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菜之乡”南涧县谱写社会经济发展的“欢乐颂”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3 09:34:24

初冬时节,记者前往“跳菜之乡”南涧彝族自治县采访,一路上山清水秀、民居靓丽,男女老少的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心中不禁连连欣喜:“南涧今朝不‘难见’,旧貌新颜刮目看。”

近年来,南涧县委、县政府按照“提升全民素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优势产业、抓实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智、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迎难而进、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稳增长、攻坚克难促改革、多措并举惠民生,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

县委书记吉向阳、县长王绍基充满信心地说:“南涧将以庆祝自治县成立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加快改革步伐,扎实抓好民族团结、扶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努力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开门见“山”的美丽彝乡

“我们在50年前开始种茶树,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水土流失。如今,荒山变绿了,老百姓也过上了好日子。”81岁的李正林是罗伯克茶厂创始人,他指着公郎镇凤岭河源头的万亩茶山感慨万千,“过去,遇到暴雨就时常发生泥石流,村民在村里住不成了只好搬到山顶搭窝棚。这几年来,村里的新房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

“我们每年要加工核桃500多吨,付给农户的核桃款达1300多万元。”公郎镇核桃加工户卢文红向记者介绍,核桃来自于周围群众自家种的核桃树,加工的核桃俏销北上广。在公郎镇,像他一样的核桃加工户还有20多家。公郎镇党委书记时增德介绍:“目前,全镇累计种植泡核桃14万亩,年产干果7100吨,年产值约1.5亿元,农户平均收入约1.8万元,实现了“家家有核桃,户户有收益。”

长期以来,“山体破碎”是南涧人的心头之痛。据林业部门查证,1974年森林资源普查,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4.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山清水秀之日,就是南涧脱贫致富之时。”一位县领导离任时曾这样感叹。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环境优先”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进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推进柴改煤电气、绿色家园行动计划,建设“森林南涧”。“十二五”以来,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2.6万亩,比“十一五”末增长22.1%。森林覆盖率达65%,比“十一五”末提高4.4%。新建了一大批农村户用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热水器,全县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节能减排等工作成效明显。无量、公郎、宝华、碧溪等4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拥政、回龙山等50个村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村,南涧一中等5所学校创建为省级绿色学校,凤凰山候鸟迁徙通道创建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

“我们坐拥名山秀水!”当地朋友自豪地说,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知名度持续攀升的“樱花谷”、养生圣地“无量药谷”、高峡平湖的小湾山水风光、碧绿无垠的万亩生态茶园。

如今,南涧县立足“高山、生态、净土”的环境优势,以“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又一个的山村呈现出“民富、景美、人和”景象。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