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提升健康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我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5 17:10:10

近年来,我州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聚焦民生关切,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举措,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州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建领航,带动医疗事业发展

我州把党建工作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将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全程。通过建立党政领导“补短板、强弱项”联系医院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破解难题;创新推行“编外院长”机制,由州委、州政府领导兼任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编外院长”,并实行党委书记与院长分设管理,书记把控政治方向与党建工作,院长专注医疗业务与行政管理,双向协同让医院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在党建引领下,我州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达317个,涵盖18家医院(含民营)、28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1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达2373张,卫生人员总数451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704人。每千人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核心指标全面提升,硬件设施与人才队伍的双重强化为高原医疗服务筑牢了根基。

高位推动,破解难题

我州坚持以高位推动破解卫生健康事业堵点难点问题,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大卫生、大健康格局。由州政府统筹,各县(市)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统一分管卫生健康、医保、医药三医工作,实现州、县两级“三医”协同管理全覆盖。“十四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多次专题部署医疗工作,审议通过《迪庆州中藏药传承发展》《迪庆州卫生健康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党政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医保流程、机构建设等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医保报销繁琐问题,推动流程简化,让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至2024年,州本级财政投入卫生健康支出3862.8万元,重点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的职工工资财政保障比例不断提高,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从原来的40元提高至2025年99元。

能力提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21年以来,我州全面推进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提质达标工作,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州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维西县人民医院、德钦县人民医院均通过二级甲等评审,州藏医院正在推进三级民族医院创建;全州3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均达到基本标准以上,达标比例为100%,其中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3家,达标比例提高到10%;全州163个村卫生室中66个服务能力达国家基本标准以上,达标比例为40.74%;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开展儿科门诊服务,46.7%的乡镇卫生院设置口腔科且开展服务。

我州3家综合医院完成创伤中心建设,维西县医院建成卒中中心,州、县综合医院全力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州人民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危急重症救治网络不断完善。

在州人民医院肝胆胃肠肿瘤中心,不幸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顺利实施了腹腔镜手术。这些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州医疗技术水平实现质的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维西县医院胸痛中心接诊一位突发胸痛患者,该中心快速响应、高效救治,病人得以转危为安。家属感慨说:“以前生病得往几百公里外的大医院送,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太好了!”

州人民医院的发展也是我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缩影——这家始建于1972年的医院,如今已是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自助服务机简化就医流程,先进影像设备提升诊断精准度,肝胆胃肠肿瘤中心成功救治胰腺假性囊肿破裂大出血患者……州人民医院副院长 、肝胆胃肠肿瘤中心主任李靖竹说:“我亲眼见证了医院从资源短缺到环境、技术全面升级的过程,想到今后群众健康越来越有保障,作为一名医生我感到无比欣慰。”

对口帮扶,为迪庆医疗注入新活力

依托滇沪合作、昆迪合作、州校合作机制,我州构建起多层次对口支援网络。“十四五”期间,省内外28家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我州的5家医院,仅今年就有75名外地专家驻点支援、116名本地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帮扶团队累计诊疗37622人次、开展手术452台、培训185次,我州多项技术实现“零的突破”。

上海瑞金医院、曙光医院、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对口帮扶州人民医院、州藏医院、维西县医院,近三年投入项目资金1.03亿元,设立5个工作站,帮助195人次进修。昆明市卫健委投入220万元支持州藏医院老年病中心建设,设立20个专家工作站。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岳旭文带队帮扶维西县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助力州人民医院成立儿科,2018年建成首个新生儿ICU,结束了我州无专业儿科的历史。

中藏医发展,传承民族医学文化瑰宝

我州目前共有26家中藏医医疗机构,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6类以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3.25%的村卫生室能提供4类以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让民族医药更加贴近群众。

藏药研发生产同步推进。蓝琉璃公司拥有6个国药准字号,州藏医院、德钦县医院制剂室研制的160余个院内制剂中有121个获批准文号在州内流通,“十四五”期间,中藏医药产品销售收入近6000万元。重视文化传承。州藏医院编写了《藏医精要》《迪庆藏药》等专著,整理古籍文献、制定藏药标准;2009年迪庆藏族医药列入省级非遗项目,2011年藏医骨伤疗法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下一步,我州将继续深化医改、提升能力、完善设施、传承中藏医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健康阳光洒满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迪庆融媒记者:央金拉姆 和靖云)

责任编辑:和雪妍

上一篇:我的家乡“名片”丨梅里雪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