈僳族每年阔时节的日期以村为单位按自然物候确定,大体时间在农历正月,一般过3天,不超过4天。第一、二天在家烧香祭祖过节,不到别人家中串门闲谈。第三天,全村进行射弩比赛,用油煎粑粑和肉片做靶子,谁射中归谁。晚上对歌跳舞,通宵达旦。过完节后,各家带上酒肉吃野餐。吃野餐同时象征性地去挖地、犁地,表示新的一年劳动开始了。现在,按照1991年经维西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的法定节日来过傈傈族阔时节,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全县放假3天,举行隆重的节日活动。

居住在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的傈僳族初一、十五两天要到神山上烧香的习惯,每人燃3柱香,诵念“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经,绕嘛呢堆3转,返家时用一树枝系上花纸,一路唱迎请粮神、畜神的祭歌,到家中后把树枝插入福箩。而德钦县的霞若、拖顶两乡过阔时节初一那天,举行的“松东”集体祭祀山神活动较为隆重。“松东”一词借用了藏语,其意思为“煨桑”。全村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神山之前,集体祭祀。在他们的心目中“松东”活动是崇高而庄严的神圣活动。“松东”完毕后,开始射箭、跳舞、对歌等娱乐性活动,情景十分壮观。

维西傈僳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过“阿尼阔时”节,意为牛的节日。全村上山野炊,祭祀山神,祈求来年人畜平安,粮食丰收。并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香格里拉县上江乡傈僳族二月八称为“过畜牧节”。或全家备上丰盛的食物,到放牧处与牧人一起野餐同乐,在山上烧香敬畜神,保佑来年六畜盛旺。或在家做好饭菜,等牧人回家共同庆祝佳节。

维西傈僳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过端午节,其节日的内容及形式不同于汉族的端午节,傈僳族的端午节是丰收的节日,端午那天群众性的上山采集中草药。相传,端午节采挖的药材具有最特殊的效力,这天街上摆满名目繁多的鲜药出售,形成别有风味的药材市场。家家户户要打开蜂箱,收割蜂蜜,品尝各家各户自产的鲜美蜂蜜,蜂蜜是该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食品。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乐器,准备好食物、饮料等,相互邀约,云集于大宝山、栗地坪等地对歌比赛,场面最为热闹。

德钦霞若、拖顶和维西的一些傈僳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集体祭祀山神的拖乡批节。拖乡批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之一。节日的娱乐活动主要有斗牛、斗羊和赛马等比赛,选拔“斗牛王”、“斗羊王”和“快马”选手。

此外,境内的傈僳族还过清明节、中秋节和火把节等习俗。其节日的形式及内容各地有异。

从傈僳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看出,虽然傈僳族所处的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尽一致,但在节日中始终体现的是宗教、生产、生活、年节、娱乐方面的民俗事象,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和形式,达到其节日的功利和目的。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是人之常理,不管是男还是女都要经历这一人生仪礼,深受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通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了婚姻规例,传承最为悠久。傈僳族的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传统上多由父母包办,实行族内婚,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也有转房习俗。现在,傈僳族婚姻自由,传统习俗逐渐在废除,婚配对象也不限于本民族内,与所居住地区的藏、纳西、彝、汉等民族联姻。一般缔结婚姻过程有订婚、迎亲、回门3个程序,具体程序各地有异。

维西傈僳族大都按传统风俗仪礼办理婚姻,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之后,征得父母的同意,男方舅舅为首,同媒人、亲戚共4或8人带着酒、糖、茶等礼品到女方家中求婚。进门后,媒人说明来意,斟一碗酒递给女方父母,女方的父母喝了这碗酒,表示同意这门亲事。由男方选择传统规定的吉日或双方商量确定结婚吉日,举行结婚仪式。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新郎同舅舅、媒人、亲戚、朋友组成双数的接亲队伍,背上馒头12对,半只猪肉,酒和象征光明的松明子,前往女方家接新娘。第二天一早,送亲队伍把新娘送至新郎家。新郎家隆重款待宾客,宾主边喝酒边唱歌跳舞,通宵达旦。至此,就算结完婚。婚后不久,须另盖新房,建立小家庭。独生子或小儿子与父母同住,继承家业。

德钦县霞若和拖顶两乡的傈僳族婚姻风俗又别具一格,男女青年以对唱山歌谈恋爱,双方父母知情后,由男方择定吉日,派媒人带洒(酒瓶用红布或红纸包裹,瓶口插香柏树叶)到女家求婚。媒人说明来意,女方家不愿意就退回酒,女方同意了,则共饮订婚酒。结婚之日,全村男女少都来祝贺,以酒肉相待,杀两三头猪不足为奇,富裕人家杀猪宰鸡不计其数,还杀牛待客。举行婚礼一般在傍晚黄昏之时,开始要唱迎喜庆的歌,接着就要跳“阿尺木刮”舞。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有些富裕家庭通宵达旦三昼夜。婚后新郎新娘回门数日,返回途中全村青年以唱“阿优”歌声相送。

“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这是傈僳族地方流传已久的一句民谚。僳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山歌对调方式,山歌使两人之间的感情距离越拉越近,眷属连理,繁衍生息。

男女结婚之后,理所当然要生儿育女,也是人类的惯例。 为新生儿取名在傈僳族的传统人生礼仪中不可缺少的民俗事象,傈僳族是一个人一生中名字最多的民族,一般一个人在一生中要取出生时的乳名、结婚后的喜名、生儿育女后的称呼、上学后的学名等4个名字。维西县的其宗、塔城、德钦县的霞若、拖顶和香格里拉县的洛吉等傈僳族,还有仿效藏族的命名方法取名的习惯,一般以日月星辰、出生日、吉利和宗教词、寄托希望的词来命名。如:尼玛(太阳)、巴桑(金星)、次松(初三)、多吉(金刚)、拉姆(仙女)、达杰(繁荣、发达)等。

丧葬仪礼是标志着人生的终结,其内容主要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因民族的不同有其不同的形式。迪庆境内僳僳族丧葬仪礼中其他民族的丧葬文化渗透现象较为突出,对死者大都奉行古老的土葬习俗,非正常死亡者采取火葬。一家有丧事,全村和外村亲戚闻讯后,携带酒、肉和粮食前往吊唁,并帮忙安葬。死者先置在火塘边,用白纸或白麻布盖住脸,以示阴阳相隔。祭奠活动时,请“尼扒”开山引路,把灵魂送往阴间,然后为死者用香汤梳洗,换好寿衣后装进木棺,再作吊唁。以男九圈女七圈的形式子女绕灵。一般在家停灵1至两天,也可长达7天。停放期间,每天要供奉3次,每次饭、肉、冷水各3碗。未埋葬前全村的人都要去死者家中为死者跳丧舞,请“尼扒”吟经,超度亡灵。

出殡时,先由“尼扒”射3支箭开路,然后,启灵托柩,途中“尼扒”在前驱鬼开路,送葬男子挥舞弓刀助威,直至墓地。有的不垒坟,有的用泥土垒坟或用石头砌坟,有的坟还覆盖木板或石板。坟前立一木桩,挂一竹篮。如果死者是男子,埋葬时须将其生前所用砍刀、弩弓、箭包、烟袋等放在篮内悬挂于墓头为随葬品;若死者是妇女,则将生前所用的织麻工具、麻布、挂袋、针线、煮饭用具悬挂于墓头。而德钦的霞若和拖顶傈傈族墓旁立两丈多高的小竿,悬挂上白布15尺余,当地傈僳族借用藏语称其为“德种”,在“德种”下挖掘一个洞,将死者生前喜爱的各种东西和五谷种子等搁于洞中,用一块石板压在洞里为随葬品。

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的傈僳族还有给死者做斋的习俗,殡葬时,就给死者许下愿,隔几月或几年后做斋。做斋时,杀猪宰羊,所有亲属都要带鸡、猪、羊有的甚至牵牛来祭吊。由“尼扒”将各家所带的祭品,一一向召回的祖先魂灵叙述。还要做纸骡纸马,用大小不等的粮箩,砌成4座塔形台,每台周围都要点上油灯。做斋时老人们都要念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

死者去世1年后,择吉日修坟,死后第三年扫墓1次,傈僳族称“轮亥错”。人们唱“双结木刮”(苦想调)和“阿沙抓”(伤心调),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此后即不再扫幕祭奠。

维西县维登乡、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的部分傈僳族的丧葬习俗仿效汉族的习惯,垒坟祭祖,清明节上祖坟。

信仰是精神文化现象的复杂表现,在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受巫术、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的影响较深,与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傈僳族成为了迪庆境内信仰最为复杂的民族之一。作为古老信仰形式的巫术在迪庆境内傈僳族生产生活中颇为流行,由巫师和经师施行巫术,巫师和经师除祭祀鬼神和“杀魂”外,主要是占卜解梦、预测凶吉祸福、测定祭祀活动,常见的有禳蛊术、杀魂、鸡卦、尼鸟(许鬼愿)、依马都(贝卦)、勒士(亦手卦)、达摸(刀卦)、竹卦等。

原始宗教信仰在傈僳族地方产生同样十分久远,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为主要内容,以患病遭灾时杀牲祭神驱鬼活动为主要形式,其宗教活动由巫师和经师施行,傈僳族称巫师为“尼扒”、称经师为“尼古扒”或 “必扒”,在迪庆境内有的傈僳族地方受纳西族的影响,统称巫师和经师为“东巴”。

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5位神为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其中“鸟撒”神(天神)最大,统管世界万物,其余有山神、火神、龙神、家神次之,地位相当,互不隶属。每年农历十一月祭天神,农历正月或三月、七月或八月祭山神,每年全村在取水处合祭一次龙神,每天吃饭时祭火神和家神。

迪庆境内有傈僳族图腾崇拜的遗迹,图腾崇拜以氏族图腾崇拜为主,以动植物来充当氏族图腾崇拜物,有养、菜、鱼、鼠、蜂、星、熊、虎、鸟、木、羊、獐、胡、霜等14种,维西傈僳族以蜂、鱼氏族名称的较多,这些古老的氏族图腾崇拜物现已发展为同一氏族的姓氏,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任何禁忌。时至今日,青年人已不知道他们的宗族图腾物。

傈僳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具有积极接收外来文化的传统,历史上相继接受了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现代宗教,作为自己信仰文化。清代,在维西境内修建了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康普寿国寺、永春兰经寺、塔城达摩寺和来远寺,对境内的部分傈僳族影响较深。长期同藏族杂居相处的德钦霞若、拖顶,香格里拉县五境乡、洛吉乡的岩洛村的傈僳族等也不同程度的受藏传佛教影响。据说,过去有傈傈族出家当僧人的,较富裕的人家,家里有佛堂,供奉佛像和经书的习俗。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和1915年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别传入迪庆境内,在傈僳族地方修建教堂,发展教徒,到目前天主教和基督教已成为傈僳族信仰生活的内容之一。维西傈僳族基督教徒每年都过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而维西傈僳族信徒称感恩节为“丰收节”,每年在10月秋后举行,由马扒主持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恩赐。

社会风尚是一个民族的美德。迪庆境内傈僳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养成了良好道德风尚和优良的传统礼仪习惯。无论谁家起屋盖房,互相帮助,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一般有人去世,全村村民及亲友齐集悼丧,携带粮、酒、钱等来帮忙。在遇到灾难时,大家都能互通有无,彼此互济。互助是傈僳族的传统美德。在傈僳族村寨中很少见乞丐,而且在傈僳族语言中没有“乞丐”一词。傈僳族群众纯朴、善良,在生活中很少有偷盗的恶习,若路过无人烟的地方,也可将自带的物品挂于树上,回来再取无人偷去。外出时家里的门不上锁,做完活路农具也可以随便放在田间地头,无人去拿,万一有人有偷盗行为,有“偷一赔二”的处罚习俗。过去,在傈傈族地方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在日常生活中,傈僳族热情好客,诚恳待人,不说谎话,不在村中大声喧哗、吼叫,不与人打架争吵等,处处流露着淳朴的民风。在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与男人的地位完全平等,既无束缚妇女言行的封建礼教,也无摧残妇女健康的束胸、缠足等陋俗。傈僳族是一个重友情的民族,有喜事节庆互来拜喜,有难能相助,喜欢拜干爹干妈,打老庚,互赠礼物。也有喝鸡血酒结拜的习俗,以表示永不相欺、共患难。

从傈僳族的社会风尚和传统礼仪可以看出,傈僳族通过自身的美德和礼仪习惯来规范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对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禁忌作为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规范,在生产生活中处处都以禁忌这一特殊的民俗事象来约束人们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社会和谐化。虽然到了今天,傈僳族地方的许多禁忌随着社会发展对被禁物的神秘感和迷信观念的消除,已经逐渐消亡,但仍有不少禁忌遗留了下来,在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流传奉行,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节日禁忌:忌在大年初一吵嘴、打架、作客、出远门、说脏话等;饮食禁忌:忌食狗肉,傈僳族传说粮食是狗用尾巴从天上带下来的;忌食猴肉,传说猴子是人的祖先。礼仪禁忌:路遇长辈或年岁比自己大的人,要主动站于路下方,不得站于路上方;忌晚辈在长辈(指老人)前吸烟;忌蓄胡须,说长胡须的是本族的恩人长者;忌在众人面前和家中放响屁。宗教禁忌:忌念“尼扒”所念之经;忌横跨火塘神台,尤以妇女最忌;忌夜行围围腰,说吊死鬼会跟随;忌肉放在柴上,说会导致牲畜不顺;忌新丧户孝子在7天内进别家。生活禁忌:忌有出门家人哭啼、扫地;忌扫把赶牲畜。以上类似的禁忌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枚不胜举。

总之,迪庆傈僳族民俗文化作为世代相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以其文化形式表现出傈僳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喜庆节日、礼仪禁忌、社会风尚、婚丧嫁娶等方面的风俗,对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整合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张国华)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