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绣焕新彩 匠心绽芳华 ——“楚雄彝绣杯”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获奖选手共话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之美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5 10:03:27

10月13日,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楚雄彝绣杯”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在万众期待中完成评审与颁奖工作。


获奖选手中,既有来自四川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等学校的学生、老师群体,也有深耕设计领域的独立设计师,更有跨越3700多公里从新疆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赶来的设计师,他们带着对彝绣的热爱与思考,用设计语言开启传统与创新的深度对话。

谈及作品《彝之叙》的创作思路,来自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胡晓丹表示,自己特意将彝族纹样与文字融入现代设计。“当代青年对本民族文字的了解逐渐减少,我想通过服装这个载体,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让更多人主动学习、深入了解彝族文化。”作为服装设计专业从业者,胡晓丹不仅热爱民族设计,更致力于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她表示:“后续会进一步研究云南、四川等地彝族不同支系的纹样与服饰差异,打造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现代化设计作品。”


“我的作品《彝彩童年》,是将彝族文化元素与童装结合的系列设计。”获奖选手侯宇介绍,作品灵感源自彝族传统纹样,他通过印花形式将其融入服装,且以商业设计为导向呈现民族元素。考虑到童装属性,他还在服装中加入趣味拆解设计,“这样不仅孩子喜欢,市场接受度也会更高”。谈及对彝绣的新认知,侯宇表示,此前虽听闻楚雄彝绣,却在此次创作中才真正感受到彝族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趣味。

设计师姜珊梓介绍,“我的作品灵感来自本地民族服饰博物馆的一套俚颇支系新娘装。我提取了新娘装经典的黑白红配色与传统纹样定制印花面料,还在腰封处加入手工刺绣,并以服装纹样最基础单元形状打造曲线分割镂空。”她还介绍,“我的设计理念,就是把民族文化、特色融入现代服饰,让它不仅能在特定活动、展览或走秀中出现,日常也能穿。”作为首次来云南的创作者,姜珊梓认为,此次大赛与其他赛事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紧扣云南彝族特色,民族氛围格外浓厚。


“我的灵感源于楚雄珍稀物种绿孔雀,以及彝族火草布、彝绣等非遗。绿孔雀的灵动与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看到了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可能,我想用彝绣的精湛技艺赋予绿孔雀元素质感,让非遗在现代文创中焕发生机。”楚雄师范学院教师严春婷带来了5个系列、30多件文创作品,她将绿孔雀纹样通过彝绣工艺融入茶杯垫、桌面装饰、胸针等生活用品与饰品中。她表示,创作中她深刻认识到,彝绣不仅是工艺,更是彝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民族的审美、历史与智慧,“传承彝绣,既要保护工艺,更要探索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从成衣设计到文创开发,从民族元素提炼到现代审美表达,首届“楚雄彝绣杯”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不仅为创作者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让彝绣这一古老非遗在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中焕发新生。

未来,随着更多创作者参与到非遗活化的实践中,楚雄彝绣将以更丰富的形态走进日常、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民族文化的芳华在新时代持续绽放。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