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新闻发布会。潘基文当日宣布,将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应对全球粮价上涨危机,并协调联合国各机构就此采取行动。 新华社/路透 由于粮食价格近来不断上涨,因此粮价问题不但是近期全球的热门话题,也成了八国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确实,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今年前3个月,全球基本农产品价格指数已经猛升了53%。 究竟谁是“大胃王”? 粮价为何而涨?发达国家指责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需求推高了粮价。英国首相布朗将“中国的崛起”列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并称财富的增加造就了“食肉大国”;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把粮荒归咎于中印两国,她说:“现在有3亿印度人每天多吃一顿饭,再加上10亿中国人开始喝牛奶,这当然会改变我们的牛奶和其他(食品)的消费比例”;美国总统布什则表示,“印度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是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果真如此吗?事实是粮价飙升令贫穷国家更受伤,而且一些统计数据更表明,富裕的西方才是这个地球上消耗更多食物的“大胃王”。在肉类消耗上,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年1月份的数据,2007年,美国人的人均肉类消耗量是124公斤,西欧的数字是89公斤,与此相比,中国人均食肉才54公斤,由于宗教的关系,印度的肉类消耗量还要低;在牛奶消耗方面,2005年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量为268公斤,而中国同期仅为21.7公斤,印度为90公斤;在粮食消费量上,2007年美国人均谷物消费量为1046公斤,而中国人均不到400公斤,印度只有178公斤。因此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如果将美国人每年消费的超过200亿根热狗铺在赤道上,可绕地球26周。西方国家不但会吃,而且浪费现象严重。英国首相布朗7日启程前往日本出席八国峰会前曾发表讲话说,粮食浪费也是推高粮价的因素之一。根据英国政府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英国每年浪费的食品达410万吨。 如果尊重统计数据,人们还会发现,中国为维护世界粮价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供给来看,2007年全球生产了20.75亿吨粮食,其中中国就生产了5.015亿吨,从2004到2007年,中国的粮食一直是增产的;从需求来看,中国不但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问题,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谷物年均净出口达到8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