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际体操吊环冠军王子强、国际体操双杠冠军黄泽楠、全国健美操冠军田坤走进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塘浪顶村民小组,与当地村民一道沉浸式体验松茸采摘乐趣。 原始秘境是松茸生长的“天然实验室” “脚下是松软的苔藓,抬头是挺拔的松树,空气里满是草木与泥土的清香,像闯进了精心呵护的生态宝库。”王子强惊叹道。这片海拔3000至4000米的原始森林正是香格里拉松茸的家园,藏着严苛的生长密码。 松茸对生长环境的挑剔堪称真菌界之最:需与松树等特定树种根系共生,依赖其提供养分;土壤需富含数十年积累的腐殖质营养库;空气零污染,降水量与生长周期精准匹配,昼夜温差更是风味形成的关键。 “白天日照充足,夜晚温度骤降,一热一凉之间,让松茸的肉质变得格外紧实,香气也愈发浓郁。”当地村民介绍。 各种营养物质是香格里拉松茸受欢迎的“密码” “大家看,刚采摘的松茸像一件被自然精心雕琢的珍品。菌盖饱满,边缘微微内卷,菌柄粗壮挺直,表面还带着新鲜的泥土。”黄泽楠小心翼翼地用竹竿将一朵松茸从腐殖层中剥离,忍不住赞叹。 “新鲜松茸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术,煎或者煲汤,味道都美极了。”随行村民补充道。 据科学检测,香格里拉松茸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此外还含有独特的活性成分松茸醇,让其成为营养与风味兼具的天然食材,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守护之道是松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 采摘现场,冠军们很快发现了一个细节。所有人手中的工具都是竹竿。“竹竿质地柔软,剥离松茸时不会伤到地下的菌丝,就像给松茸的‘母体’盖了层保护罩。”当地村民演示着正确的采摘方法,“如果用金属制品,很容易划破菌丝,不利于后续松茸出土。” 这正是我州为守护松茸资源定下的“铁规矩”之一,林业等部门划定松茸核心保护区,规定合法采摘期。同时推行“采大留小”制度,要求只采摘直径5厘米以上的成熟松茸。 在迪庆,“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松茸”早已成为一种共识。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全州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为松茸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此外,“保护+收益”联动机制的建立,让村民从规范采摘中获得稳定收入。 良好的生态是孕育高品质松茸的“天然基石” “通过亲自体验松茸采摘,明白了‘好生态出好食材’不是一句空话。”田坤捧着自己刚采摘的松茸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冠军们还对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听村民说,这里的采摘制度执行了很多年,‘采大留小’‘不破坏菌塘’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在给大自然留余地。”他们认为,香格里拉松茸的珍贵,不仅在于品质,更在于背后那份“克制的智慧”。唯有取之有度,方能用之不竭。 体验过程中,冠军们希望通过此次经历,让更多人知晓香格里拉的优良生态与珍贵松茸。 接近中午,大家小心翼翼地将采摘到的松茸放进运载无人机里。无人机启动的瞬间,这些从山林中走出的“菌中黄金”带着香格里拉的生态密码和品质优势,跨越高山峡谷,飞向远方。 “冠军们的点赞是对我们生态保护成果和松茸品质的肯定,更是一份责任。香格里拉松茸的故事永远只有一个主题——用心守护绿水青山。而这份守护,终将让‘菌中黄金’年复一年香飘万里。”香格里拉市塘浪顶松茸保育促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建红说。 当天,冠军们还走进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石卡雪山景区,为尼西土陶、特色景点作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