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美 感受美——维西县落实“八字要求”凝聚脱贫攻坚磅礴力量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洪程 发布时间:2019-09-03 14:43:52

几阵小雨后,傈家山寨扎尼洛树木更葱茏,空气愈发清新。走过那座河桥,进入古木参天的村庄,道路的两旁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一步一景,让人心旷神怡。

保和镇拉日村扎尼洛村民小组是维西县结合开展“四美”创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践行 “激、拆、围、清、建、引、产、治”“八字要求”的一个缩影。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用好“激”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说起过去的王平村民小组,保和镇腊八底村扶贫工作队长余少华感触很深:“过去的王平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牲畜多、畜圈多、村庄畜肥污染非常严重,晴天臭气熏天,雨天污泥横流。住房及畜圈大多是矮小的木楞房,既不遮风,更不避雨。群众个人卫生习惯、精神面貌都极差,家庭内务杂乱、村内生产生活垃圾满天飞,生产生活环境很差,酒鬼懒汉也不少。”

如今的王平组让人刮目相看:村子四周青山环抱,硬化了的通组公路直接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动力电、自来水、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都通了……王平告别了“脏乱差”,走向“洁净美”。

这一切都得益于扶贫工作组及村“三委”、党员的共同努力。工作组召开群众大会,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惠农惠民政策、“四美”创建内涵及意义;多次入户遍访群众,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群众转变观念、改变陋习、激发其内生动力。“为了做好群众工作,余队长利用晚上时间,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有的人家他到了10多次,工作做不通,他决不放弃。现如今,我们村群众积极参加创‘四美’提升人居环境行动、一户一策整改任务全部完成。”王平组共产党员蜂学华说。

如今,维西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创“四美”,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尚,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乡村的面貌都发生了显著改变。

拆旧建新添锦绣

用好“拆围”两字添锦绣。维西县与怒江州兰坪县山水相连的菊香村补主洛村民小组追美的目标已经刻在石碑上——“嘎尺补主落”,傈僳语意为安逸好玩的补主落。向着这个目标,补主落傈僳族群众以火一样的热情拆除废旧房屋,投工献料,建设美丽的家乡。

像补主洛一样,维西县紧扣“拆、围”两字,充分利用269支“红旗服务队”和34支“精准扶贫感恩连”开展拆旧工作,一方面,在号召党员带头拆的同时充分当好政策“宣传员”,给群众讲政策、讲道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另一方面,由这两支队伍组成义务拆除小组,全力协助村民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废旧房屋。与此同时,各村民小组用废旧木料把复垦的地围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还建成了村民闲聊休息的小公园。

从“脏乱差”变为“洁净美”

用“清”字破解“脏乱差”难题。走在扎尼洛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上,除了养眼的风景,我们再也看不到到处乱跑的牲畜及随意堆放的垃圾堆、粪堆、松毛堆、柴堆,更看不到四处横流的污水。

扎尼洛村民小组长说:“我们定了村规民约,牲畜都圈养了,圈肥直接运往耕地,松毛统一放到牲畜圈舍的顶层上。提倡用太阳能,用电。木柴都整整齐齐地堆放在房屋后面。垃圾要分类处理,能腐蚀的菜叶、果皮之类的垃圾都集中堆放在菜地里,不能腐化的玻璃瓶则集中送到村里的沙场粉碎当砂子用,塑料垃圾则用小型焚烧炉进行处理。”

如今,维西县广大农村各村组基本形成了每周定点打扫环境卫生、党员支部主题党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群众自发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加大村庄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清除沟边、河边、路边垃圾,规范码放草堆、柴堆、粪堆。

安逸好玩傈家寨

用好“建”字创建休闲聊天点。保和镇高泉村香椿箐村民小组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小山村。谁能想到,这个花红柳绿、山清水秀、村民和谐的小村子10多年前曾经满目疮痍。

回想起当年的情形,老党员余建祥记忆犹新:“10多年前,我们这里来了一家选矿企业,说是搞锑矿的。搞了一年多,我们这里被搞得乌烟瘴气,香椿河变成污水河,臭气熏天,矿渣堆得到处都是,山被挖得不成样子。选矿厂的污水顺着香椿河流进大坝兴等村子的稻田里,秧苗被污染致死。上级成立了联合执法组到我们这里将选矿厂查封了,村子里的环境才慢慢有所改善。”

如今的香椿箐,在以群众为主体的环境提升行动中确实更美了,香椿河边原来的选矿厂厂址通过整治变成了村里的小公园,种上了果树、花木和青草,还就地取材设置了休闲石凳子、石桌子。小公园附近原先的选矿厂沉砂池则改造成两个生态养鱼塘。村民小组长李雄宾说:“养鱼塘是村里的集体经济,我们要把它建设好、经营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维西县各村民小组群众紧扣“建”字,就地取材,投工献料,因地制宜建设聊天点、小公园,村民们放下手机,走出家门与邻里乡亲开心地拉家常、聊当下美好的生活,增进彼此的感情。

用心引来满目春

“引”字撬动大变化。永春乡拖枝村农仕下组通组道路均宽7.5米,是维西县境内质量最好、最宽的通组公路,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村道两旁是具有纳西族建筑风格的漂亮民居;中药材基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这个村子变从何来?一个字“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八字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挂钩干部的牵线搭桥,引进了碧罗雪山、金星水泥制品厂两家企业建中药材基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与此同时,金星水泥制品厂投入89万元修建通组公路,碧罗雪山、金星水泥制品厂联合投资81万元完成村庄道路及文化活动场所的绿化美化工作。

像农仕下组一样,维西县各乡镇、驻村工作队积极引进企业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环境提升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产业兴旺“里子美”

用好“产”字创富美。前不久,伟宏公司 “脱贫增收奖”颁奖仪式在康普乡齐乐村花烈组隆重举行。花烈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里子玛获得一等奖,脱贫摘帽的喜悦挂在里子玛的脸上。

为了激发建档立卡户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积极性,伟宏公司设立“脱贫奖”,一等奖奖金3000元,二等奖奖金20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

摘掉贫困帽的建档立卡户雀保军说:“明年我们家要争取拿到一等奖。”

像雀保军、里子玛和雀银山家一样,齐乐村花烈组41个贫困户实现了从种包谷到种植中药材、从一家一户小生产到加入合作社、从贫穷落后到脱贫摘帽的转变。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维西县紧扣“产”字创富美,围绕“创建一个基地、振兴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合作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致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思路,坚持提高产业和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努力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基本达到了不愁吃、不愁穿要求。截至目前,全县有涉农龙头企业19家,专业合作社180个,村级集体经济95个,覆盖79个村,带动建档立卡9574户34925人,产业覆盖率98.57%。

大家的事大家议,议定的事共同办

紧扣“治”字,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我们白帕塘村民小组,打扫卫生保护环境、参加公益劳动已经成了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不用再做发动工作了。”保和镇永春村党总支书记李正说,“这是村规民约发挥的作用。”

白济汛乡建立村民小组脱贫攻坚委员会,鼓励具有较高威望、政治素质较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公认的人员通过村民民主推选,加入脱贫攻坚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作为政策的宣传员、民意调研员、群众脱贫致富的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落实惠民政策及村规民约的监督员和信息沟通员的作用,真正激活了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地生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塔城镇启别村党总支和党员积极作为,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牵头引导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和组规民约,把爱护环境卫生、参与环境整治、主动脱贫、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号召党员带头遵守村规民约。

“群众的事情群众议,议定的事情大家干。村规民约成了刻在群众心中的‘小宪法’,外化为提升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行为准则。”维西县永春乡乡长蜂云林说。

前几天,保和镇拉河柱村色马底村民小组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四美积分超市”考评组按照组规民约积分给一个农户颁发了“蜗牛旗”,其他农户都按照积分领取了奖品,获得了“骏马奖”。这个农户脸上挂不住了,跑到村民小组长家说:“千万不要挂给我们家‘蜗牛旗’,我家做的不好,我承认,我一定在3天内把做得不好的地方改正过来。”看到这个农户难过的样子,村民小组长召集考核组商量,同意暂时不挂“蜗牛旗”,限期3天改正。

目前,维西县各村民小组都结合实际,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了组规民约,并要求督察组认真抓好落实。


责任编辑:王瑄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