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镇龙舞村:众人拾柴聚力,绘就蝶变新图景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5:24

今年以来,隆阳区瓦窑镇龙舞村以人居环境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自身实际,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容村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党建领航聚合力,村容焕新展新貌。绿美乡村的核心是“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随着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号角吹响,龙舞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先后召开村支委会、村“两委”班子会、村小组长会及村民代表会,层层传达政策、凝聚共识,深挖集体智慧,探寻契合龙舞村集体经济薄弱现状,且能兼顾民生改善、环境美化与生活理念革新的规划方案。一份份草稿累积至四五十张,村民们也从“怕麻烦、不愿改”转变为主动算“环境账”“长远账”。经过多轮讨论,全村上下最终达成共识:借绿美乡村建设东风改善人居环境,从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养殖粪污集中处理、房前屋后生活垃圾清理、村容户貌清理等多方面发力,明确责任分工,力争两个月内撕掉“脏乱差”标签,让龙舞村焕发新颜。

盘活资产解难题,规范停车促增收。龙舞村平地稀缺,“停车难”成了村民的烦心事。随着村民生活水平提升,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加之外来贩卖蔬果零食、收购牛羊与核桃等农副产品的车辆频繁进出,村内有限空地常被挤占得满满当当,不仅易引发拥堵,还存在擦碰等安全隐患。群众的“急难愁盼”,便是村“两委”的工作导向。龙舞村通过走访调研、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借此次人居环境整治,盘活闲置资源,将早已停用的原龙舞村小学场地与旁边的村活动场所整合改建,仅拆除小学约5米围墙,便解决了车辆转弯进入难题,成功规划出可容纳30余辆车的停车场兼临时避难场所。此外,村里计划制定标准,对进入停车场的外来车辆收取少量管理费,既规范停车秩序,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民生改善”与“集体增收”的双赢。

清除杂草亮路灯,照亮夜路暖民心。“以前黑灯瞎火,下夜班回来真害怕;现在路灯亮堂堂,路边比人还高的杂草也清得干干净净,再晚回来都踏实!”看着村道上新装的路灯,几位在瓦窑集镇上班的村民笑着说。此前,龙舞村唯一一条进出村的道路,每到雨季,杂草便疯长,不仅占据半幅路面影响通行,还成了蛇虫藏身之处;夜晚,在老营工厂上夜班及晚归的村民出行常需“摸黑”,安全隐患极大。村“两委”成员组织在家党员志愿者及全体公益岗人员行动起来:镰刀、锄头齐上阵,用一周时间清理道路两侧近3公里的杂草,让路面恢复整洁通畅;同步利用驻村工作队队长工作经费,新装31盏太阳能路灯,从傍晚到凌晨持续亮灯,填补了龙舞村与马转弯村道路的路灯空白。如今,杂草消失,路灯明亮,村民夜间出行无需再“打手电、贴墙根”,孩子们傍晚在路边玩耍、老人饭后散步聊天,都多了份安心。这桩桩实事,照亮了夜路,更温暖了民心。

精雕细琢焕新颜,延伸美丽惠民生。绿美不是“面子工程”,必须兼顾生态效益和民生需求。环境整治过程中,先啃“硬骨头”,清理陈年垃圾5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的猪圈、柴房1处;各家整理柴垛、农家肥临时堆放点、污水处理设施28处。此外,驻村工作队全员出动,发挥“智囊团”作用,与村民商讨制定村规民约上墙计划,推进村委会院内办公环境“软装”、村道路美化点缀、文化标语宣传等工作。

“众人拾柴”的氛围,为龙舞村宜居环境创建注入持久动力。生态修复上,村里不搞“一刀切”绿化,结合龙舞村牲畜放养习惯,“见缝插绿”“因势造景”,在村道及房前屋后高处种植绿萝、吊兰,既利于排涝又赏心悦目。更贴心的是“微改造”,对无力修复的破旧老屋重新修缮,为老旧房屋外墙刷上米白涂料并绘制墙画。

随着整治推进,龙舞村村民从思想上主动爱护环境,乱倒垃圾、牲畜粪便随地可见的现象大幅改善。同时以“村规民约”进行约束,让“一时美”变为“长久美”。这场由村党组织领航、群众主导的“绿美革命”,不仅改变了龙舞村的模样,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


责任编辑:邹金涛

上一篇:腾冲西源:百合增收日子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