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木谷村的传统技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03 09:39:43

打牛奶。

编制尖底箩。

纺织羊毛毯。

“哈木谷”村距香格里拉县城7公里,意为“古老的村寨”。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七世纪吐蕃强盛期,哈木谷由于地处建塘草原牧草丰盛的宝地,故成为铁桥至建塘、西藏及印度各国的必经要道,是马帮育马休整的“茶马古道”驿栈。

村里一些老人说,哈木谷村大概有500多年的历史,旁边的角茸村,翻译为汉语是后来的村子,历史大概400多年。

如今,哈木谷有40多户人家,200多名村民都是藏族。时代的车轮转动着,哈木谷与迪庆所有其他的村落一样,在接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好处同时,保持着一些古老的传统技艺。

打牛奶

历史上曾把牲畜占有数作为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牲畜还是迪庆与内地“茶马互市”的主要交换品。畜牧业在哈木谷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这里地势开阔,水草丰茂,草原优良,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哈木谷村民积累了畜牧方面的丰富经验。

今年53岁的立车老人,自27岁起就一直在牧场,每天她的工作是放牛、挤奶、制作酥油和奶渣。

早上六点,五月的香格里拉天空开始微微透亮,居住在牧场的立车老人已经起床,她先忙着挤牛奶,挤好后把牛放到草场上,忙活了大概一个小时,将一大木桶新鲜洁白的牛奶端到木屋里,立车才慢慢开始打茶吃早点。

哈木谷村前平坦的草坝是冬、春季村民放牧的地方,过了五月端午,所有的牛羊都要放到村后的牧场去,直到过了八月十五又才从山上赶下来。一直以来,哈木谷村民都有保护资源的意识,甚至在村规民约里明确规定,什么时间能去山上放牧,什么时间要把牛羊从山上赶回来。

喝过茶,吃过早点,太阳慢慢升高了。空气中带着草原刚苏醒的清新,牛羊按着习惯的路线在草原上慢慢边吃边走。立车早上的工作开始了,和每天一样,她要从挤好的牛奶中提炼出酥油并制作成奶渣与酸奶水。

立车把醇香的牛奶倒入同她半身高的“吾当”(打奶桶)中,一手拿着提手,一手扶着打奶捅,嘴里轻轻哼唱着:“永加永啦基……永加永啦尼……永加永啦松……”温柔而有节奏的哼唱像是耐心地照看着一个孩子,打奶歌其实也是一种计数方式,基、尼、松(1、2、3)……这样数下去,一直到200下。

打奶歌是一种限制打奶速度,记打奶次数,强调节奏的劳动歌谣。一些地方把打奶歌称为“央加俄玛”,意即百福牛奶。在藏区,打奶歌男女老幼都会唱,在牧场上比在家时唱得声音更加洪亮,表示产油高。例如:搅一下福泽降临,搅二下引福迎福,搅三下福禄来临,搅四下招来财运,搅五下除去倒运,搅六下吉祥如意,搅七下福运常在,搅八下福份有八,搅九下好上加好,九多一福份十全。

打牛奶是为了让酥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立车说:“在牧场的人都有经验,打奶要打三次,第一次200多下,然后要让牛奶休息,这个时候,去挑水做点杂事,然后又继续第二次,第二次要打150多下,然后去拿柴,把火燃起来,就可以开始第三次,开始整酥油啦。”

打牛奶是个很费事的活,如今,大部分的牧场,都安装了牛奶分离机,打奶的程序都省略了,相对于吾当,牛奶分离机提炼的酥油更多,但一些村民说,“牛奶分离机里做出来的奶渣特别硬,没有吾当里打奶打出来的好吃。”

酥油刚从牛奶中分离出来时,星星点点地挂在打奶桶的内壁,立车取出牛奶中漂浮的酥油散花子,娴熟地揉捏着,一个圆圆的酥油就成型了。

在几年前,牧场上的牧民打酥油的时候还要烧香,感恩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并祈祷大自然保护牧场水美草肥,牛羊等牲畜都健健康康。当酥油成型的时候,在高山牧场的牧民会取下一元硬币大小的酥油,贴到木屋的屋梁上,呈梯形排列着,等到排满十个,意味着十天过去了,家里该有人上山送粮食取酥油了。

酥油做好后,立车把提炼过酥油的牛奶加点热水放到火塘上加热,并一边搅动着牛奶,待牛奶达到一个温度,她把放着牛奶的锅端下来,加入头一天留下的一点酸水倒入锅中,然后把锅盖盖上,并用毛毯盖上。

“四个小时后,就有酸奶水了。”原来加入头一天留下的酸奶水,道理如同发面时留一点面根第二天用。

竹编

迪庆藏族传统手工业中,竹编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高山青竹编制的尖底箩、竹筛、簸箕、茶虑子等是哈木谷村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广泛运用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传统竹编技艺通过社会传承的方式世代传承。

今年66岁的知诗拉茸是竹编的好手,顺利的时候,他一天能编制6个“夏布”(尖底箩)。一些村里不做尖底箩的家庭,就会向知诗拉茸购买,知诗拉茸告诉我们,“一年我的竹编能卖一万多元钱。”

知诗拉茸从小就看到爷爷经常为村民们编制各种生产生活所需品,于是他对竹编非常感兴趣,自小就跟随爷爷选竹、砍竹子、剖竹、削竹、刮竹、编制等,并逐步掌握了竹编的技术,在十八岁时就能独立为村民们编制一些简单的竹制品,在爷爷的细心教导下,到二十二岁时他已完全掌握竹编的各种程序,并能够编制各种精细的竹制品。

做竹编要找那种“叠尼”(高山青竹),长在离哈木谷10公里左右的山里。通常,要制作竹编的人在山中就会把竹子剖开,剥第一层第二层竹皮带回家。

竹编主要分为细丝编织和粗丝编制两大类。粗丝编工艺最常见,粗丝竹编工艺是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箩、筐、篮、簸箕、撮箕等。制作尖底箩第一步确定篮子底部的大小,先将长短适中有韧性的大拇指粗的树枝进行“十”字形搭叠编底,然后慢慢将竹条往上拢,成篮子形状。根据所需篮子的大小继续编织,最后用较粗的竹条收口后成形。

哈木谷村以及周围村落的竹编箩都是尖底的,村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尖底箩是一个土司发明的,因为他担心干活的农奴会半路把箩子放到地上休息而不好好干活,所以发明了不能平放到地上的尖底箩,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历史考证。

细丝竹编工艺相对粗丝竹编工艺就复杂得多了,第一步确定盒子底部的大小和形状,先将长短适中的第一层竹皮进行“井”字形搭叠,再进行对角的加固;第二步用最细长的竹丝围绕“井”字骨架交错编制,控制形状大小;第三步用较粗的竹条收口后成形;最后按照底部的大小编制盒子的盖子,盒子的外部结构完成后,用最薄的竹皮进行内层的编制,这是个很重要的工序,直接决定了盒子的优劣,竹条之间连接越紧密越好。如今,还能在一些家庭中看到编织精美的酥油盒子,还有一种祈福时的竹筐子。这些东西都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细丝竹编工艺的生活用品能保存好多年,村里一些家庭的酥油盒子,都已经使用了二三十年。

竹编技艺以社会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目前掌握该技艺的人极少,且在当地自愿学习的年轻人少,加之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竹编生活用具逐渐被新型产品所取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纺织

哈木谷的村民以畜牧为主,他们与毛纺织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穿的毛布、毛披肩、毛衣、毛毯子,纺织工艺代代相传,是哈木谷村民传统的家庭手工业。

端午节过后,村里所有的牛羊都要放到山上的牧场去,在上牧场之前,家里的主妇会给所有的羊来一次大修剪。一般一年要剪毛两次,一次是上山前,一次是农历八月十五牛羊从山上归来时。

五月到八月,是香格里拉一年最好的季节,气温宜人,绵羊剪毛后也会感觉舒适凉爽。一会儿的功夫,绵羊像是脱了一层厚厚的棉衣,整张羊毛像脱去的衣服一样完整地剪了下来。

在哈木谷村,所有妇女都能编会织,女孩子从小就受母亲熏陶,口传心记,手把手学习纺织。一般家中纺织品的数量多少代表着主妇的能干程度与家庭的富裕度。哈木谷村的纺织和迪庆大部分藏区一样,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作精良,古朴大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主要纺织毯子、腰带、绑腿、披肩、茶盐袋、烧香袋。制作各种纺织品,原材料均取自当地上等的绵羊毛和牦牛毛。

传统的纺织过程分7个部分,先将羊毛剪下洗净晒干;用抓牛、羊毛的专用工具将洗净晒干的牛羊毛抓松抓匀,再将抓松抓匀的牛羊毛做成片状;将片状的牛羊毛捻成线,捻线时用中指来调节线的粗细;把第一次捻出的线根据所要织毛布的情况两三股合成一股绕成粗的一坨,又称令线,将一坨线再绕成“工”字形,再把它扭成“8”字形对折;将再次捻成的线放到甑子中蒸一个小时左右后晒干,再拉匀线,高温有防缩水和增加线的弹力作用;牵线,根据所织毛布的大小来决定所要线的长短;最后将牵好的线固定好,一头拴在织布人腰上,一头拴在“提升”上就可以开始纺织。

在忙完农活后,在早晚或者空闲时间村口或者火塘边都会看到有妇女在捻线。纺织的工具既轻便又小巧,很方便携带。整套工具均由六根30厘米长的竹子和几块栎木板做成,其它辅助工具有腰带,用羊皮或牛皮做成,木板或木片做成的“梭”。

织布是女人展示才艺的一项重要本领。妇女们席地而坐,用腰机踞织法把纺好的纱和线织成布,其具体工序是经纱的一端绕于腰际,双手用木刀引纬打纬而织。手工提花是手工纺织过程不可缺少的美术性工艺,最能体现藏民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念。通过手工提花能使纺织品变得更为绚丽多彩,引人注目。其传统的纹样有万字纹、水波纹、方格纹、万不断纹及花、鸟、蛇、龙纹,具有寓意深刻、造型别致、织工精巧、典雅新颖、色彩绚丽、结实耐用等特点。

缝制成一床栽绒,四周要放“万不断”或“万变图”的图案。一般情况下十天可以完成一床,裁绒的底色均以白色为主,所织图案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不褪色,磨不掉毛,经久耐用,实用性强,常当被子、垫褥之用。而牦牛毯子则均为黑色,由长度、宽度均等的五片毯子缝制而成,毯面不放图案,在毯四周放七彩氆氇作装饰,并在毯子四边放线须,是防雨、防寒、保暖的最佳用具。

民居

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用这句话来说哈木谷村的民房一点都不过分。香格里拉藏民族居住的房子,不用一颗钉子,用榫口技术巧妙搭建,两层土木结构的房屋就拔地而起。

哈木谷村的鲁茸家正在盖新房,现在,房屋的木架已经完成,还没盖上屋顶。帮鲁茸家盖新房的是本村的木匠批初,批初自16岁开始学木匠以来,已经有33年的木匠经验了,他指着远处的几栋民房,说那都是他盖的房子。

村里哪家起房子时,首先要花费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备料。在以前,村里不管哪户人家去山里选中柱的时候,要烧香祈祷幸福,感恩大自然,待定为中柱的那颗树砍伐以后,要在原来的位置种上一棵树,种树的时候,也要烧香祈祷,感恩大自然,告知神灵自己取了一棵树,也为大自然返回了一棵树。

把柱子迎回家的时候,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香炉,在家门口和大家一起唱迎宾曲,为柱子挂上开光过的吉祥带。藏族起民房有好多讲究,但一般起房在一月份动工,到六月时,完成墙体与木架,并盖上屋顶。之后再慢慢精雕细琢,有些家庭一辈子的财富都积累在房子上。

高原藏族民居一般为两层,内部结构以粗大的木柱作纵横均匀排列。近年,随着藏区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新型建筑材料水泥、玻璃、铝合金、不锈钢、瓷砖等进入藏民家庭,藏区民房建筑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建房礼仪和设计功能大部分都保持着传统。比如开挖基槽时,或者冲墙等重要的日子,都要请高僧算个吉祥的日子。

木匠也是一栋房子的设计师,不光是雕刻木头,还有为房子画线,如果一个木匠能为房子的构架画线,那就代表着他可以出师了。批初师傅现在已经带出了10多个徒弟,有些是本村的青年,有些是邻村的,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木匠,大儿子自小学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学习木匠手艺,如今已经能单独承担起盖房的重任。

相对竹编等传统工艺来说,如今木匠在村里依然是被尊敬的手艺人,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学习。批初现在带着的徒弟阿吾已经跟随他十年了,他正耐心地在木头上画着“本卡”(香炉)的图像。不光是哈木谷,在整个藏区,不管学什么手艺活,徒弟都不用给师傅学费,比如学土陶或者学经文什么,但拜师仪式很庄严,拜过师后,就可以跟着师傅学技术,主人家还会给学徒工钱。现在木匠的工具大部分都是现代化的,电动的雕刻机大大节约了做活的体力与时间,但精雕细琢的时候,批初还是教学徒弟用手工的传统工具。

木材经过锯、凿、刨、刻,古香古色的木质构件缓缓成型,他们按着传统工艺,用着传统材料,建造出传统建筑的魅力。藏房上雕刻的花纹和柱头,都有不同的寓意,寄托着主人家对未来日子的美好愿望。哈木谷的藏房,在藏式碉楼的基础上汲取汉式穿斗式木结构的建筑工艺,将藏式碉楼前楹改为前廊,墙柱改为檐柱,每根出头梁都有龙头雕刻。哈木谷村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三面筑土,下层作畜厩,楼上作生活用房。一进门显现在眼前的是雕龙画凤的水橱,工艺特别精致,里面放有铜制大水缸,水缸上方挂有大小不同的铜瓢十余个,以示家庭的富有。藏房客厅面积占四楹,显得特别宽大,中间耸立一棵特别粗大的中柱。藏民往往以中柱的粗细评论房子的气魄、牢靠以及主人的贫富,直径皆在一米左右,一般以两人合抱为准。水橱对面是火塘,用坚硬的西南桦木框成长方形,框中填实粘土,上面架设铁三脚,铁釜或者铜釜,供烧水、煮热饲料用。主妇座后是藏式精美壁厨,也是藏民的神龛,摆设供物、供器、餐具和食品。堂屋的右面和正面墙壁经粉刷或加隔板,绘有吉祥八瑞相或八瑞物图案。堂屋是藏民生活起居,招待客人的主要场所。堂屋周围分布着仓库、佛堂、客厅、卧室。

(部分材料由香格里拉市非遗中心提供)(香格里拉网 记者 永基卓玛)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