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独克宗古城金龙街31号,明媚的阳光照射着二楼走道,一群学生正在绸缎上聚精会神地描给着,在这个今年成立的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保护协会创作基地里,又一幅价值超过10万元的唐卡画诞生了,这幅名为“四臂观音”的唐卡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也见证了协会发起者、志愿者们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四臂观音唐卡局部 香格里拉文化是世界的共同财富 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保护协会的发起成立,正应验了俗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说法。协会的发起人,也是目前主要的注资人、理事会理事长扎巴格丹先生,曾在迪庆州民委当过公务员,后来他又到奥地利经济学院进修深造。扎巴一直以来从事香格里拉旅游开发,可以熟练地听、说、读写汉、英、藏、印度语等。多年来,他广泛结交海内外关心藏区的朋友,致力于家乡的民族文化复兴活动。他拿出自己旅游从业的收入,资助过多名村里的孩子到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丽江市,系统地学习藏文、绘画、缝纫等专业知识。 前年开始,扎巴所在的康巴商道旅行社资助了加拿大作家Jeff Fuchs的新书《茶马古道》的采风活动,该书目前由加拿大Penguin Group 出版,描写了作者在游历和考证茶马古道时,和协会创办人扎巴格丹精彩的经历。扎巴和Jeff Fuchs交流中发现,外国朋友对香格里拉的多元民族文化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香格里拉地区有着许多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外来文化有可能对本土文化带来冲击。扎巴反思认为: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保护平台,才能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财富,让这些香格里拉的宝贵历史、精神、文化财富代代薪火相传。 远在北京和上海的图丹卓噶、平措扎西,他们一个在国际大公司任部门经理,一个经营着涉外旅游企业。当他们听到好友扎巴要建立协会时,就主动要求作为协会的另两位发起人加入。图丹卓噶说,她为了协会的工作,自己给自己“提前退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协会的工作中去。一年中大半时间,她都呆在独克宗古城里,协助扎巴开展协会的日常工作。 新成立的协会把挖掘、整理香格里拉多元民族文化作为己任,制定了三年规划项目和目标:设立唐卡艺术教室、招收有天赋的学生,聘请资深、才华出众的教师。进行藏族民间诗歌、音乐、舞蹈收集和传播。开展手工艺品作坊和群众性制作体验。扎巴说,用三年的时间,把协会建设成一个初具规模、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中心,在保护和传承活动中,引领潮流。同时,逐渐把协会办成藏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意中心。为了开展好协会工作,三位发起人前后投入上百万元的资金,建造协会创作基地,聘请民间艺人,招生免费学生,来做这个滇西北为数不多的非政府非赢利民间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