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飞歌 舞动“三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4 16:00:17

永春乡文艺表演队表演“瓦器器”

塔城热巴传承协会表演热巴舞。

2016年7月23日,维西县代表队在上海豫园展演傈僳族舞蹈“瓦器器”。

维西县保和镇大词戏剧目《岳母刺字》。

维西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千百年来,多民族多宗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相生相融,表现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质。行走在维西,仿佛行走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博物馆里。

大地飞歌,舞动“三江”:藏族古典热巴,大山深处与彩云共舞的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瓦器器”,保和镇汉族大词戏、纳西族阿勒古歌等民族民间歌舞和谐共存。那古老的音符、久远的舞蹈,或欢腾或哀伤,诉说着维西隐秘而古老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叶枝镇同乐傈僳族大村,至今还保存着最完整、最典型的傈僳族民居建筑。蓝天白云下,古木参天,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的木楞房点缀白云间,美不胜收。

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歌舞 “阿尺木刮”就源于此。2012年6月12日,“阿尺木刮”作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令全国电视观众为之震撼。

谁也不知道在几百年还是几千年前,傈僳族就用他们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创造了原生态的歌舞“阿尺木刮”。

你听,那曲调酷似山羊在大山深谷中长鸣,有时悠远深沉,有时高亢明快,让你沉浸其中,久久在耳边回荡,产生出无尽的遐想。

那舞步时缓时快,时柔时刚,粗犷豪放,变化无穷,让你看了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慑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会让你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阿尺木刮”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大众型歌舞,每逢节庆,几百人聚集在一起,通宵达旦,唱不完,舞不尽,甚为壮观,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阿尺木刮”不仅仅是一种歌声,一种舞蹈,而是傈僳族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的绽放。这种原生态歌舞所迸发出的生命力是傈僳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更是保护自然、保护生态这一时代的精神和主题。

骄阳下,和风中,攀天阁乡美乐村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菊律”“起本”“吉资”,弹奏出动人的音符,手挽手、肩并肩,跳起欢乐的“瓦器器”。

“瓦器器”是跳脚起舞的意思,当地群众称为“跳脚”。维西傈僳族“瓦器器”舞蹈的舞曲,以傈僳族自制的“菊律”(六孔笛)、“吉资”(二弦提琴)、“起本”(四弦琵琶)三大件传统乐器伴奏,音乐悠扬动听,节奏强烈鲜明,特别是奥妙丰富的和声,有缓有柔,如春风拂柳一般,让人感觉到意境深邃。歌曲体现出傈僳族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是傈僳族文化的结晶。

“瓦器器”的舞蹈和音乐和谐一致,舞蹈节奏鲜明,刚柔兼济,错落有致,舞步的跳、抬、移、踢等层次变化分明。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一脚起跳)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反复派生其他动作,动作变化主要在于脚,从艺术上讲,于粗犷中见细腻。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于2016年10月15日到31日在陕西举行,维西县傈僳族无伴奏混声小合唱《瓦器器》荣获群星奖。

塔城是灵魂驻足的地方,走进塔城就像走进民族歌舞百花园,藏族古典热巴舞就是其中一朵奇葩。

暮云合璧,华灯初上,塔城热巴表演队正在文化广场,保护和传承热巴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行为自觉。

塔城藏族热巴舞由于历史悠久,它由歌、舞、独白、器乐等组合而成,演出时藏族男青年肩挂五条宽绸彩带和一条洁白哈达,右手拿拨浪鼓,左手持牦牛尾,动作粗犷豪迈;女青年身穿镶金边的绸缎上衣和长裙,头缠红色头巾,手持长柄手鼓和弯鼓槌,动作热烈奔放。

神川热巴余音绕梁,藏族锅庄舞的旋律回荡在心田。民间舞蹈藏族锅庄舞在维西县塔城镇、巴迪乡等地流传,深受各族群众喜爱。锅庄舞是一种欢乐舞,其歌、舞、词都很丰富,凡遇喜庆佳节、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个通宵,表示欢庆和祈福。

白鹤山上风光美,大词古乐惹人醉。每天晚上,维西县延祖大词戏传承会都在白鹤山排练。

流传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一带的大词戏,是云南迪庆藏区维西汉文化的一朵奇葩,收录在《中国戏曲志·云南卷》中。《云南戏曲志传统剧目汇编》收录了大词戏现存的连台本《精忠岳传》(前册)、《精忠后册》及折子戏《岳母刺字》《疯僧扫秦》《观音点化》等30多折戏目。

大词戏脱胎于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被称作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大词戏的演唱风格与弋阳腔类似,演唱大词戏须有帮腔,即所谓“一唱众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大词戏从当地汉、纳西等民族的山歌小调中丰富了唱腔,从藏、傈僳、纳西等民族的舞蹈中吸收了动作,故而独具特色。

如果你要寻找茶马古道上多民族文化相生相融的遗迹,那就请你走进维西县保和镇拉哈村,欣赏阿勒古歌传承会表演《阿勒古歌》。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人们手拉手、肩并肩、围成圈,翩翩起舞,用歌声和舞蹈诉说茶马古道久远的故事。阿勒古歌为纳西族祭祀古歌,是流传在永春乡拉哈村的独特的民族艺术。阿勒古歌包括寻找阿勒、恭请阿勒、开荒、建庄、访庄等10个部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纳西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阿勒古歌》的内容生动体现了纳西族群众在茶马古道的生产生活情况。如歌词中有纳西族群众到普洱做茶叶买卖、到剑川做铁制品买卖、到西藏做茶叶生意的内容,再现了维西各族群众在茶马古道上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生动画面。

文化相融,血脉相通,色彩斑斓的维西民族民间歌舞唱响同一个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杨洪程)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