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泥盆纪时期的苏铁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 传统中药材狗脊 它们和谐共生 形成了罕见的蕨类植物生态集群 苏铁蕨 左贵成 摄 狗脊 左贵成 摄 近日 梅子镇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过程中 在民胜村境内发现蕨类植物群落 该群落的发现 为研究古植物演化 生态系统平衡提供了天然样本 苏铁蕨的叶子 左贵成 摄 苏铁蕨的根部 左贵成 摄 经林业部门无人机测绘与地面样方调查确认,该蕨类群落分布面积超百亩,数量合计近3000株,从山麓溪流到山顶均有分布,以山腰区域最为集中。这里常绿阔叶林茂密,地面潮湿,腐殖质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为两种蕨类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它们通过互补生态位形成稳定的共生系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狗脊的叶子 左贵成 摄 狗脊的孢子 左贵成 摄 走进两者聚居群落,苏铁蕨形似微型苏铁,叶片呈大型羽状复叶,羽片呈线性至披针形,质地厚实如革质,表面光滑,深绿有光泽,株高达2—3米。作为现存少有的木本蕨类,苏铁蕨起源于2.7亿年前的泥盆纪,是研究蕨类向种子植物演化的关键“活化石”,对环境要求苛刻,堪称生态“晴雨表”;狗脊则以肥大直立的根状茎为标志,表面覆盖金黄色茸毛,幼叶卷曲如“狗尾”,成年植株高约1.5米,其根茎是传统中药材,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 “以前只知道有很多蕨类,没想到是这么稀有的宝贝。”梅子镇民胜村生态护林员那昌高表示,将加强护林巡查,筑牢保护防线,守护好这片自然遗产。 狗脊 王莲 摄 据不完全统计,除民胜村外,梅子镇永胜村干坝子大山、建设村原始森林等地也广泛分布着苏铁蕨和狗脊,总数近万株。其中干坝子大山还栖息着苏铁、桫椤、肾唇虾脊兰等保护植物,以及黄麂、西黑冠长臂猿、大灵猫等保护动物,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梅子镇党委书记王明飚表示,将以此次发现蕨类植物生态集群为契机,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推动科研创新、科普教育与产业融合等多元化发展,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