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怒江州第一座按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标准建成通车的"怒江通达桥" ![]() 拉朵甲桥 ![]() 怒江境内最长的跨江公路桥梁——南坝大桥 ![]() 箐庆罗桥 坐在浑浊汹涌的江边,看着江岸忙碌的工人和一天天增高的桥塔,泸水县大兴地镇团结村村民李秀华满心欢喜,“过年后,就可以从新桥上走了。” 幸福汽车吊桥是怒江州2015年年在建的溜索改桥项目之一,位于大兴地镇王拉坝。目前,江西桥塔已完成,正在做江东桥塔及主索锚锭工程。该桥建成后将改变大兴地镇团结村“通路不通桥”的现状,并辐射大兴地镇木楠村、鲁奎地村,称杆乡的阿赤依堵村、前进村、王玛基村和古登乡的亚碧罗村、佑雅村、腊斯底村等,受益群众一万多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缅边境,是全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境内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澜沧江峡谷、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峡谷“三大峡谷”和澜沧江、怒江、独龙江“三江”,由于地形地貌非常特殊,山高谷深,使长期以来居住在“三江”两岸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困扰于“过江难”、“行路难”,成为整个怒江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之一。 据怒江州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1960年在怒江上修建的跃进桥钢索汽车吊桥是怒江州境内的第一座跨江汽车大桥。在此后的50多年里,州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始终把修建“三江”桥梁作为每年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2007年,按照怒江州政府要求,州交通运输局对全州“三江”桥梁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并就新建和改造“三江”桥梁进行发展规划。调查显示,因半永久式柔性悬索吊桥造价相对较低,多年来,怒江州一直采用修建此类吊桥代替溜索来解决“三江”两岸群众过江难问题,占全州“三江”跨江大桥总数的90%。而半永久式柔性悬索吊桥因其结构特性决定了其使用年限短、荷载等级低、需要经常性维护等特点。同时,因怒江州属全国特困地州,国家和省财政无专项桥梁养护资金,“三江”上的跨江大桥基本处于失养状态,每年列入云南省危桥改造项目的危桥仅为1至2座,要把全州现有的40座危桥改造完一遍需要20年,并且每年还有新增的危桥。 怒江的贫困现状和怒江各族人民对尽快改善交通运输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