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龚曲此里当好服务人民群众的表率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14 09:20:37

龚曲此里同志是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2010年被中央军委追授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干部”荣誉称号。他爱党信党跟党走,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在本职岗位上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时刻审视自己的工作,一路前行。

2009年的2月8日,在我们送别龚曲此里同志的路上,很多群众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街道两旁为这位藏族军人深情送别。作为他的老部下和战友,我和龚曲此里相识共事16年,虽然他因病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和一起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他是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表率。2002年12月,军分区举行实弹演练时,出现了一发迫击炮哑弹。排除哑弹无疑是与死神打交道,风险不言而喻。演练一结束,龚曲此里不顾劝阻,带着搜索组前往排除,由于哑弹深深钻入了泥土里,一时情况不明,龚曲此里冷静观察后,拿起铁锹就往前走,随行的张参谋拉住他说:“太危险了,您不能去!”他对张参谋说:“放心,我打过仗,处理哑弹有经验!”40多分钟后,他小心翼翼地从土坑里捧出哑弹,并指导技术人员成功销毁。

返回的路上,张参谋向龚副司令讨教排弹技巧,得到的回答却令他震惊:“除了胆大心细,我没什么可以教你。我参战时担任的是通信排长,也没有排过哑弹!”面对官兵一脸惊讶,龚副司令真诚地说:“这很正常,危险时刻,领导干部怎么能自己躲起来让部下去冒险?”

2007年12月,龚曲此里在副师职岗位上已经干满10年,本来他可以到低海拔地方安度晚年,但他却主动提出离职不离岗,继续为藏区稳定和部队建设发挥余热,只干工作,不求待遇的请求。2009年元旦,维西县人武部政委海鸿到医院看望他,他再三叮嘱海宏:“我们藏族是知恩图报的,你一定要发挥藏族干部的优势,多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事。”目睹此情此景,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他是维护团结、忠诚于党的表率。无论官大官小,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一举一动,都要自觉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这是龚曲此里认定的道理。2008年3月,拉萨“3·14”事件发生时,他正在家乡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为母亲奔丧,他对前来吊唁的亲友动情地说:“我们摸着胸口问一问,现在的日子到底好不好过?以前住‘石窝子’,现在住砖瓦房;以前出门走骡马道,现在出门坐汽车。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千万不要被乌云蒙住了双眼,迷失了方向。”经过他耐心细致地劝导,大家对“3·14”事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军分区工作期间,龚曲此里向群众讲得最多的一条道理就是:“一滴水只有汇入江河才不会干枯,藏族只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不会贫弱。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珍惜民族团结就是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在龚曲此里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对党忠诚,必须做到“三个敢于”:敢于对训练中的弄虚作假说不,敢于对工作中的飘浮作风说不,敢于对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说不。一位老战友的外甥想选取士官,因为不符合条件,他不仅没有打招呼、递纸条,还主动给老战友做工作;而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2008年初春,当他发现几名留守战士吃的是方便面时,立即让妻子每天顶着风雪送去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糌粑。

他是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表率。龚曲此里是一个心里总是装着老百姓的领导干部,每当群众生命财产遇到威胁时,他总是身先士卒救援在第一线;每当群众过上好日子,他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每当看到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伸出援手帮一把。他坚信:为群众每办一件实事,群众就会对党增加一份感情;为群众每解决一个难题,群众就会对党增加一份信任。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病逝前的最后两年,他在身患高原综合征已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死神赛跑,在扶贫帮困、抢险救灾和藏区维稳第一线冲锋不止。

仅2004年以来,他就50多次带队参加各种抢险救灾。2006年1月6日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森林大火发生在虎跳峡土官村,熊熊火焰窜起10多米高,染红了半边天。龚曲此里带着200名官兵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用锯子、斧头等工具奋力开设隔离带,饿了咬几口饼干,渴了喝几口雪水,头晕了就含几颗丹参丸,痛风发作就贴几片膏药,身上的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整整四天五夜,看到明火彻底扑灭,他才忍着病痛撤下山来。2005年8月,金沙江上游突降暴雨,香格里拉县部分村镇被淹,形势危急。军分区领导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决定让他留守,他却主动请缨:“我是本地人,地形熟,还是我去吧!”随即冒雨带领官兵奔赴救灾一线。由于长时间在泥水里浸泡,加之劳累过度,他两次晕倒。

在参加州委、州政府开展的“千名干部送法进村促和谐”活动中,得知村民江楚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长年不能下地干活,女儿次里拉姆也有病。龚曲此里为他们送来大米、猪肉,并给他们送来治病用的钱。在龚曲此里的帮助下,父女俩的病慢慢好转,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像这样的故事在龚曲此里身上还有很多,他的爱就像高原的阳光一样明媚而清澈。每一个遇到龚曲此里的贫困老人和孩子,都因为他而得到救济、获得温暖、重返校园。

龚曲此里同志始终像小溪奔流大海一样爱党信党跟党走,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各族群众,像春蚕吐丝一样在本职岗位上鞠躬尽瘁,这就是龚曲此里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像龚曲此里一样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从信念深处感受他顶风冒雪救济群众的公仆情怀,在灵魂深处思考他“一双铁脚板”走访调研的求实作风,在思想深处领悟他迎难而上带领官兵群众抢险救灾的奋斗精神,在境界深处体悟他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的道德情操。这样,我们就能够懂得,他的事迹为什么时隔多年仍然为人们所传颂。

我们要学习龚曲此里,要像他那样,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时刻不忘党的教育培养,时刻不忘组织信任和群众期盼,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始终以忘我无私、乐于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努力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忠诚捍卫者、积极促进者和模范践行者。龚曲此里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用龚曲此里精神作为镜子照一照、作为尺子量一量、作为标杆齐一齐,我们就能焕发出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为迪庆藏区的发展稳定作出贡献!(刘云宏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