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和建芸 张斌 发布时间:2018-10-17 17:54:35

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 和建芸 张斌) 10月16日下午,由州委宣传部主办,州文体广新局、州扶贫办、迪庆日报社、州广播电视台协办的“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揭晓仪式在香格里拉剧院举行。

“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是:德钦县云岭乡查里桶村永仁小组村民白姆,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村民安卡拉,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仓觉村村委会主任阿五,香格里拉沃夫豪猪生态农庄何永群,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卫生室村医余泽英,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精准扶贫感恩连”连长格茸,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斯那定珠,维西县叶枝镇拉波洛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提布,维西县白济汛乡永安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雷雨,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党总支书记和政国。

获得“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提名称号的是:李炳群、和春芬、李瑞英、肖勇、和建忠、永宗、松建忠、和勋、徐永发、和云珍、张贵良、郑炯慧。和先念获得“迪庆州脱贫攻坚特别新闻人物”称号。

州委常委李燕兰,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刘荣,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迎宾,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林志波,州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浦江等出席活动并为“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颁奖现场还表演了说唱、小品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了精准扶贫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于7月启动,分为初评、投票、终评和揭晓仪式4个阶段。在迪庆日报社和迪庆州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推荐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的基础上,由主办和协办单位组织评委会推选出23名候选人,在“迪庆日报传媒”和“迪庆州广播电视台”两个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网络投票和统计。在微信投票基础上,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把关评审。


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

(按姓氏笔划排名)


1、白姆

白姆是德钦县云岭乡查里桶村永仁村民小组村民。2003年,接二连三发生的变故打破了她家原有的祥和。她的女儿突遇意外辞世,女婿离家出走,丈夫因受不了打击也离开了人世,抛下两个年幼的外孙由她抚养。为了生活,也为了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自小体弱多病却为人善良的白姆奶奶打起精神,用自己的纺织手艺支撑起祖孙三人的生活,用顽强的毅力与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带给她的重重灾难。

在日复一日平凡的生活中,她不断改进自己的手工纺织工艺技能,所制作的腰带、纺衫、围腰、鞋带、绑腿、毛毯、桌巾、背包、五彩毯子等手工艺品细腻传神,具有典型藏家纺织品的艺术美感,深受大家的喜爱。虽然白姆奶奶是三级听力残疾患者,但她依然热衷于藏民族服饰的制作与传承。她在永仁村民小组成立了一个手工纺织工艺教学点,先后收了10多名学徒。2014年,白姆被评为德钦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在全省“魔豆妈妈”创业大赛中,白姆以朴实的创业故事,精湛的民族文化手艺技能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获得云南省十佳“魔豆妈妈”的称号,顺利晋级全国“魔豆妈妈”创业大赛资格。


2、安卡拉

在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有一位身残志坚的村民安卡拉,他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作,走出了一条依靠养殖脱贫的路子,多次被评为村里的劳动模范和致富能手。

安卡拉在年轻的时候上山砍柴误伤了右腿,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下肢残疾。虽然身患残疾,但安卡拉从不放弃,他举家迁往山上的木楞房独住,发展养殖业,自力更生。每天夫妻俩放牛、放猪,管理蜂箱,任劳任怨,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安卡拉从没向党委、政府提出过什么要求,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一家的生活。他的坚强和努力得到了周边群众的肯定和赞赏,成为远近闻名的身残志坚能人。


3、阿五

    自吹响脱贫攻坚号角以来,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仓觉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群众的生活日渐宽裕,全村9个村民小组都通了硬化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现了饮水安全,基本达到了脱贫出列条件。而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村委会主任阿五的无私付出与担当。

阿五自2016年4月担任仓觉村委会主任以来,始终把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研究政策,走访农户,宣传动员,抓建设、促生产,带领贫困群众成立藏香猪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帮助群众增收。目前,该合作社社员已经发展到55户,其中,带动精准扶贫户33户。

2015年至今,合作社主动挂联子母雄村民小组香龙、五斤和农仁永忠3户贫困户,由合作社承担贷款利息,帮助他们修建房子;2016年开始,合作社主动帮扶成绩优秀且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家庭;2017年开始,合作社每年捐助1200元给世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用于帮助中国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

阿五带领群众帮扶济困,做好事、办实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4、何永群

来自香格里拉市金江镇的纳西族姑娘何永群,因为父亲生病需要照顾,毅然放弃自己在省城的事业,选择回家边创业、边照顾父母。

在大学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2015年,何永群成立公司,10月开始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养豪猪。目前,她的豪猪养殖数量已从最初的150组(每组3只)发展到1000多只。她的“香格里拉沃夫豪猪生态农庄”在“盐商杯”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现代农业初创组银奖。

创业之初,自幼家庭贫困的何永群遇到了一道又一道坎,缺少资金是最大的困难。为了凑足创业资金,何永群奔走于各个部门之间办理相关手续、找人借钱、贷款……虽然吃过不少苦,但是这个执着而坚强的女孩硬是扛了过来。

何永群不但自己养殖豪猪,还不断尝试带动周边的农民一起养。她为村民提供优质豪猪种和技术指导,并承诺回收豪猪,免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目前,已有31户农户参与豪猪养殖,60户农户正在改造圈舍,准备加入豪猪养殖行列。

谈到豪猪养殖的未来,何永群充满信心:“我就是和豪猪‘杠上了’。下一步,我们打算和藏医院合作,开发豪猪刺的药用价值,加工豪猪刺药酒。”

以她的经历和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电影《达拉的青春》上映后,鼓励了更多的创业青年不断奋进。


5、余泽英

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卫生室被群众称为“小医院”,村医余泽英在那里为群众解决了“看病难”问题。从医23年来,余泽英累计接诊9万多人次,从朝气蓬勃的少女到医术精湛的邻家大姐,她成了群众随叫随到的“乡村120”,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

施坝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外出就医费时费力费钱。小小的村卫生室成了群众看病的首选。余泽英平均每天接诊20余人,除了要清创缝合小伤口,处理好高血压、感冒、胃肠炎、胃出血等病情,还要做好孕妇管理、预防接种、儿童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有的村民暂时拿不出医药费,余泽英总说:“有钱没钱,都得先把病治好了。”她也从不催债,并尽力帮助家庭困难的病患减免医药费。

寒来暑往,风霜雨雪,23年来,无论是村里的老人突发病症,还是小孩半夜感冒发烧……余泽英都不辞辛劳、不顾艰险、随叫随到,为病患提供悉心的治疗照顾。她还积极为建档立卡户患者争取治疗补助,并向村民讲解健康扶贫政策,确保群众明白政策、享受政策。

余泽英是施坝村群众信赖、尊敬、离不开的人,义无反顾地守护基层群众的健康。


6、格茸


过去的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通达条件差,环境恶劣,老百姓过着十贫困的生活。现如今,该村精准户格茸带头在村里组建了“精准扶贫感恩连”,经常开展义务劳动、种树挖沟、清理垃圾,尽自己所能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村容村貌大变样,群众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目前“精准扶贫感恩连”共有45名成员,除了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外,他们还入户宣讲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让群众知道过上好日子一定不能忘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帮助。

“精准扶贫感恩连”已成为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引导群众“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7、斯那定珠

曾经的千万富翁斯那定珠不图城里的安逸享受,毅然回到不通路、不通电的家乡巴拉村,耗尽所有家财、背负亿万债务,用10余年的时间,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绝壁悬崖上为家乡修了一条宽6.5米、长58公里的旅游公路,把与世隔绝的家乡创建成巴拉格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帮助乡亲们及周边村民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脱贫致富路,使家乡优越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彻底改变了家乡落后面貌,探索出一条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斯那定珠先后获得“云岭楷模”“中国好人”“云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8、提布

维西县叶枝镇拉波洛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提布的带领下,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转变,创造了一个与农民利润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016年提布驻村后,通过与村“三委”深入调研,决定成立拉波洛村股份合作公司,向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员及村党总支发放200本股权证。老百姓拿到股权证后,不仅可以通过打工增收,还可以获得二次分红。因病或因残而无法从事劳动生产的贫困人群也能从中受益,可以保底分红、保底脱贫。

到2017年底,拉波洛村集体经济完成70亩油用牡丹育苗基地建设,种植白芸豆403亩、中药材486亩、玉米高产创建1298亩,群众增收脱贫有了产业支撑。

提布对拉波洛村扶贫工作充满信心,他说:“拉波洛村在发展中药材、白芸豆种植的基础上,还发展了核桃藏香猪产业,销售渠道逐步打开了,群众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全镇范围内做一个肉兔产业,覆盖全镇的贫困户,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帽子,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9、雷雨

雷雨是维西县永安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2017年年底他提出,要在一个月内走访完永安村最困难的53户贫困户的承诺。由于该村山高路远,队员们都认为他不可能完成。为了在最短时间摸清贫困户的情况,雷雨驾驶私家车走村入户,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今年正月十五那天,还在单位加班的雷雨接到岩瓦村村民苟丽芝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去家里吃晚饭。由于还有工作要忙,雷雨便婉拒了苟丽芝的好意。晚上9点多,苟丽芝夫妇给他送来了汤圆,还埋怨他大过年的在办公室里吃泡面。听着像妈妈一样的唠叨话,雷雨在感动之余更坚定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在一次次实战过程中,雷雨带领驻村队员和村“三委”顺利推进了永安村扶贫工作。

截至今年5月底,永安村二代野猪养殖基地和傈家黑乌鸡联合养殖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批投放了85头二代野猪,饲养了5000只傈家黑乌鸡。雷雨还创新了糯山药“网箱密植法”,试种的12亩糯山药长势良好;牵头搭建的“支部+实体体验店”销售平台,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雷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10、和政国

2014年1月,原维西县叶枝镇林业站站长和政国到同乐村担任党总支书记。他带上简单的行李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努力学习傈僳语,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到任后,经过多次考察,和政国因地制宜提出:在同乐村发展高山中药材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但当时村民们大多安于现状,白天睡大觉,晚上喝酒、打牌,对发展产业一点也不上心。

为了改变村民懒惰的生活状态,每天早上7点左右,和政国就拿着竹竿挨家挨户敲门,叫村民早起打扫卫生,督促他们上山种药材,搞好管理。期间,他还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打通了村里到药材基地的10多公里山路,安装了现代化喷灌设施,丰富药材品种,并把1月8日定为同乐村中药材“斗药节”,打造同乐村中药材品牌。目前,全村中药材种植已达2400余亩,户均7亩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农户最高收益近10万元。群众从种植药材中尝到了甜头,也从心里接纳了“敲门书记”。

同时,和政国还组建了“阿尺目刮”展演、傈僳族饮食文化、傈僳族特色养殖等特色党小组,成立了同乐文化产业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端上发展旅游的金饭碗。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同乐村观光、游览。同乐村1200多名村民的人均收入也由3年前的30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6800多元,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和政国先后获得2016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2017年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迪庆州脱贫攻坚特别新闻人物

和先念

2017年10月24日,在给新洛村群众宣讲完党的十九大精神后,维西县财政局原局长和先念同志与同事一起徒步前往扶贫点的途中遭遇落石。危急时刻,他一把推开身边的同事,自己却不幸被落石击中头部,于当天21时40分经抢救无效离世。

生前,人们时常能在县财政局挂钩扶贫点——维西县叶枝镇新洛村看到他的身影,他与驻村工作组和村“三委”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制定精准扶贫规划,亲手抓落实,帮助该村村民发展当归、桔梗等产业,新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发展产业之初,考虑到群众缺乏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和先念就到药材地里,手把手教村民种植药材。不少村民都以为他是请来的技术员,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

理想决定方向,信念决定选择。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和先念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在精准扶贫攻坚道路上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和先念先后获得2018年度“云岭楷模”等荣誉称号。


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新闻人物提名


(按姓氏笔划排名)


1、李炳群 维西县叶枝镇梓里村工作队长

2017年,李炳群进驻维西县叶枝镇梓里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后,他发现许多村民热衷打牌喝酒,文化生活单调,脱贫致富愿望不强,奔小康内生动力不足。于是,他发挥技术专长,组织村民唱红歌,把村民们从颓废消极的业余生活中拉出来。他成立的合唱团成员已达170余人,含梓里和相邻的巴丁、倮那两个村85户建档立卡户村民。唱红歌增强了群众“自强诚信感恩”意识,助推乡村移风易俗。

李炳群还上党课、宣讲十九大精神、解读各项惠农政策,为全村父老乡亲争取项目跑资金,扶持村内运营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中药材90亩、香米323亩,土鸡养殖2000多羽,发展生猪、黑山羊、肉牛等养殖项目,带动村内73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联系自身所在单位(迪庆州民族中学)资助贫困大学生7人,金额达3.5万元。

如今,梓里村村民精神面貌大变样,唱红歌成了一种乡村时尚,有效促进了精神脱贫。


2、和春芬 维西县塔城镇川达村村民

和春芬夫妇在养鱼、开农用客车相继失利后,2011年2月决定搞养猪厂,家里没有资金,就向塔城信用社贷了5万元启动资金,建设猪圈12间,买了第一批小猪50头,当年出栏40头肥猪,利润3万元。

“要养猪赚钱,一要有技术,二要上规模。”和春芬说,“起初,我一没技术,二没钱。但我很幸运,在维西县妇联的帮助下,让我到云南农业大学学习养猪技术”。学习回来后,向信用社先后3次贷款26万元,建设养猪场和饲料加工车间。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和春芬不忘乡亲父老。2012年在村总支的指导下,注册了和家养殖合作社,带动以妇女为主的社员25户,为每户发放了1头母猪。2015年带动合作社社员50户,每家都实现年出栏小猪几十头,肥猪5至6头,她还无偿为社员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每户创收3万元。

2016年,她家养猪纯收入达到8.9万元,靠着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和春芬一家从贫困的原点起步奔向小康,摘掉了贫困帽子。

3、李瑞英 德钦县霞若乡各么茸村党总支书记

在德钦县霞若乡各么茸村有这样一位始终把群众脱贫致富放在心上的女干部,她带领村民把一个集边远、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山村建设成为幸福的热土,她就是各么茸村党总支书记、村妇联主席李瑞英。

为让村民转变观念,李瑞英自己承包了几十亩土地边探索边示范,率先种起了桔梗、金铁锁等药材。然后挨家挨户传授药材种植和管理技术。在她的带领下,全村药材种植产业也步入了正轨,各家各户收入节节攀高。2015年,各么茸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0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368元。其中,药材总产值达142万元,蜂蜜产值达110万元,核桃产值达89.3万元。

李瑞英还组织各村民小组的党员开展义务植树、走访慰问五保户和老党员等公益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4、肖勇 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工作队员

2016年,在迪庆州佛学院工作的肖勇毛遂自荐返回第二家乡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驻村扶贫。他走村串户,跋山涉水,了解村情民意,收集贫困户信息,扎实做好扶贫基础工作。

2017年4月,爱人突患大病,他不得不离开村子。2018年初,他再次递交申请书,要求驻村扶贫。带着初愈的爱人,肖勇给困难户买药买电视买衣物,夫妇俩从点滴做起,真情帮扶。经过深思熟虑后,肖勇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租赁80了多亩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养蜂产业为主,种植食用玫瑰、荞麦、向日葵、油菜花作为辅助蜜源采集地。优先照顾全村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种养殖基地务工,让贫困户不出远门就有增收来源。他还发挥专长,带领云岭乡干部职工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如今的红坡村,道路硬化了、环境整洁了、集体经济成型了、贫困户生活改善了。


5、和建忠 维西县哈布达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和建忠是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委会的一名农村党员,也是维西县哈布达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带动群众致富。

哈布达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为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还与塔城传统服装制作、核桃油古法压榨等手工作坊合作,让客人参观、体验并且消费手工艺品,带动了当地手工艺发展。仅2015年,公司就向塔城村庄采购核桃油、蜂蜜、松茸,猪肉等产品,为村民创造收入20多万元,向附近村庄的直接采购支出及补贴费用达42万元。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和建忠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教育,身体力行带领员工开展义务植树、美化环境。

经过3年多的努力,该公司的民宿和农副产品受到国内外客人的青睐,也拓宽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6、永宗

永宗于2012年到德钦县羊拉乡负责合作医疗、计生、人事、工会等工作。2017年,主要负责羊拉乡劳务输出服务。

在羊拉生活工作时间久了,让她切身体会到羊拉老百姓的不易。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渴望让永宗夜不能寐。工作之余,她走村串户,跟老百姓促膝交谈,动员有能力的人走出家门走出大山,外出打工赚钱,带动家庭脱贫。她积极收集联系州内外用人单位,做好沟通服务工作。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羊拉乡劳务输出1800多人次。当地群众通过在西藏昌都、芒康和州内保安公司等务工,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条件。提起阿妹永宗,羊拉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她拓宽了致富的门路。


7、松建忠

2011年,松建忠注册成立香格里拉市忠浩野生中药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在小中甸镇从事高海拔高寒地区中药材引进试种和野生药材驯化种植,经营中药材种植与加工销售。

产业发展壮大后,松建忠通过土地流转、解决本地农户务工、培训种植技能人才、回收农户种植的中药材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村党总支于2016年9月投入公司5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2018年公司推广农户种植当归331亩、秦艽72亩、附子73亩,覆盖和平村、团结村10个村小组200多户农户,其中15户建档立卡户。

目前,在松建忠的带领下,全镇累计推广种植中药材1200余亩,并建成了省级“科技示范园”。


8、和勋 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总支书记

和勋是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总支书记。近年来,巴珠村在和勋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1年至2007年,和勋连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凝聚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智慧,大力发展以巴珠土鸡、巴珠蜂蜜、巴珠中药材、巴珠木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思想积极、有一定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骨干,并成立了药材产业党小组、经济林果产业党小组、畜牧产业党小组、生态保护党小组等4个特色产业党小组。目前,全村野生药材人工培育户达200多户,直接受益人口达1100多人;土鸡养殖户已经达到98户,养殖规模达到8000多只,年产值达到17 万元;蜂蜜养殖规模达到800 箱,年产值达到16 万元。在和勋的带领下,2006年末,巴珠村21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实现通电、通水,20个村民小组通路,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和勋还积极争取资金开办学前班,筹集资金修缮小学校舍、改善村民就医条件。

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和勋走在前、干在前。他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9、徐永发 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安乐村

徐永发是金江镇安乐村的一名普通农民,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他却是一位残疾人。提起徐永发,可以说安乐村大多数人都知道,家庭贫困、手眼有疾,是个彻头彻尾的贫困户。但他主动提出退出精准扶贫户,还带动了其他精准户增收的事,成为安乐村最“不同”的致富带头人。

2007年的一次事故,导致了他的残疾,让本来家庭贫困的他变的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2015年以来,精准扶贫雪中送炭,为徐永发解决了诸多燃眉之急,房屋得到修缮,自己也有了引以为傲的小产业。徐永发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走过了常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他心里很难想象的丰裕生活,如今变为现实,他的小日子有了奔头,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个贫困户,不忘记曾经互帮互助的邻里乡亲。


10、和云珍 维西县康普乡阿倮村妇联主席

2018年是和云珍担任维西县康普乡阿倮村妇联主席的第18个年头。自担任村妇联主席的第一天,她就向姐妹们承诺:“我一定尽最大努力为姐妹们办事!”为了这句承诺,和云珍18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数年来,遇到通组公路受阻,和云珍就带着村里的妇女们投身抢修公路等义务劳动中;春耕时节,她就带着妇女们帮助残疾人家种包谷。10多年来,和云珍不顾艰难险阻,不分白天黑夜,帮助当地12个傈僳族妇女到医院分娩,降低风险,还到医院细心照顾她们。

2016年3月,和云珍创办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55户,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0户。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购销等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物质脱贫了,精神也要脱贫。和云珍走村入户手把手教群众如何做到庭院整洁、厨房整洁、卧室整洁、客厅整洁和个人整洁。

她做的点点滴滴,群众一一铭记在心里。


11、张贵良 维西县永春乡拖枝大村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贵良得知维西县与兰坪县交界处有一种羊叫乌骨羊,肉质好、营养丰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经多方考察,他开始养殖乌骨羊,并成立了维西县富民特色农业有限开发公司。

通过10多年的努力,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自永春乡打响扶贫帮困的号角,张贵良也有机会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张贵良领导的富民特色农业有限公司与包括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在内的有意愿养殖的农户签订乌骨羊生产销售合同,以“滚雪球”的方式加快乌骨羊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维西富民特色农业有限开发公司共向村民发放了1000多只种羊,覆盖永春乡6个行政村、37户村民,其中,包括32户建档立卡户。发挥了农村致富带头人榜样示范作用,使更多农村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12、郑炯惠 维西县康普乡普乐村工作队员

郑炯惠是来自云南省财经职业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 2018年3月4日,她从昆明来到维西县康普乡普乐村,秉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在普乐村宣讲扶贫政策,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想办法发展生产,创建美好家园!

她积极跟随经验丰富的队长,参加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及养殖产业布局,发放种猪和土鸡,发放化肥,发放药材种子和种粮苗,采集农户信息,帮助村民撰写各项申请,期间,还学习了解国家政策以及省、州、县、乡各级政策和方案,参加各种扶贫工作专题培训学习,参加康普乡“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专项行动,对全村4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回头看”入户调查。每天还利用空余时间走进农户家,熟悉村民的家庭情况和他们的愿望,真心与他们做朋友。

为了创建四美村落,她每天深入农户家中,按照最美家庭创建标准,挨家挨户进行家庭庭院及内务整治的培训指导,从家庭到个人卫生,从院坝到厨房,从客厅到卧室,从猪圈牛栏到卫生间,楼上楼下,门窗梁柱,无字一遗漏,不留死角,引导村民去美化,去布置。

辛勤的付出,终于使普乐村“四美”创建工作做出了成效,做出了亮点。如今的普乐村谷岔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眼前,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责任编辑:实习生 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