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钦县玉杰村通过打造“善美山水·吉祥玉杰”特色党建品牌,以“党建+”模式奏响乡村振兴“三重奏”,实现党建红与生态绿、群众富交相辉映,202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44万元。 “党建+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 玉杰村背靠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玉杰村党总支书记鲁茸取品说:“守住这片青山,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金饭碗’。”该村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开启了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攻坚战:全村退牧还草3721亩,退耕还林456.3亩,1.2万余棵云杉、冷杉扎根荒坡,新能源代替工程稳步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责任到人,如今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让玉杰村成为镶嵌在白马雪山脚下的“绿宝石”。 “党建+治理” 共建和谐家园 在玉杰村的田间地头,少数民族感恩宣讲队用少数民族语言将党的方针政策娓娓道来,方便群众理解;火塘边,老党员讲述着新旧社会对比、国家惠农富农政策带来的红利;法治课堂上,法律明白人用邻里纠纷案例解读宪法、民法典……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如春风化雨,凝聚起全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玉杰村积极推进“支部建在小组上、工作落在支部上”,8个村民小组实现支部书记、小组长“一肩挑”,党员带头亮身份、践承诺,联系农户、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时代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矛盾排查、灾害预警等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打通了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就像酥油桶上的箍,紧了才不会漏。”在火塘议事会上,鲁茸取品说。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不仅规范着村民的日常行为,还将“锅庄舞传承”“生态保护”等特色内容写进条款。每月的文明户积分评比更是热闹非凡,庭院整洁、助人为乐、家风优良的家庭获得表彰奖励,文明新风在村寨蔚然成风。 “党建+农文旅” 促农增收 近年来,玉杰村以党建为引领,深挖本地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致富路。当地成立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知名企业发展高端民宿,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同时,在中国旅游集团的帮扶下,还编制了玉杰村乡村振兴旅游策划方案,突出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徒步探险、观鸟摄影等于一体的“野奢型”旅游产业。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64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万元。 为了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玉杰村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投入3000余万元专项资金,开展36项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清扫成为日常,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污水治理率达到100%。曾经的泥泞小路变身石板步道,闲置角落被改造成微景观,游客都说村里比景区还干净。 玉杰村还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业。藏药材、青稞、藜麦等特色产品畅销市场。曾经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