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山羊的歌舞——阿尺目刮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燕 发布时间:2023-05-06 09:26:07

同乐山寨,维西县保存最为完整的傈僳族传统村落,村寨建筑多为木楞房,用木头搭建而成,不上漆、不用铁钉,取材自然,构造简单,呈现出自然朴实之美。当地傈僳族群众中流传着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名为阿尺目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如今,游客们只要来到同乐山寨,就有一群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傈僳族群众,手挽着手,踏着欢快的节拍,迎接他们的到来。

阿尺目刮是一种傈僳族群众自娱性舞蹈,随着领舞者哼唱的曲调响起,大伙随即踏歌起舞,其曲调无须乐器伴奏,悠扬婉转, 可急可缓,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阿尺目刮傈僳语叫阿尺目刮瓦器,意为山羊的歌舞。傈僳族的祖先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生产方式为耕牧兼营,至今澜沧江上游的傈僳族聚居区仍家家养羊,少则一二十只,多则上百只,生产生活中,无不与羊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年节则宰羊为贺,入冬则以羊皮御寒,羊毛用来擀毡纺线,羊粪用来给庄稼施肥。羊与他们的关系如此密切,使得他们渴望用羊的语言及动作来与这一心爱的动物交流感情,由此产生了阿尺目刮瓦器——山羊的歌舞。阿尺目刮不依托管弦伴奏,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及合唱构成,参舞者分为数目相当的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舞蹈开始时,由男队或女队领唱者起唱,队伍随节奏顺时针方向舞动,唱至一段的最后一句时,由领唱者的队伍帮腔合唱,之后,由另一队领唱开始起唱,如此循环往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了维西县珍贵的民族民间歌舞之一,并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是傈僳族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2006年,阿尺目刮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载入《中国民族民间歌舞集成》,对傈僳族历史、文化的宣传研究,保护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实习生 余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