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维西水电移民开启新生活见闻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7 09:56:44

在维西县巴迪乡澜沧江西岸,一排排红色藏式风格的楼房格外醒目,这是为安置乌弄龙·里底水电站移民建设的“新家”。最早搬到这里的藏民何永忠说:“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看病也方便了。”

“这里居住着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和汉族,共同的移民事业让大家走到了一起。”在省移民开发局指导参与的“感动中国·中国记者眼中的云南移民——迪庆藏区行”采访活动中,州移民开发局局长马士铭如是说。 

从“搬得出”到“稳得住”

走进移民陈文新家,二层楼房旁停放着一辆小轿车,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进行了精装修,每个房间都有铝合金推拉窗户,地面铺着瓷砖。

陈文新家2012年从弄独村搬到这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交通出行比以前方便了,原先看病需要走1天,现在只用15分钟就能到乡卫生所。

像陈文新家这样喜迁新居的电站移民在巴迪乡还有很多。为保证电站移民顺利搬迁,华能澜沧江有限公司乌弄龙·里底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成立征地移民办公室、维西县政府成立移民搬迁组织领导机构,双方共同协作,采用后靠安置、集中统一安置、货币安置三种方式安置移民。通过有效沟通协商,电站移民转变了思想观念,从起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变为现在的积极搬迁。

早在2013年国庆前夕,乌弄龙、里底水电站施工区共72户303人告别了低矮潮湿的木楞房和土木结构房屋,搬进宽敞明亮的双层楼房。目前,姑布移民新村已实现通电、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还为移民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篮球场、公共卫生间等设施。每到傍晚,能歌善舞的村民聚集在文化广场,随着音乐跳起藏族锅庄、傈僳族阿尺木刮。

维西县副县长张陈义介绍,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搬迁思路,针对电站修建后移民土地被淹的情况,乌弄龙·里底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根据淹没土地面积进行核算,逐年向移民发放补贴。还对库区移民和周边村民进行种植、养殖、电工、电焊等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探索增收致富新路。

如今,一些移民家里买了大型自卸汽车,组成车队在电站承担运输;有的在电站各项目部从事开挖、混凝土浇筑等工作;有的在建管局和实业公司工作,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建管局还投资260多万元,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和道路硬化、改造巴迪乡农贸市场。2009年以来,建管局先后资助巴迪乡、叶枝镇85名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连续结对帮扶200多名中小学生,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一切为了移民

在移民工作推进过程中,维西县移民开发局与中南勘测设计院、托巴筹建处,在托巴电站施工区和库区沿线的中路、白济汛、康普、攀天阁等乡镇集中开展《托巴水电站规划报告》移民代表意见征求工作,90多名移民代表踊跃参加。

工作人员宣传讲解零星树木补偿、搬迁时间节点、安置计划和范围、部分补偿标准和相关移民政策,归纳、整理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

移民代表提出人口增长、分户及补偿标准等7个方面问题和意见建议。

维西县移民开发局工作人员对移民代表提出的问题认真记录,耐心解释移民政策。现场能够解决的现场答复,现阶段无法解决的,及时形成汇报材料上报上级部门协调处理,及时回应和解决移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核心的利益问题,有效推动托巴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的送审工作。

 强党建促和谐

“我们把乡里的44名党员分派下去,挂钩到户,通过党员联建,促进形成了和谐发展的大融合局面。”巴迪乡党委书记于海燕介绍,乡党委要求支部联建工作明确联建内容目标和成效,实现信息共享、矛盾共调、边界共治。全乡以解决群众增收问题为着力点,通过党建带动发展,通过发展促进党建。刚开始曾经有过一些矛盾,如巴迪村弄独组与洛义村倮打组发生了畜圈建设纠纷,经村党总支及党员陈文新协调处理,消除了矛盾,融洽了组与组之间的关系。

为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巴迪村开展了“三清洁”活动,以巴迪村街道三条主干道为重点整治目标,从最南端的廉租房一线直到北端姑布移民大桥为止,覆盖巴迪村集贸市场和维德二级公路沿线,党员干部职工带头,清扫路面,清理疏导侧沟、地下水道,集中处理垃圾。

“巴迪乡通过构建一个联动共建、合力共进、互助共赢的党建平台,通过支部联建联优班子、联强实力、联活党群干群关系,联宽百姓致富之路,联出一条‘富民强村、民主团结、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的新路子,共建和谐发展新农村。”于海燕如是说。

如今,巴迪乡结义、洛义、捧八、巴迪、真朴5个村、5个民族的移民和原住民和谐共处,互相来往,共庆新生活。一位曾经在春节期间来到这里的游客写道:他们穿着不同的民族服装,表演着不一样的民族歌舞,但无论谁在台上表演,台下的移民群众都热烈鼓掌、欢呼,真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记者 松学宝)

 

▲ 移民建设“新家”。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