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思乡曲大词戏 军屯文化维西古风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23 15:37:11

大词戏一直是业余剧团进行演出。

大词戏一直是业余剧团进行演出。史效轩 摄

迪庆州维西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历史上生活着傈僳族、藏族、怒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而大词戏,是中原汉文化传入边地之后,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诞生的一种独特的戏曲,仅在维西一地流传,已有百年的历史。它与明清时期朝廷边地军屯、民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独具特色的军屯文化剧种之一。

思乡情催生大词戏

维西大词戏出现于清光绪年间,一般把刘超绩作为大词戏的创始人。当时,刘超绩到维西协署掌管稿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人称“老稿公”。

刘师恕是刘超绩的儿子,王国瑞在其所撰的《刘师恕先生墓碑序》中称:“回乱即平,痛定思痛,乃愿奉玄天祖师寿,故于三、七两月演戏酬神。迄今我维西相传之大词戏,即自先大父公始。”文中所称“先大父公”,即刘师恕之父刘超绩。

相传,清朝有一位姓李的江西人来任维西通判。一日闲暇无事,他出城散步。至城门口,听见守城的士兵在哼唱戏曲,颇与自己的家乡戏相类似。经询问得知,士兵中有来自江西、湖广及江浙一带的,或者祖籍是上述地方的。士兵有思乡之情,这位县官也有同感,回府后,便找“老稿公”刘超绩组织绿营兵演唱,这便是大词戏的由来。

大词戏脱胎于江西一带一种或几种戏曲,很可能是当时正流行于云南等地的弋阳腔。这种外来剧种在维西流传一段时间,逐渐发生了衍变,经刘超绩一番加工改造后更富于地方色彩,从而冠之以大词戏这一名称。

刘超绩祖籍江西,是维西人,他很有文才,精通戏曲。起初,演出人员主要从绿营兵中挑选,后来从社会上招收,直至后来完全脱离行伍。刘超绩依照戏班供奉老郎神的贯例,专门到大理雕刻了一尊檀香木的老郎菩萨供于自己家中,每次庙会演出的日子,由全体演职人员敲锣打鼓将这尊雕像迎往后台,香灯花烛供奉,演出完毕再送回家。

刘超绩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逝世,其子刘师恕继任协署主稿,同时也承担起大词戏演出组织领导者的任务。后来,艺人们把刘超绩奉为大词戏的开山祖师,刘家则被公认为“梨园班首”。

解放后拨专款抢救

从清光绪年间到1949年,大词戏演出都以庙会酬神的方式进行。每年固定演出两次,分别是阴历三月初三真武祖师诞辰,以及七月二十一城隍庙会。庙会演出时间,少则三日,多则七日,视观众捐献功德的多少而定。有固定的几大本戏(都是连台大本),一次庙会挑选其中的一本或一本中的若干段落演出,数十年间相沿成习,演出方式从未变更。

1949年后,大词戏沉寂过一段时间。1956年,在主管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保和镇业余剧团,兼演滇剧、大词戏及花灯歌舞等。此后大词戏发生了重大改变,废止了每年三、七月庙会酬神演出的例规,改为逢年过节、喜庆、重大集会等场合演出,目的由原来的敬神祈福、消灾襄祸转变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另外,停演连台大本戏而改演折子戏,净化舞台,剔除宣扬封建迷信的表演,选择内容健康的剧目。最后,演出场所也由先前的城隍庙广场戏台改为大礼堂,舞台设备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过去有很大改善。

后来,大词戏受到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宣传文化部门为大词戏奔走呼号,云南省民委拨下专款1万元供抢救大词戏之用,1980年11月,由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保和镇公社等有关方面抽调人员组成大词戏抢救小组,动员组织艺人和年轻的戏曲爱好者重建保和镇业余剧团。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排练,1981年春节期间大词戏重新登台演出,连演三天,县城及附近一带居民扶老携幼赶去观看,剧场气氛热烈。1984年初,县文化局成立,加强对大词戏的研究和剧目清理工作,动员和依靠老艺人,搜集古剧本,记录了3 本戏。1986年夏,又组织人力将《牛皋扯旨》、《岳母刺字》、《疯僧扫秦》、《金氏骂牛》、《会审烙脊》、《刘全上坟》六出戏从头至尾录像录音,制成磁带作为艺术档案保存。

1993年3月,《大词戏志》和《大词戏音乐》,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分别列入《中国戏曲志云南卷丛书》、《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云南卷丛书》之内。

“一唱众和”大特色

大词戏历史上曾经演出过的剧目共计有《目连寻母》、《精忠岳传》、《重耳走国》、《平天下》、《唐僧取经》、《刘全进瓜》六大本戏。

大词戏的演唱风格,与弋阳腔类似。此外,大词戏在维西长期流行中,也吸收了当地的一些民间音乐成分。大词戏唱腔属曲牌联缀体,据说共有百多支曲牌,现只收集到30多支。

一出戏的唱腔由若干支不同的曲牌组成,以单一曲牌反复演唱到底的戏很少,以某一曲牌为主,根据剧情需要而穿插进其他一二曲牌的戏则属常见。大词戏中的正旦、贴旦、小旦皆以假嗓演唱,净行则采用大小嗓(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

演唱大词戏须有帮腔,即所谓“一唱众和”,这是大词戏唱腔音乐的一大特色。帮腔通常在一支曲牌的末尾,一般可分为句尾帮、全句帮、重句帮三种类型。句尾帮多从该句唱词的倒数第三、第二或第一字起唱,分别称之为“三字帮、二字帮、一字帮”。全句帮,即从该剧唱词的第一字起唱,全句均由帮腔者演唱。重句帮即可重唱该句的全句唱词,也可重唱其中的一部分。在一支曲牌中,帮腔的句子最少为一句,多则两句或若干句。

打击乐器伴奏在大词戏的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打击乐器主要有提板、羯鼓(又称“小鼓”或“统子”)堂鼓、大钹、小钹、大锣、小锣等,有些剧目的演出中,还使用铜铓锣、牛皮大鼓、大铜号等。

大词戏一直是业余社团进行演出,末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程式。

大词戏原有一套脸谱,可惜没有留下绘制成型的谱式。现存大词戏的脸谱多受滇剧、京剧等剧种的影响,除了黄巢、金兀术、秦桧等少数角色脸谱还保持一定特色外,其他大多数已没有显著特点。大词戏演出,基本上用一般曲戏通用的服饰。

大词戏脱胎于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在表演中承袭下来一些独特的技艺,如“烙脊现字”、“黄巢变脸”等,以及早期旦角表演的踩跷。踩跷须经过专门传授和演练。

此外,最初的演员主要来自清兵营伍,演出都用真刀真枪,在表演中常揉进一些武术功夫,如劈刀耍叉、跳双蹦。解放前,有些游历过外地的演员勤学苦钻,博采众家之长,表演技艺趋于精进。如常被人们称道的生角演员王知凡、何百万,净角演员梁知骏等人,他们在原来粗狂彪悍的风格中融入细腻的表演,塑造了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

大词戏长期流传中,还从其他民间艺术中不断汲取营养成分。如汉族、纳西族中一些山歌小调丰富唱腔,藏族热巴舞以及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的舞蹈动作。

传承后继无人

日前,记者在维西保和镇礼堂看到了明清古风大词戏的表演。但目前,大词戏剧团的演员几乎全由一些离退休的干部组成,剧团成员当中尤其缺乏男性演员,许多剧目当中一些男性角色几乎由女性演员扮演,45名剧团成员当中男性演员只有9人。

维西大词戏剧团后继无人。由于剧团是业余剧团,没有经费来源,音响设备质量堪忧。许多时候,该剧团下乡表演或外出表演,大部分时间还要剧团成员自掏腰包。与此同时,由于剧目在节目的创新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与传承越来越受到严重的挑战。

就在2012年年底,该剧团受北京商界的邀请,这批老演员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去演出。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