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的“变奏曲”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王靖萍 发布时间:2019-07-02 08:51:27


推广机械化,省时又省力,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王靖萍 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州实施农机推广,告别铁犁牛耕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机械化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告别粗放式“盲目施肥、过量用药”,科学化管理为传统农业构建“最强大脑”;绿色引领,告别单纯追求产量、满足人们“吃饱”需求,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告别小散弱生产模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多渠道保障农民受益……在迪庆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变。


从铁犁牛耕到高效机械化


上世纪60、70年代,牛和马是重要的生产运输工具。那时候,牛肉很少出现在餐桌上,牛、马等可以帮助生产的家畜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公社及生产队安排专人饲养,耕牛用于犁地,马用于驮运货物。1958年,我州农业部门曾引进拖拉机和耕耙机具,以求代替人力、畜力,因管理不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量少等原因,这些农机具或变卖,或闲置,或毁坏,未能在迪庆高原全面推广。当时的农业生产,除了人力之外,以耕牛为主的畜力是耕作播种的主要动力来源,农具也是以木犁、木耙等为主,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

到本世纪初期,农村机械化程度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四轮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等小型农用机械纷纷在农村出现。随后,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速。如今,农机是农忙时节的主角。小麦、稻谷成熟时有收割机,插秧有插秧机代替手工,大型耕种拖拉机把耕地、播种合二为一……农机减少了农民的劳动成本。上世纪常见的牛车、马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农用汽车、拖拉机、三轮摩托等,运送庄稼、货物省时又省力。过去用来耕地的牛,被赶上牧场,主要用于生产酥油奶渣,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马早已不用驮着货物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走,骑马成为游客在各景区景点体验游玩的项目之一。

以往,耕种、收割全靠人工和畜力。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农机具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农民耕作的好帮手。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60年仅有的5.07万瓦特增长至2018年的59.32万千瓦,农机作业面积达132.11万亩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9.32%。

从历史上的刀耕火种,到解放初期的铁犁牛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效机械化,劳动工具的变革,标志着农业发展的成就。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


在化肥资源匮乏的年代,畜粪肥、火土灰肥、山基土、人粪尿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肥料。上世纪50年代,为了发展畜牧业,我州动员群众修建厕所,开展绿肥堆制、收集山基土等,掀起了积肥、用肥高潮。上世纪60年代初,全州河谷及半山区开始施用磷矿粉、硫酸铵、硝酸铵等化肥。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推广微肥、稀土、菌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如今,通过推广测土配方肥技术,有效减少了不合理施肥现象,确保农业向绿色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从前,我州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品种混杂,长期种植老品种,种子性能差、产量低,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州积极组织农作物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到2018年全州良种推广面积55.57万亩,良种覆盖率达87%。同时,我州持续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等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技工作人员培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仅2018年,我州完成38791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近年来,我州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种养结构,扩大基地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作物良种工程、农作物覆膜工程、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农作物增产丰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畜禽品种改良、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强畜牧业科技推广,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从前,农民种地靠的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没有农田灌溉系统,不懂植保技术,盲目施肥,“靠天吃饭”,遇到天灾时只能默默挨饿忍受。如今,农民除了农忙劳作外,还有大把空闲时间做副业挣钱,庄稼收成有保障,经济作物价格高、收益好,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从耕种、灌溉、栽培、植保到种子、肥料……一项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促使我州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从“单纯要产量”到“提质增效益”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州农业生产连续遭受旱涝、雪雹、霜冻等灾害,物资相对匮乏,“农业增产”在当时和后续一段时间里是一个高频词。70年代以前,由于小春粮食单产较高,我州大部分地区对小春生产投入大,管理精细,全州抓“小春大革命”。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全州各地形成了“抓小春促大春”的生产局面,大春、小春粮食作物亩产都有提高,小春粮食亩产、总产量增长较快,大春粮食生产则因灾害频繁而发展缓慢。

那时,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也十分看重“产量”。青稞、五荞、马铃薯等作物具有耐寒、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算是高产作物,被生活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农民广泛种植;稻谷、小麦、玉米等作物则适应海拔较低的河谷气候,在河谷地区种植较多并一度成为当地居民主食和家畜饲料。

1949年至1995年,我州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从35.6681万亩提高到78.4410万亩,粮食总产量从2741.5万公斤提高到11959万公斤,粮食生产取得较大突破。建国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不断提高科学种粮水平,促进全州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2018年相较1995年,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虽下降至63.9万亩,但产量却增至15.41万吨。

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绿色发展正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正从“吃饱”向“吃营养、吃健康、吃口味”转变。我州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通过“建基地、强科技、育龙头、优品质、创品牌、打市场”,把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富农兴州的重要产业,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以绿色、安全、高品质农产品满足消费升级新需求。现在,全州的农业关键词,从“增产”转变为“提质”。

从“家庭单一耕种收”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

过去,我州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稻谷、小麦、青稞、五荞、马铃薯、豆类等,但基本只能自给自足,到上世纪70年代末,农民自己种植的粮食、蔬菜甚至无法解决温饱。油料作物、药材、烟草等经济作物规模不大,经历过多次兴衰,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到1980年,我州施行包产到户和包交提留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生产。当年,全州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9422.5万公斤,农业人口人均拥有粮食39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1元。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不仅不用再上交各类赋税,还享受一年比一年增加的农业优惠政策和各类补助,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干劲也越来越足。

长期以来,我州的农业生产方式均为家庭式、单打独斗式的耕收种,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单一,因此各类作物规模小、产量低、品质层次不齐,价格上不去,即使农户家里有余粮也难以卖到好价钱,难以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我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的要求,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促进特色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青稞、中药材、葡萄、蔬菜、特色畜禽、木本油料、食用菌七大产业,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规模;积极发展牦牛、藏猪、尼西鸡等特色畜禽规模养殖,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畜禽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各种牲畜出栏率、商品率明显提高。

如今,我州围绕特色产业,依托各产业园区、生物园区集中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融合格局基本形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庄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州农业经营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依托“香格里拉”“三江并流”两大品牌,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能力、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州累计巩固和新建特色农产品基地51万亩,建成特色畜禽规模养殖场152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5个,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53个,集体经济组织覆盖全州180个行政村。2018年,我州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2.5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24元,我州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成效显著,农业经济稳步增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责任编辑: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