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花 在德钦县已经是名人了 她成立了年产值上千万元的 藏族服饰生产销售公司 还招用当地近70名 妇女成为公司员工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让村里妇女有了工作 德钦县澜沧江畔燕门乡巴东村是春花的家乡,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打工村 ”,农忙结束,村里的劳动力几乎都到外地打零工挣钱,只剩下老弱病残了。2017年春花的公司成立以来,村里人就可以在家门口的公司上班,下班后还可以回家料理家务,这让大家对春花很是感激。“我也变成了上班一族,在家门口就可以拿到工资,这是春花带给我们的实惠。”在春花公司上班的泽仁曲宗说。以前泽仁曲宗去过许多地方打工,如今在家门口上班,让她很是满意。 春花结合当地实际,于2017年返乡创建了德钦桑卓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制作藏族服饰,从开始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公司大楼,从开始十几人的手工作业,到如今的近70人,并且用上了现代化的机械生产线设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为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藏族服饰生产企业。 从作坊到规模化生产 2018年记者初次采访时,春花的创业天地仅是村委会内一个拥挤的单间。设计、裁剪、缝纫,所有环节都挤在这一方狭小空间内完成,所雇工人也多为临时性质,生产规模极为有限。短短两年后,公司已迁入春花自建的三层楼房,拓展出多个车间,工人队伍显著壮大。再后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气派的公司大楼竣工了,厂房也有了,办公室也有了。2023年4月,春花在燕门乡茨中村建立了茨中分厂,2025年4月在霞若乡得觉屯社区设立扶贫车间。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不断完善藏族服饰工艺,构建起统一的品牌与加工销售体系,有效带动了当地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带着乡亲开拓市场 春花在创业过程中,一直把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作为初衷使命,她认为,老家和乡亲是自己的根,没有乡亲们的鼎力支持,她的企业就会走很多弯路。“春花不仅带着我们致富,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她带着我们走出大山,见识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世面。”公司员工斯那初姆说。 在创业过程中,春花手把手培养出了一批“巧手”。通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快速发展,2024年公司有67名员工,员工工资总额为238万元,员工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 为实现企业长足发展,春花一直实施员工的职业培训计划,让更多的家乡人民学习并掌握服饰生产技术。她不断进行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使企业从单一的藏族服饰生产,向多元化发展。春花不断强化营销设计,构建了四个直销店和多条销售渠道,销售网络覆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县等地,并与合作伙伴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因其良好的品质和口碑,产品远销至四川、西藏等地区。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春花还积极建立线上营销渠道,通过抖音、微信、淘宝等平台让公司生产的民族服饰走向外省、走向全国。 随着公司的发展,也让跟着她的乡亲们尝到了甜头,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春花的德钦桑卓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获得 “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云南省‘十四五’期间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云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荣誉。她个人先后获得了“迪庆州劳动模范”“云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迪庆州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等荣誉。 春花认为 荣誉只是代表过去 将继续努力 带动更多乡亲就业增收 为家乡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