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全力抓好各项文化体系建设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03 19:55:09

香格里拉网讯(记者 马建军) 近年来,我州紧紧围绕“文化兴州”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顺势而谋,努力创新,将举全力抓好各项文化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全州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围绕“打基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思路,着力健全改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共创精神家园的作用。在进一步实施好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文化惠民示范村、公共数字文化惠民、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等基础性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举全力抓好州、县、乡三级文化设施建设,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全面加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结合加快推进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和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加强对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管理工作,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力度,推进文化遗产教育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知识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农村广场、进城市社区,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州、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编制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全面加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

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和征集工作。以争取《云南迪庆藏区文物保护五年规划》项目为抓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维修、保护和管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建设,开展古村落调查与保护,加大区域内文物的征集力度,确保区域内文物不流失;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调勘、保护;完善国有博物馆体系,鼓励和支持民办博物馆,开展博物馆联动体系建设试点;切实加强古籍保护,加快推进全州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州级珍贵古籍名录,命名州级古籍文献保护单位;公布一批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四有”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使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建立起具有迪庆特色的文物古迹名录和保护体系,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状况有明显改善,进一步增强文物事业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坚持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大力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突出打造香格里拉、茶马古道、欢乐香巴拉、维西阔时节、德钦弦子节等文化品牌,办好每年的新歌新舞展演、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等重大活动。加大对重点作品创作生产的扶持和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着力打造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剧(节)目。大力支持和鼓励周内外文艺人才创作取材迪庆。加强州、县级专业文艺团(队)建设,支持创作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精品剧(节)目。建立书法美术摄影收藏和捐赠奖励制度。开展主题性美术摄影创作和展览,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实施优秀文艺作品普及和推广计划,扩大优秀艺术作品影响力,大力开展文化艺术职业教育。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新的文化品牌。充分依托迪庆多样性文化资源优势,在进一步认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倾力打造以建塘镇为中心的藏族文化圈、以维西叶枝为中心的傈僳族文化圈、以梅里雪山为中心的神山文化圈、以塔城为中心的多样性文化圈等香格里拉文化圈,形成新的文化品牌、文化亮点。

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在资源上做文章,在载体上寻突破,在机制上求创新,寻找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点,力求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使文化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使文化事业和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产业发展、事业繁荣的目标。

进一步加强文化职能部门自身建设。逐步争取增加文化机构和编制,以满足文化事业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坚持“保证数量、注重质量、加强培训、适度引进”的文化人才培养政策,结合贯彻落实中宣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大文化骨干力量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综合管理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典范,努力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为加快迪庆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