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五问促增收丨 旺堆:从跑货车到带富一方,他的“土办法”不简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和丽瑶 泽仁拉姆 戴严 发布时间:2025-07-21 15:00:51

在德钦县拖顶乡中药材种植基地见到旺堆时,他面庞黝黑、衣着朴素,一个典型的农家汉子模样,但在德钦县的乡野间,这个名字却格外响亮——20多年来,他从扛起家庭重担的农家子弟,到走南闯北的药材商人,再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在土地上书写出动人的乡村振兴故事。

高中毕业后,旺堆因家庭经济困难开始务农、跑货车。在与四川、安徽等地药材收购商的交往中他萌生了进入药材行业的念头。2008年,父亲离世后他毅然挑起了家庭与事业的双重担子。在与当地农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敏锐发现:德钦县当地的中药材供不应求,要是能掌握种植技术,带着乡亲们一起种好药材肯定能卖上好价钱。这个念头如种子般在他心底生根,随后他转变身份开始研究药材种植,常蹲在田埂边观察药材长势,遇到难题就向农技专家请教。他还注册了专业合作社,开启了规模化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征程。

“我不是生意人,只是科技员和乡亲们的牵线人。”这句常挂在旺堆嘴边的话,道出了他的初心。2013年他成立了德钦县拖顶乡珠巴洛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破解农户“缺技术”的困境,公司不仅免费发放种苗、开展田间培训,还在2024年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开展院企合作,启动了“芸白3号原原种育种示范”项目,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

当霞若乡各么茸村拖巴村民小组村民发现豆苗突发病害时,旺堆连夜联系省农科院专家,带着药剂挨家挨户上门指导防治。70多岁的村民扎史农布对此感受深切:“他不光送苗送豆杆,还带省农科院的老师来地里手把手教,连销路都帮我们对接好了!”去年,老人种了1亩多白芸豆收入3000多元,今年他扩种到10多亩,满心期待着丰收。

德钦县拖顶乡珠巴洛河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注重科技、强基固本、健康发展、惠农富民”为宗旨,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在德钦县拖顶乡、霞若乡多地与农户合作种植中药材和白芸豆。截至2024年末,公司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29亩,白芸豆种植面积达526亩,公司还发展了蜜蜂养殖业。2024年,公司总资产达1400万元,销售收入近500万元,带动329户农户增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5年,旺堆的公司与霞若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芸白豆3号”栽培技术和种源资源优势,结合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粮经协同工作在各么茸村打造374亩白芸豆良种+中药材套种基地;与霞若乡珠巴龙头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40.11亩土地流转合同,建设“芸白豆3号”原种生产基地。公司还计划建设50亩道地中药材育苗基地和5亩“芸白豆3号”组培苗生产炼苗遮阳棚。这些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要把科技带到地里,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当夕阳掠过珠巴洛河谷,旺堆站在药材地里,看着农户们拔除杂草的身影高兴地说道。


责任编辑:鲁茸只玛

上一篇:这些防诈关键词需牢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