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机场大数据 云南没有开通高铁,却已有13个机场;云南这么美,常想来看看,却又受时间限制,大山大河阻隔;云南山珍味美,原汁原味的高原味道,却能带着朝露飞入千家万户……如果我们对由这13个机场编织成的空中走廊做一番仔细观察,我省的机场建设带给我们的快捷,是天南地北的游客陶醉风花雪月的那份惬意;它对盈亏瓶颈的突破,是各级政府看重其投入产出间拉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份考量。 云南的机场,是多了还是少了?是“亏”了还是“赚”了?它今天如何,将来会怎样?请看我们为你奉上的这份“春晚观察”——空中走廊。 云南机场大数据 民航强省 机场总量未来5年将达18家 10月,正是泸沽湖格桑花盛放的时节。12日上午10时23分,由昆明机场起飞,载有74名旅客的东航MU5937波音737-700型飞机,成功落地宁蒗泸沽湖机场。至此,我省第13个机场——泸沽湖机场正式通航,而丽江也成为我省第二个拥有两个机场的地级市。 与此同时,沧源机场和澜沧机场这两个机场也正在全力推进中。其中,沧源机场于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澜沧机场于2014年开工,预计沧源机场明年底通航、澜沧机场2017年通航。而红河、怒江和元阳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也正在推进。 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机场密度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3个,是全国拥有机场数量较多、等级较高、航空资源富集、机场管理一体化的省份。按照云南机场集团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新建4个支线机场,省内机场总量将达到16家,机场密度远高于全国机场建设发展水平。而在“十三五”期间,我省运营机场计划将达到18个,建成澜沧、沧源、红河、元阳、丘北5个机场,勐腊、宣威完成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除了机场数量的增长,我省机场的各项业务数据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航空市场营销助推机场业务量,尤其是旅客吞吐量保持快速增长。云南机场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后3年,云南集团机场业务实现快速发展,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2.31%、15.22%、4.96%,与全国增速相比分别高2.9%、5.0%、0.26%。昆明机场2015年上半年在千万级机场中,增速全国第一。昆明(仅次于广州)成为全国开通东南亚及南亚航线最多的机场之一;洲际航线取得突破,新开第一条至巴黎洲际往返直达航线;72小时免签政策实施;试行“通程航班”中转联运业务,成为全国第四个运行该模式的机场。与此同时,州市机场逐步形成规模,旅客吞吐量由2010年的610万增长到2015年的1520万,年均增速达到20.0%。 抢滩市场 国内外航企纷纷赶来布局云南 云南机场建设热的背后,是众多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提到的一个观点:在山高路远的云南,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的投资远远超过修建一个机场的成本这一投入对比下,虽然有着难以忽视的亏损问题,但却更要看到机场建设和通航后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百姓生活福利所带来的种种效益。 这一点,在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风光再秀丽,若没有便捷的通道,也不能吸引来大量游客。随着我省丽江、版纳、芒市3个次区域枢纽机场运输指标的节节攀升,这两年来,当地的旅游发展也越来越火爆。这一点,从国内外航空公司纷纷看好当地航空市场,从而希望能新增或者加密航线的意愿就能窥见一斑。其中,甚至连国外或地区航空公司也纷纷赶来“抢滩”市场。例如,目前在丽江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已达28家,涵盖了国航、东航、南航、首都航空、祥鹏航空、四川航空、吉祥航空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及国际地区的华信航空、欣丰虎航、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今年又成功引入西藏航空、长龙航空进入丽江航空市场运营。根据规划,丽江机场还准备开通辐射四川省内多个城市的直飞航线,国际或地区航线规划方面也根据客源情况,丽江至清迈、吉隆坡等国际航线也正在进行前期准备。 而对于云南机场集团来说,未来,将继续打造以昆明为中心的省内航线网络,加强州市机场间的航班联系。重点打造昆明至丽江、西双版纳、芒市的空中快线和昆明至腾冲、香格里拉空中准快线,打造“经昆飞”品牌。加密西双版纳至大理、西双版纳至丽江以及腾冲至西双版纳和丽江之间的航班。加强省内其他机场与丽江、版纳、芒市等省内次区域枢纽之间的航班联系。结合云南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旅游部门及旅行社合作,设计相关旅游产品,开辟环飞航线。与此同时,开辟丽江、西双版纳等机场作为入滇的第二、第三入口的工作,分担昆明机场压力。并加密丽江、西双版纳、芒市、大理等机场到一、二线城市和西南地区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的航班。 云南的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形地貌复杂,高山峡谷相间,公路、铁路建设成本较高,高铁造价更高。而建设一个支线机场只需10亿元左右,投资少、见效快,所以,发展支线航空被认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尽管支线机场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成效可见,然而根据国际民用机场业的经验,年度旅客吞吐量在50万人以下的机场很难实现盈亏平衡。而截至今年的情况来看,我省这些小型机场的确处于亏损状态。中小型机场的温饱问题该如何解决,成为众人思考的问题。 欣喜的A面 机场成当地经济“发动机” 铁路、公路和水运不可比拟的运输速度和运输广度的优势,让机场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抓手,甚至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以腾冲机场为例,2009年建成通航当年,旅客吞吐量就达到25.8万人。据测算,对当地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已达56%。2012年,腾冲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4.4万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再看迪庆机场,1999年通航后,至2012年,共保障航班35642架次,年平均增长率为29.23%。机场的快速发展对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1999年到2012年,迪庆旅游人数平均增长25.49%;海外旅游者平均增长27.5%;旅游收入平均增长35.29%。1999年至2012年,迪庆州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0.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0.79%。 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云南的地势地貌似乎天生就是为发展民航而造就。这也是为何我省目前已经有13个机场,但新建的机场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的原因。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州府香格里拉距昆明659公里,山高路深,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投资2.56亿元的迪庆机场建成通航后,举世瞩目的“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投资修建机场的2.56亿元,只能修建两三公里高速公路。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在一个地区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两三公里的跑道却可以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接在一起。 尴尬的B面 我省绝大部分机场在亏损 但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除了新开的泸沽湖机场,截至今年的数据显示,我省12个机场目前有10个处于亏损状态,腾冲、大理和迪庆机场均在亏损行列,迅猛增长的旅客吞吐量,并未让这3个机场的账面扭亏为盈。 当然,这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近两年我省旅游市场处于转型升级中,航空旅游市场发生变化,不少机场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和困境。 以腾冲为例,无论是淡季或旺季,旅客多会发现,腾冲的票价相对其他省内机场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这源于腾冲机场单飞航线占比较大,航空票价较高影响客源市场开发。据腾冲机场方面介绍,通航后已先后开通了省内外10多个城市航线,编织了相对完善的航空网络。但除昆明至腾冲的往返航班有加班外,其他航线均为单飞航线,且只有一家航空公司运营,没有形成竞争,导致到腾冲的机票价格相对较高,对进一步开发腾冲航空客源市场有一定的影响。 同样受旅游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的还有迪庆机场。近几年来,迪庆州发生多起自然灾害,以及旅游负面事件的曝光,都让当地旅游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加上云南旅游市场总体增速放缓,迪庆旅游市场因政策因素影响较为明显,航空市场呈现明显的连锁反应。“就目前形势来看,迪庆州的旅游经济正经历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航空旅游市场也将相应经历一段低迷期。虽然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航后,对州市机场的旅客流辐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周边其他省份机场(如成都、重庆)容量饱和,又减少了迪庆机场扩充航线网络的市场机会。”迪庆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多个方面的发展困难,迪庆机场还需围绕从机场发展和航线规划来考虑对策,突破发展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