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闪亮香格里拉——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侧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16 09:08:49

永基卓玛 卓玛央初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系列活动于61314日在香格里拉县体育馆举行,这是我州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20多名民间艺人参与,展出20多项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次活动由州文化局、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香格里拉县文体局等单位共同举办。绘画、陶冶烧造、雕塑等展演吸引了游客及本地市民前来观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诺七林的土陶展台周围参观者络绎不绝。孙诺七林12岁起就随着爷爷在陶泥里摸爬滚打,学习制陶,继承了爷爷的衣钵。他制作的陶器上世纪70年代初参加广州博物馆举办的全国陶瓷艺术展览。他专注于制陶,在传统基础上尝试一些新手法、新工艺,开发新的陶艺品种,从原先较单一的家居生活用具发展到宗教器皿“吉日工”(一种三角形酥油灯)、花瓶、香炉、崩玛(佛塔内用于盛放物品)、农色(传说中释迦牟居的碗),生活用具中的脸盆、火塘砖、气锅、牛奶锅、酒瓶、糌粑盒、烟灰缸等。传统的火盆、酥油茶具(摇具、茶罐)等工艺更趋完美。他最拿手的是制作龙头火盆和盛酥油茶的摇具,这两种陶艺成了他的代表作。孙诺七林的土陶作品火盆、摇具和茶罐3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展览期间,孙诺七林的摇具和茶罐成了抢手货。

  在展览的两天时间里,我州手工艺人成了明星,手工艺品被抢购。来自香格里拉实验小学的拉姆说,我自豪我是迪庆人,因为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宝贵的财富。

  2013年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余秀芝,在这次展览中展示了麦秆编织技术。余秀芝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傈僳族家庭,从小聪明伶俐,擅长麦秆编织技术,她编织的作品很受村里人的推崇和青睐。她说:“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特别是手工编织技艺,我培养了一些学徒,希望为傈僳族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把同乐编织的手工艺品推出大山、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傈僳族文化。”余秀芝在继承中创新,技艺日趋精良、花样逐渐增多,但无论怎么改,它始终表达着傈僳族崇尚自然的民族特征,它仿佛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讲述着傈僳族与大自然那种犹如母子互为依存的关系。

  200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 “民间美术艺人”称号的谢良,在展览当天就卖出上千元的木碗。谢良做木碗工艺精湛,在藏区很有名气,其产品销往西藏、四川等省。他曾经办过“木碗厂”,一年能生产上万个木碗。谢良的父亲谢六五年轻时在外拜师学习木碗、糌粑盒、酥油盒制作技术,后来渐渐成为村里有名的手艺人。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谢良15岁开始学习,逐渐掌握了原料加工、制坯、打磨、上漆全过程。以前车木器工艺品用一种自制的脚踏车,车木器品的过程繁琐,木器品模型制作好坏全凭自己的眼力和手力。现在,木器制作在传统的基础上尝试一些新手法、新工艺,进行了一些改进。村里很多人都来拜师学艺,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向他们传授。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木碗工艺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由于谢良的木器制作工艺精湛,很多人专程找到谢良订购木碗。他创新了很多产品,如手镯、鼻烟壶、酥油灯具、花瓶等,还可以按照客人要求加工。这些木制工艺品大多销往西藏,年销量达25000千件左右。

  在技艺展出的两天里,热心的参观者和商家提出建议,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把手工艺品延伸到日用品、家饰品、文具、服饰等行业,实现产业化开发。同时,把它们作为迪庆旅游纪念品,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