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羊厂村搬出穷窝喜迁新居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05 11:20:25

“小宅更新承党荫,阖家温暖叙天伦”,横批“永叙党恩”,这是记者在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大羊厂村民小组易地搬迁点采访时,当地群众手写粘贴在新居上的对联,寥寥数语,道出了当地彝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恩之情。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硬仗,目的就是要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斩穷根,最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在该易地搬迁点,刚搬新家的彝族妇女陆校珍满脸笑容,正忙碌着添置家具,她那年过七旬的父母也没闲着,在新居一百米处的地盘上,一边用故居的旧木头为牲畜搭建圈舍,一边祥和地畅谈起迁新居的欢喜。

陆校珍家的新旧两座房子之间,仅有不足一百米的距离。村里新建的硬化水泥路,仿佛将这个今年10月刚落成的易地搬迁点划分出泾渭分明的两个时代——村西,56座崭新的两层钢架小楼错落有致。村东,村民们原本居住的木楞房被允许“随迁”到易地搬迁点,并另作他用。

大羊厂村易地搬迁工作始于2016年3月中旬。三坝乡政府扶贫开发建设指挥部面向社会发布搬迁招标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方案的同时,向56户村民补足每户10万元的搬迁费用。2017年10月,距离原村一小时车程外的大羊厂村新址建成交房,56幢新房陆续迎来了新主人。

与大多数村民一样,陆校珍一家在见到新房的那一刻,便打消了此前的疑虑。“过去,我们一家7口住80平方米的木楞房,房子低矮潮湿,冬天特别难熬。搬了新家后,两层楼有135平方米,每个孩子都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高兴得不得了。”陆校珍体会到的变化不仅仅是住房面积的增加,还有日常生活的便利。在大羊厂村旧址时,她的家里不通自来水,生活用水必须从河里一桶桶往家担,用电也无法得到保障,一旦遭遇恶劣天气便时断时续。

搬到新址后,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用水用电的便利,而更让村民们倍感欣慰的是新址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除了养殖业,村民们大多依靠种植荞麦和土豆维持生计。运输条件得到改善后,大家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挑着自家农产品,步行很远的路到市集上贩卖。”大羊厂村民小村组长罗自成说,在一年前说服村民易地搬迁时,交通便捷是一个特别能打动人的理由。此外,允许村民将自家原有房屋拆除,在新址重建使用,也是易地搬迁工作顺利推进的主要原因。

“我们充分考虑到村民饲养牲畜的用地需求,在建设居住房屋的同时,也人性化地就近为村民选好了集中养殖牲畜的场所。既然大家都觉得旧房屋可以再次利用,那么从原址迁移过来的房屋就可以用作牲畜的圈舍,避免大规模新建造成的物资浪费。”三坝乡安南村党总支书记徐红军介绍,对于旧房屋的搬迁重建,按照每户80平方米、6000元的标准予以资金补助。

搬家前,陆校珍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受制于经济来源单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搬家后,陆校珍家的老房子被用作猪圈。她将新养的8头猪和10只鸡交给父母饲养,自己则专心打理5亩燕麦,加上丈夫外出打零工的钱,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000元,顺利实现脱贫出列。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详细的推进计划,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大督促检查,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工作,实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香格里拉市扶贫指挥部针对该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整体入住率低、部分搬迁点配套工程推进缓慢等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目标,在6月中旬起实施 “攻坚十五日,全面实现易地搬迁入住100%”的工作方案。

截至目前,香格里拉市易地扶贫搬迁879户3500人实现100%入住,为香格里拉市2017年脱贫摘帽打下坚实的基础。(央金拉姆)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