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王国忠 发布时间:2022-03-18 11:51:50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何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谆谆教导落到实处、变成现实呢?需要我们真抓实干,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富农、强农、兴农的政策、措施在广阔的农村切实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注重特色优势,实现产业兴旺,建设富裕乡村

农业要更强,农村要更美,农民要更富,产业兴旺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产业,就没有稳定的就业;没有稳定的就业,就没有持续的收入;没有持续的收入,就没有良好的民生;没有良好的民生福祉,农民就没有真富,农业就没有真强,农村就没有真美。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产业兴旺呢?要实现产业兴旺,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发挥优势,把特色和优势真正做大做强做好做精做优。任何人都有潜在的过人之处,关键是自己发现了没有、发掘了没有、发挥了没有。同样,任何一个村庄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村庄,也不可能有毫无特色、优势的村庄,关键是要能够发现、发掘、看清、认准、抓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并把它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使之更有特色、更具优势。

改革开放前,深圳市还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渔村,如今已经变成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相提并论的繁华大都市。仅仅几十年,变化却如此大,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看清认准了深圳靠近香港、毗邻海洋的巨大区位优势。说得再直接一点,深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成世界级的大都市的历程就是发现深圳的特色和优势、发掘深圳的特色和优势、发挥深圳的特色和优势,并将其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过程。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七个字道出了什么地方适合种好茶。笔者曾在云南省临沧市工作过,享誉全国的冰岛、昔归以及凤庆红茶等高档名茶都出自临沧,那里的双江、凤庆、沧源、临翔等县(区)的很多地方都有“高山云雾”的特征,在沧源、双江等县的不少地方即使是在冬天,山上也云雾缭绕,中午十一、二点才出太阳是常有的事。这些地方植被好、气温高,这就是特色,就是优势。认清并利用这些特色,抓住并做大这些优势,就可以成为盛产名茶、享誉全国的茶乡。

早在2015年1月21日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发展多样性农业,一定要在‘特’上做文章、下功夫,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有特,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就有出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南给我们面对面地讲突出特色的道理、手把手地教我们做大优势的方法已经过去七八年了,但我们的贯彻落实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还没有真正破题。还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实情、找准自己的特色、发现自己的优势的地方并不在少数。在乡村,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先切实认清认准自己的特色、优势,这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根本前提和首要基础。没有这个前提,不具备这个条件,就无法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做大、做强、做精、做优自己的特色优势。 人云亦云抓产业培育,照搬照抄抓产业发展,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背道而驰。别人的成功做法要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要学习,但最重要的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认清认准自己的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努力把特色优势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做好,真正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特、你特我精、你精我优,使其特色更浓、优势更显、规模更大、品质更佳、声誉更好、市场更广,产业兴旺就可以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概而言之,实现产业兴旺,建设富裕乡村,要注重在特色优势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求得突破。

注重绿色清洁,实现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是青春的颜色,绿色是活力的颜色,绿色是希望的颜色。要成为生态宜居之地,必须具备一个关键条件:绿色植被要好。一个绿色植被少,生态环境一般,甚至很差的地方,是很难成为生态宜居之地的,更谈不上美丽。没有一个个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就很难建成。

相对城市而言,绿色植被多,排放污染少,人口密度小是乡村的一大优势,我们不仅要把这一重要优势保护好,而且要放大,使植被变得更多,绿色变得更绿。我们一定要特别珍惜和切实保护好乡村的蓝天、碧水、青草、花木、净土。 目前,一些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民群众对绿色植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不够、建美丽乡村的办法不多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绿色清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就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没有科学的前沿理论武装,就很难有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首要的条件是着力强化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不断提高大家对绿色植被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努力使广大干部群众都变成绿色植被的保护者,生态文明的倡导者,美丽乡村的建设者。概而言之,实现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要注重在绿色清洁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求得突破。

注重教育引导,实现乡风文明,建设温馨乡村

如果说绿色清洁、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要求的话,那么,注重教育引导,实现乡风文明,建设温馨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要真正振兴,不仅外在的环境要美,而且内在的环境也要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个矛盾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发展不充分、农村变化不充分、农民致富不充分,其中一个非常明显而且极其关键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发展,关键在人。”无论要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还是要实现治理有效、生活幸福,归根结底都要靠人,都要靠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没有农民素质的大幅提升,很难有农村面貌的巨大改变。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的现代农民,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就会像缘木求鱼、水中捞月那样,举步维艰,很难实现。而高素质的人才要靠高质量的教育来培养。乡村能否真正振兴,关键要看乡村教育能否持续高质量发展。

过去,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没有办法跟城里相提并论,虽然如今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有些农村的校舍甚至比城里更美丽、更舒适,但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还要继续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把农村教育搞上去。现在农村学校的最大短板和弱项不在硬件,而在于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管理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老难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这个难题非破解不可,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彻底解决乡村缺乏高素质教师和乡村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但就眼前来讲,有两个途径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搞好试点:一是能否制定出台在地级以上城市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任职的教师每五年到县级以下乡村学校任教任职一个学期,并给予相应的激励制度;二是能否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在城里退休的老专家、老教师们,在身体允许、本人愿意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回乡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我们应该主动作为,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基层教育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概而言之,实现乡风文明,建设温馨乡村,要注重在教育引导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求得突破。 注重党建引领,实现治理有效,建设和谐乡村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火车毫无疑义跑不快、跑不好。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句话在全国都适用。通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治理好广大农村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障。笔者到农村调研时发现:只要是治理得好,发展得快,干部群众满意的乡(镇)、村、组,无一例外都是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地方;与此相反,管理混乱,治理无序,发展缓慢,干部群众不满意甚至意见很大的地方,几乎毫不例外都存在党的建设抓得不好,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战斗堡垒,把全体党员教育培养成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富有担当精神的先锋队伍,农村的治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幸福就都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坚强的力量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党建工作得到了切实强化,很多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得到了整顿提高,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和问题,组织建设不够有力、党员整体素质不够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地方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是有些乡村变化不大、有些农村发展不快、有些老百姓的满意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真正配齐配强配优党组织的负责人,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概而言之,实现治理有效,建设和谐乡村,要注重在党建引领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求得突破。

注重民生福祉,实现生活幸福,建设舒适乡村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生得到了很好地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不断提高。相反,在民生领域问题多、困难多、堵点多、怨气多、推诿扯皮多,老百姓就很难安居乐业,更谈不上幸福安康。通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脱贫攻坚的实施,农村的民生福祉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善,父老乡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过去,农村发展的底子薄,农业建设欠账多,农民致富基础差,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改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状况,依然面临很多困难,我们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还要制定更多切实有效的举措,还要开展更多扎实精细的工作,还要谋求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基本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有没有”的问题普遍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好不好”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且有不小的差距。入托难、入托贵,上学难、上学贵,就医难、就医贵,养老难、养老贵,办事难、求人多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更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活要幸福,民生要改善。保障和改善农村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努力加大投入,切实把中央有关支农、惠农、富农、强农、兴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地、落到位。概而言之,实现生活幸福,建设舒适乡村,要注重在民生福祉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求得突破。 总之,我们一定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要求,通过培育产业、改善环境、提高素质、强化治理、改善民生,真抓实干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的富裕乡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的温馨乡村、治理有效的和谐乡村、生活幸福的舒适乡村,使农民真正变成有奔头的职业,使农业真正变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使农村真正变成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充满希望的美丽家园。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省社科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