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启动绿色发展计划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05 09:12:23

核心速读

昨日举行的“美丽云南 绿色家园”系列发布会“生态怒江”专场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李四明自豪地介绍:“怒江州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123.58亿元,约占全省的1/10,位于全省前列;在云南省环保厅编制的《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中,怒江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以93.39分位列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为72.96%,位列全省第二。”

生态是怒江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如今,怒江州又启动了《怒江州两江生态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力求实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人民增收的“三赢”之效。

发展计划生态为本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怒江州启动实施《怒江州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资源节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两座大山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更加凸显,绿色产业竞争优势和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通过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增加保护区森林面积53万亩,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并进一步加快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努力构建怒江大峡谷民族风情旅游生态走廊。

怒江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明显的生态优势是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下一步,全州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点打造木本油料、优质中药材、特色畜禽等六大绿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木本油料产业基地达30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建成20万亩以上的高山杂粮基地等,并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创建灵芝、香菇、松茸等食用菌品牌。

绿色家园富民为先

李四明坦言,怒江州生态破坏的真正根源是贫困。怎样在建设绿色家园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找到保护与发展的最优契合点,怒江州多年来进行了不懈探索。

泸水县鲁掌镇三河村在农业、林业、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下,在箐沟、山坡大量种植草果、核桃等经济林木,如今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余元,村里建设了用于生活污水治理的湿地公园,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走出了“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种地像攀岩”的发展困境。

怒江州还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放在“三农”工作首位,在全省首创了向村委会派驻生态特派员,设立生态建设奖励基金,制定村规民约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作用,使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每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目前已编制完成《怒江州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在旅游生态产业发展较好和人口聚集的地方,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解决种养业的污染问题。加强农村再生能源建设,引导企业、社会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全州先后实施的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环境。(云南网)

责任编辑:郜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