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近年来,在旅游二次创业中,我州围绕提质增效的目标,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吸引大批高端游客。图为来自北京的游客在香格里拉滑雪场尽情游玩。普自林 摄 1978-2008,30年,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就在这30年中,迪庆的地区生产总值从5000万迅猛增加到40多个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2元提高到现在超过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位居前列。 30年前,迪庆没有什么产业,如今,旅游文化、生物、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茁壮成长,为迪庆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描绘出了一幅魅力迪庆、活力迪庆、实力迪庆、发展迪庆的新画卷。 旅游业舞起“龙头” 站在雕梁画栋、藏味十足,有500平方米的新房前,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解放村70岁的老阿妈央宗卓玛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2004年以来,她家靠跑旅游车的收入建盖了新藏房,还买了一辆轿车。 像央宗卓玛一家一样吃“旅游饭”的如今在迪庆可为数不少。据州旅游局的初步估计,目前迪庆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带动社会就业8万多人,占迪庆劳动就业人口的一半。而从事旅游产业的农民有1.36万人,年总收入接近4000万。 10年前,当迪庆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时,我们还曾经为之欣喜不已,而去年,到迪庆的游客数已经飙升到330万人次。 10年前,央宗卓玛老大妈一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的辛勤劳作只够吃饱穿暖,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偶尔见到一两个外国人,全村人都会好奇地出来围观。如今,即使是刚上小学的孩子,见到不断前来村里参观民居的外国游客,都会用简单的英语打招呼了。 迪庆旅游业能有这样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就是靠不断打造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 1997年,省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品牌的落户,让迪庆的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迪庆开始大踏步地走出封闭,走向开放。在短短的10年间,我州摘取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桂冠,独克宗古城、梅里雪山、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金沙江虎跳峡和澜沧江梅里峡谷相继获得“一佳四美”殊荣。2007年,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落成,迪庆成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海内外游人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络绎不绝的人潮并没有让迪庆陶醉其中。2005年,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创业”的战略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我州趁势而上,实施“超前发展、跳跃式发展、非均衡发展”三大战略,先后引进了新加坡悦榕酒店集团、阿曼集团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和酒店管理企业投资,拓展了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州内旅游资源与州外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州内外景区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迪庆创造出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的奇迹。如今,我州已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香格里拉已经成为具有600亿价值的世界级旅游品牌,全州旅游业实现了“接待事业型”向“支柱产业型”的跨越发展。到2007年11月,旅游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体系。全州共有各类旅游宾馆饭店415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65家,旅行社22家;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景区景点52个,已对外开放投入接待经营的旅游景区景点18个,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13家;民族歌舞服饰展示中心2个,定点购物商店15家,定点藏民家访25家。 旅游业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从1997年到2007年,我州接待海外旅游者从2.88万人次增加到30.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0.1亿美元增加到1.38亿美元;旅游总收入从2.86亿元增加到33.6亿元,年均增长31.5%。 生物产业增活力 一个消息令人高兴:维西县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1%,其中有近一半的增加值来自于生物产业,该县永春乡拖枝村3年前开始建设的“香格里拉中药谷”收效明显,种植秦艽等中药材收入占到全村农民总收入的68%。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迪庆的生物产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30年前逛商场,几乎看不到有迪庆制造的产品。如今,松茸、药材、牛肉干巴、核桃油等独具特色的生物产品,已经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内地各大城市超市的柜台。 2000年1月创立的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是我州生物产业的排头兵。公司成立8年来,在德钦金沙江、澜沧江腹地建设了万亩青稞基地,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酿酒技术专家和葡萄酒生产设备,已形成年产2万吨葡萄酒、青稞干酒生产能力。凭借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公司进入了中国红酒行业前十强。“香格里拉”、“大藏秘”系列葡萄酒、青稞干酒迅速成为国内红酒知名品牌。如今,公司总资产已达5000多万元,“藏秘”商标已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藏秘”牌青稞干酒为云南省名牌产品;香格里拉品牌先后还被评为中国红酒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和亚洲品牌500强。相关企业被评为云南农业产业经营化龙头企业和食品生产放心企业。今后我州将沿金沙江、澜沧江河谷打造中国最优质的香格里拉万亩葡萄谷。届时,将年产葡萄万吨,产原葡萄酒6000吨,带动农民增收2500万元以上。 立足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葡萄、松茸、花卉、核桃、野生蔬菜等生物产业在我州蓬勃发展。香格里拉草原上种植的郁金香种球,年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粒,成为中国最大的郁金香种球基地;天然营养植物有机食用油等产品,以其优良的质地、先进的加工技术,备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 “十五”以来,迪庆生物产业直接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初步形成以食品、饮品、药品、观赏品为主的4大工程开发格局,香格里拉藏秘、藏药、藏龙、藏雄、智园松茸等一批生物资源开发龙头企业正在成长,建成了5万亩青稞基地,2.9万亩秦艽、木香等中药材基地,3000亩葡萄基地,1.5万亩蚕桑基地,2050亩红豆杉基地,30万亩核桃基地,800亩花卉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