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常青:生命定格在乡村振兴路上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燕 发布时间:2023-06-12 10:12:23

5月26日,中国农业银行维西支行驻维西县白济汛乡施底村工作队员余常青因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享年54岁。

余常青,一名普通的银行干部。自2018年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维西支行的驻村代表,一直在白济汛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担任施底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21年5月,在圆满完成精准扶贫各项任务后,还有4年就要退休的余常青,再次扛起驻村重任,继续在施底村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1969年8月,余常青出生在维西县康普乡康普村甲马洛村民小组的一户农民家庭。年幼丧父、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勤奋好学。1987年,余常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迪庆财校金融专业。

毕业后,余常青进入中国农业银行维西支行工作,在巴迪营业所和叶枝营业所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1991年,余常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工作考核表上写道:“要把对党的忠诚和对农行的热爱践行在本职岗位上。”他这样写也这样做。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我们一起在乡镇网点工作时,条件很艰苦,但余常青一直兢兢业业,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工作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他很认真也很负责。”同事尹子华哽咽地说。

余常青始终不忘自己来自农村,也从未放下服务“三农”的初心,更割舍不了农行对自己的培育之情。寒来暑往36年,从18岁到54岁,他从不曾在工作和生活的困难面前退缩。

2018年,在维西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时刻,余常青主动请缨进村工作,为掌握村情,4年多时间里,他走遍了9个村民小组270户农户。

2012年4月,施底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维西盛大专业合作社”,主要通过流转80多亩土地发展滇重楼种植产业,但由于资金有限,产业发展困难。余常青到施底村后,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合作社不仅资金紧缺,还存在农户不敢贷款、怕承担风险的问题。对此,余常青逐户到农户家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通过努力,有60多户农户自愿向维西农行申请小额贷款。截至2018年10月,农行成功向施底村46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409.7万元。通过金融资金扶持,重楼种植产业以“农行+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合作社社员收入不断提高。2018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分红1000元以上,2019年,其他入股农户逐步获得分红。

“因为懂得,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守。”驻村以来,余常青快速转变角色,深入群众,关心百姓疾苦,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孤寡老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众送温暖,受到施底村群众爱戴,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2019年6月,白济汛乡人民政府、施底村委会向农行迪庆州分行提交申请,恳请余常青同志继续留任不作调整。余常青欣然接受。

余常青常说,脱贫要从根源抓起,一方面从思想上抓起改变群众思想观念,一方面从实际存在困难问题上对症下药。驻村期间,他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2020年,在了解到村民余学正的儿子余建强即将大学毕业,余常青积极与省州县农行对接,并指导余建强参加农行招聘考试,余建强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农行维西支行,稳定的收入让余学正一家顺利脱贫。在施底村的阿米俄组,村民丰向光家孩子都在外求学,家里劳动力不足,遇到农忙时节,家里的土鸡蛋、土鸡、核桃油等农副产品就没法带到集市上售卖。余常青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起“销售任务”,解决了他家的困难。

今年5月31日是驻村工作队轮换的时间,为站好最后一班岗,余常青积极协同村“两委”,到各村组开展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其间,他身体不适,同事多次劝他上医院检查,他都婉言拒绝,依然和大家奔走在一线。5月26日,余常青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施底村,生命永远定格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

余常青是工作队中年纪最大的一员,但他工作积极主动、遇事从不推诿,经常同大家一起入户摸底、开会讨论、整理资料,忙到深夜。共事一段时间后,大家对这位充满激情和干劲的“老余哥”心生敬意。施底村副主任丰勇光满眼泪水地说:“余哥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这些年,他帮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施底村党总支书记王符全回忆起与余常青共事的4年,感慨道:“老余哥工作很认真,为人实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将带着他的精神持续奋斗、继续前行。”

“我认识到责任大于一切,为了业务的需要从未想过个人得失,始终以行兴我荣的思想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余常青写在笔记中的一句话,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驻村干部的担当,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