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融合促民族团结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4 10:38:21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旅游业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嵌入,凝聚各族群众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宗教和文化旅游部门要不断优化协作机制,为推动迪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世界的“香格里拉”总体目标,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使迪庆成为展示我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窗口。

一是打造新时代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为主导,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从内涵、形式、方法等环节入手,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有形有感有效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

    二是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三项计划”落实落细。全面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成立旅游促“三交”计划协调小组,坚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到旅游全过程,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行”行动,在景区景点宣传、旅游项目、游览线路、导游解说、互动体验等内容中融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引领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三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坚持“全域旅游+创建”的理念,建立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文旅部门和景区景点“三方联创”责任体系,在全州2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造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参观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把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革命文化等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和讲解体验,讲好迪庆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旅游各方面。

    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面推进迪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培育市场主体、推动集聚发展、创新业态产品、释放消费潜力等方面入手,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赋予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一是着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旅游+”“+旅游”新业态,打造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深度体验的新业态。发展体验型、互动型、参与型的全域旅游模式,在更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中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让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在旅游发展中结成牢不可破的共同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是持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充分挖掘滇西北旅游资源新优势,联合建立大理、丽江、怒江、迪庆区域文化旅游联盟,依托重要节日、大型活动等载体,在项目合作、数字文旅、招商引资、景区开发、直通航线等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联手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以及精品线路,高水平打造文化旅游带。

三是构建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富集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生态优势,建立健全高位推进、全盘统筹的文旅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游”“红色记忆游”“非遗传承游”等体验行线路,打造“世界的徒步中心”,打造“冬游香格里拉”品牌,构建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新格局,培育“全时全季”旅游新业态。

    三、挖掘和活化地域文化资源,聚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迪庆州作为“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茶马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这里交流交融、繁衍生息,孕育了唐卡、黑陶、藏香等多种非遗技艺,是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独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文化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代表。

    一是深度挖掘迪庆州浓墨重彩的红色基因。大力挖掘、整理、开发迪庆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创新文物资源价值阐释与展示利用,推动区域、跨区域的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广泛开展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脱贫攻坚感恩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立足“以节为媒、以节促游、以节引商”,推进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利用迪庆旅游如巴拉格宗“雪山音乐节”、梅里雪山弦子节、“生态迪庆·飞鸟天堂”冬季国际观鸟节等节庆旅游示范品牌,弘扬特色民俗激发民族文化活力,持续创新香格里拉文化旅游新业态。在春节、藏历新年、阔时节、火把节、二月八等民族节庆中加强“五个共同”宣传教育,丰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

    三是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坚决守住民族文化阵地,深度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根脉,深度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把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生活体验、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设有效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平台场馆,开发“非遗+研学”“非遗+定制”等特色旅游产品和路线。

四、加快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步伐,共商共建共享文旅共同体

    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景区建设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手段,坚持以旅为媒、以旅促融,不断提升迪庆旅游市场服务品位品质,推动各民族共商共建共享文旅共同体。

    一是夯实迪庆文旅发展基础。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丽香铁路开通为契机,加快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民用机场、高铁在内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补齐全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交通短板。实施好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和旅游配套设施重点项目,推广特色民宿建设经验,快速推进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和智慧旅游服务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全域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二是精心打造迪庆文旅品牌。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构建世界的“香格里拉”旅游形象体系,擦亮世界的“香格里拉”金字招牌。持续办好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打造香格里拉端午赛马节以及德钦格萨尔射箭节、弩王争霸赛等系列活动品牌。

    三是持续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要按照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全要素旅游的要求,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和全民旅游服务培训,满足消费者高品质、多样化需求,选树优质服务标杆。抓好高水平的宣传引流行动,积极推进全媒体协同营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迪庆文旅新媒体运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迪庆州广播电视局 余文彪)

责任编辑:杨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