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1 09:11:18

再忆峥嵘 红军故事恒久传扬

血战娄山关的壮烈,船工智救落水红军沉着,失散老红军的“遗憾”,一诺八十载的守护……

今天,我们再回首,聆听先辈们和他们的后人讲述红军当年的故事,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用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娄山关一战连队只活下来3人”

“血战娄山关,我们连队只活下来3人。”虽已99岁,坐在轮椅上的老红军刘光荣对8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依然记忆犹新。

刘光荣是威信县扎西镇石坎村人,是威信县目前唯一健在的老红军。刘光荣回忆,1935年2月,红军长征队伍进入扎西,打土豪、分钱粮给百姓的壮举,让年仅18岁的刘光荣看到了希望。红军战士讲的道理刘光荣虽然不大懂,但看到他们如此亲近穷苦人,相信跟着这样一支为百姓着想的队伍,就不会被饿死,遂与哥哥刘光银以及一批同乡参加了红军,被编入三军团下属的一营二连一排,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当时威信县参加红军的青年有3000多人,仅石坎村大河滩就有90多人。”回忆起当年参加红军的情景,刘光荣不由哼起了“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整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这首《红军歌》在革命老区威信乃至整个昭通市广为流传。

“血战娄山关,连军团首长都亲自提着枪带头往上冲。”刘光荣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部队二渡赤水,于2月24日奔袭贵州省桐梓县城,大获全胜。次日向娄山关挺进,在娄山关战役中,战斗十分激烈,一同参加红军的刘光云、杨方云、魏兴发等一千余人牺牲。刘光荣所在的连队更是伤亡惨重,只剩下刘光荣3个人。

“我的兄弟啊,只要遇到敌人,你一定要勇敢地冲上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忆起长征路上与哥哥失散前的对话,刘光荣的嘴角仍在抽动,思念之情依旧难掩。

从强渡乌江到巧渡金沙江,从翻越皑皑雪山到爬过无际草地,刘光荣和战友们相伴前行。“一天走到黑,一夜走到亮,走着走着睡着了停下脚步,被后面的战友叫醒了又一起走……”

“最困难要数过松潘大草地了。”刘光荣回忆到,茫茫无际的草地上气候变化无常,常常是早上浓雾弥漫,中午烈日炙烤,晚上寒冷异常。晚上宿营时火堆旁战友们脱下湿漉漉的衣服抖一抖,顺势掉落的虱子被烧得啪啪作响……还常常要防备敌人的骑兵偷袭。更难的是过草地时,带的干粮吃完了,只有用皮带切成条放在锅里煮野菜,野菜挖不到就挖草根,凡是能吃的都整来吃。

队伍到了甘肃,他清楚地记得,在黄河边跟国民党军队打了一场恶仗,他被敌人炮弹炸起的浮土埋住,等他醒来时,部队已经撤走了。与红军队伍失去联系后,他只好一路乞讨、几经磨难,回到了故乡威信县石坎村。

回到家乡后,刘光荣又参加了扎西会议后组建的川滇黔边游击纵队云南支队继续革命。

看到乡亲们致富路越走越宽,钱越挣越多,房子漂亮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娃娃们在村里就能读书上学,刘光荣感慨:事实印证了当初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不会饿肚子”的路是走对了。

“若是有来生,我依然愿做党的战士。”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的刘光荣老人叫家人拿出一顶红军帽戴在头上,使劲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军民鱼水一家亲

8月18日,在金江镇兴隆村委会第三村民小组村民姚喜艳家,贺龙相框上挂着洁白的哈达,老伴李汝林指着桌子上摆放着的红缨枪、砍刀、五角大碗、马灯等物件说:“这些都是当年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贺龙赠送给爷爷的珍贵宝物。”

“爷爷一直记得红军临走时说过的话,‘红军不会忘记你们,革命胜利后,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66岁的姚喜艳抱来一床军被对记者说,“这是贺龙之女贺晓明送给我家的被子。”

姚喜艳回忆,贺晓明当时对她说:“这是当年驻扎在你们村子里的红军部队的被子,现在送给你,说话算话是红军精神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来替他们完成当年的约定。”

“爷爷与贺龙还有过一段故事。”姚喜艳说,1936年,他爷爷姚杰勋赶着马帮,与村里人一道前往鹤庆采购货物,在鹤庆遇到了红军,并结识了贺龙。由于赶马人熟人熟路,姚杰勋就用马匹驮着红军的物资,当起了红军的向导。渡过金沙江后,便邀请贺龙等人到他家居住。

当时,兴隆村家家户户住满了红军,姚杰勋和村民一起积极帮助红军筹集红糖、茶叶、粮食等物资。看着有的红军光着脚板,村民们就夜以继日地自发为红军打草鞋。

“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爷爷说凡是红军住过的家里,红军都留下三五块大洋,没有粮食的家庭,红军还留下一些。”姚喜艳说,红军离开兴隆村时,姚杰勋的五弟姚既勋担任向导,将贺龙的部队带到了中甸。

“爷爷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像红军一样讲信用,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李汝林说,现在,我们村白族、纳西族和藏族等民族和睦相处,哪家有事全村人都会去帮忙,这就是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果。

无名烈士不孤独

8月19日清晨,记者沿着蜿蜒的村间道路来到香格里拉市上江乡格兰村委会巴迪村民小组,只见捧绿叠翠的树林和玉米地中央有一座小小的烈士陵园,园中矗立着一块红军烈士纪念碑,碑上“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手拄拐杖的79岁村民吴建忠说:“虽然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但是我知道他永远留在了我们村。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经常来看他、陪伴他,让他永远也不会感到孤独。”

据吴建忠老人介绍,1936年4月底,红二、六军团来到士旺村和格兰村一带休整筹粮,调查了解藏区情况。由于部队一路征战,饥寒交迫,驮在马背上的红军某指战员就住在当地农户“老明”家中医治,因病情恶化,过了两天就牺牲了。“老明”就把家中为老人准备的寿木捐献给了红军烈士,红军也给“老明”家3块大洋表示感谢。

“大家为了永远铭记这个不知姓啥名谁的红军,就捐资建起了这块红军烈士纪念碑。”吴建忠说,“虽然这名红军的遗骸已迁移到香格里拉城区的红军烈士陵园,但村民们总觉得他还在这里,他的精神还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村民。从2007年至今我一直守护着他,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白发苍苍的吴建忠老人虽然腿脚不灵便,但每隔20天他就要给这名红军打扫“房间”,帮他“洗脸”。他说:“我每次来,除跟他清扫外,还要坐在他旁边,陪他说说话,跟他讲,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像他一样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换来的。”

记者在红军烈士纪念碑的侧面,除看见捐款人的姓名刻在墓碑上外,还看到了“缅怀先烈精神永驻,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题字。吴建忠说:“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格兰村老龄协会巴迪片区的70多名老人都会聚集在这里,在红色革命史陈列室重温红军长征历史,回家后给儿孙们讲述留存在我们村的红色故事。目的就是莫忘初心,让后人代代相传并弘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船工精神代代传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近日迎来了一家特殊的参观者——当年红军抢渡金沙江时沉船,英勇救下3名红军战士的老船工尹学富的后代尹正国一家。

46岁的尹正国虽未亲眼所见爷爷的“当年勇”,但爷爷的故事却激励着他的一生。在金沙江士可渡口,尹正国向记者讲述当年爷爷摆渡送红军的故事。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辗转来到了丽江。一到丽江古城,红军战士就打开牢房救下了被关押在牢房内的劳苦大众,这其中包括了因交不起地租而被关进监牢的尹学富。“如果红军晚来一点,爷爷就要被砍头了。”尹正国说,为感激红军的救命之恩,尹学富主动担任红军向导。

来到金沙江边时,如何渡江成了红军长征路上的拦路虎。尹学富等28名当地船工主动接下了造木筏送红军渡江的差事。在抢渡金沙江时,其中一艘木筏由于承载了太多的红军,行至江中便沉了下去,眼看落水的红军战士在江中挣扎,尹学富沉着地用撑船的竹竿救起了落水的3名红军战士。

当年红军分别从5个渡口渡过金沙江,靠着7只木船、22只木筏、在当地71名向导、28名船工、22名木匠的帮助下,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顺利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在士可村,当年摆渡护送红军过江的船工已相继离世,长江上的木筏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但他们的精神却代代相传。

失散老红军的“遗憾”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在祥云县刘厂镇村民的心里,总能记起这样一位老人,不论是走街串巷,还是在田间地脚,老人或打快板,或哼或唱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乡亲们都称他为“老红军”。

他叫王德玉,今年96岁。记者见到老人时,他身穿一身崭新的“红军服”,虽然语言已有些含混不清,但谈到参加红军经历,便一下子来了精神,不停地念叨着“守城”“跟不上队伍”“北上抗日”等词语。

老人的儿子王贵祥介绍,父亲16岁时被抽去参与祥云县城守城。祥云攻破后,在红军的宣传下,参加红军并随红军一道北上抗日。在宾川附近参与战斗,红军取得胜利,随后紧跟着大部队进入香格里拉一带。在一次战斗中,三颗子弹飞了过来,从父亲的大腿擦过,给父亲留下一生的伤疤。伤好后,没有追赶上北上抗日的大部队,只好回家。从参加红军到掉队,有三四年时间。

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经过祥云时,有近千人参加了红军。新中国成立后回家乡探亲的仅有9人,大多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

王贵祥说,父亲在闲暇之余,总爱说参军的故事,讲述父亲参与的一场场惊险战斗,描述一个个动人的传奇,这也是父亲一生中最为光荣的岁月,影响着父亲的一生。“父亲一辈子最为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跟上红军大部队。”

一个承诺 80载守护

“当年把小红军托付给我们杜家,我们就要信守承诺对得起红军,我们杜家会一直坚守下去的”。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遵化铺社区兴发村村民杜正云说。

整整80个春秋,杜家人三代接力,寒来暑往守护着烈士的英灵。

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行军经过兴发村,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了杜正云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就出发了。虽经积极救治,但小红军还是病故了。小红军去世后,杜家人把小红军当自家人按当地农村习俗安葬在离杜家祖茔不远的石头山下,出殡那天,村里的乡亲们都参加了小红军的葬礼。

从此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十,杜家人都要到小红军墓前祭拜。杜家人重情守诺。后来一直没有部队及小红军亲属寻亲的消息,但承诺过部队的事杜家一直坚持做了下来。从杜正云的外公那一辈到杜正云的父母,再到现在的杜正云,整整80年来,杜家坚持把红军墓看好、守好。

杜正云经常会到小红军墓前去看看,拉拉小提琴,每年为墓碑上的五角星和红字添一次红油漆,还出钱对红军墓进行修复加固。

2014年初,杜正云用自家一亩半的好地跟村民更换了红军墓周围的一亩左右的散地,他想在红军墓边上盖一两间小房子,建一个红军革命传统陈列室,更好地守护革命先烈的英灵,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凡是有人到小红军墓前祭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杜正云都会义务当起讲解员,向前来祭奠的人员详细讲述那一段红色历史。

“杜家会把这种红色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延续好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引导下一辈也守好红军墓。”杜正云表示。

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

拥有千年历史的大姚县石羊镇,因盛产井盐而成为盐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被誉为“滇国盐都”。80年前,红军经过石羊镇时开仓放盐,解救工农群众,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

88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张国信是当地唯一还健在,见证了当年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红军是上午9点多钟进到石羊的,是红六军团的部队。”张国信说,1936年4月19日,在大姚县七街短暂休整过夜后的红六军团,向当时的盐丰县城石羊镇进发。一路上,当地守备部队一触即溃,红军几乎兵不血刃就进入到石羊镇。“石羊的地方武装都是些乌合之众,没什么战斗力,根本不是红军的对手。”张国信说,红军军容严谨、军纪严明,绝不扰民。

“石羊因为产盐,一直是‘匪去兵来、兵来匪去’,老百姓深受土匪劫掠和国民党部队搜刮之苦,民不聊生。所以在不了解红军的情况下,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不敢和红军接触。”老人回忆道,红军见此情况后,一边就地驻扎休息,一边挨家挨户敲门耐心宣讲政策,直到百姓们放下戒心。

在消除了当地百姓的顾虑后,红军便开仓放盐,救济贫困群众。“我记得是午饭过后,红军打开了盐场公署的仓库,召集全镇百姓分盐。县志上记载,红军当时开仓放盐达到了30余万斤。”张国信说,不仅如此,红军还抓了几个土豪狠狠罚款,接济镇上的穷苦百姓,同时打开监狱,解救了60多个受冤囚犯,其中一些人十分感激,随即加入了红军队伍。

“那会儿我还小,来到我家的红军战士中有一个抱着我,用儿歌的方式教我革命道理,到现在我都记得他念的一句话——‘云南省得解放,老百姓喜洋洋’。”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浮过一丝笑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张国信感叹道,红军当天晚上就离开了石羊,虽然只待了短短一天,但他们公平买卖、救济穷人、帮助劳苦大众,和强买强卖、欺负百姓的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他们确实是一群好兵,是一支为人民的好队伍。”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