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载 一步跨千年 ——写在贡山县成立60年之际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8 09:07:10

1985年贡山县城的石板瓦房

如今的贡山县城一角

过去,独龙族群众靠人背马驮翻越雪山

60年风雨同舟,60年砥砺前行。

60年来,地处云南西北角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贡山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慨当以慷铸就辉煌,谱写了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丽篇章,使一个满目荒凉、百废待兴的民族自治县走向开放、繁荣、富强,实现了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如今的贡山,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生活富裕。

新中国成立以前,贡山是一个积贫积弱、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地方。全县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部电话、没有一座桥梁、没有一家工厂、没有一所学校,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1956年10月1日这一天改写,贡山各族人民迎来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的喜讯。从此,旧的民族关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得到保障,贡山的历史由此开启了新篇章。

60年来,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这里——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独龙族定族名;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为独龙江公路亲笔题词;2010年温家宝总理就独龙族人民出行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贯通作出重要批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接见了贡山县各族干部群众代表。“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2010年1月19日,省委、省政府开启了独龙江全新的帮扶模式,启动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

从此,一场围绕实施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六大工程”全面展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省级32个部门合力攻坚,上海市对口帮扶的脱贫建设攻坚战在独龙江全面打响。

“经过5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共投入建设资金13.04亿元,实施完成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素质提升等六大帮扶工程。独龙江乡变成了‘人间天堂’,独龙族一跃跨千年,要是没有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独龙江不可能有今天的变化。”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进义激动地说。

如今,贡山再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独龙江国家公园申报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贡山通用机场已完成《场址论证报告》及《航行服务分析报告》的编制,独龙江乡机降点正在开展选址工作,贡山人民的航空梦不再遥远。六丙二级公路年内开工,贡山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将不复存在。迪布里至中缅边界41号界桩边防公路、丙中洛至吉瓦图三级公路等干线公路稳步推进。立体交通网的形成,将逐渐缩短贡山与世界的距离……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让贡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机遇和希望,并因此而催生了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无穷动力。

已建成通车的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

各民族群众载歌载舞

60年来,贡山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务求实效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

交通,曾经是贡山发展的最大瓶颈。

1999年,国家投资1亿多元,修通了全长96公里的独龙江简易公路,结束了独龙族群众出门靠砍刀开路、攀藤附葛,过江靠溜索竹筏的原始生活。但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依旧是独龙族群众心底的痛。封山了,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独龙江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随着总投资7.8亿元的独龙江公路改建工程的实施,特别是总投资6亿多元、耗时1000多个日日夜夜、长6.68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的打通,让独龙族踏上了通向文明进步和共同富裕的小康大道。

2014年4月10日,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贯通当天,5岁的独龙族女孩普艳芳用电炉取暖时不慎引燃衣裙,重度烧伤。载着小女孩的汽车从独龙江乡出发一路疾驰,穿过刚刚贯通的高黎贡山隧道,3个多小时就抵达贡山县人民医院。这样的速度让亲历者为之感叹:要是发生在过去,这将只能是一场一筹莫展的灾难。

独龙江公路的变迁只是贡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

60年的建设,60年的变迁。壮美秀丽的三江明珠,从“人背马驮”的原始交通,迈入以瓦贡线为主干道、乡村公路为延伸、农村客运站点为支撑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了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两纵两横”交通路网。

60年前,这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辆汽车。出门爬石岩、攀天梯,冒着生命危险溜索渡江。如今,全县公路里程达707.77公里,行政村通路率达100%,沿怒江两岸公路复线基本形成,全县境内拥有大小桥梁101座。交通大改善,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更为贡山经济发展,铺就了腾飞之路。

一路通达百业兴。提到公路带来的便捷,独龙江乡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卫清说:“过去没有路、也没有手机,通知开会要提前两天时间才能走完各村民小组,现在开车几十分钟就绕回来了。过去,如何把草果运出山去卖是个大问题,如今路通了,村民只需把草果运到家门口的公路边,收购商就会开着车来拉。”

独龙江特色小集镇

贡山县城全景

新中国成立以前,贡山没有一盏电灯,照明靠松枝,取暖靠火塘。今天,贡山农网改造实现村寨用电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20千伏乡镇独立电网,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现代通讯载体已经广泛普及,独龙江乡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4G”网络的乡镇。

贡山,这个集“边境、山区、贫困、民族、宗教”五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国土面积的90%以上为山坡地,耕地面积十分有限。但在这高山峡谷中,却富集着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78%。如何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造福当地群众的经济和发展优势,成为历届贡山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和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清丽、生态环境优美是贡山最宝贵的资源,也是贡山的优势。”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和国晓说。绿水青山成为亮丽的发展底色,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贡山极力发展绿色产业,念好“山字经”、写好“林文章”,一条以“一草一药一蜂一禽两树两畜”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放眼全县,青山常翠,碧水长流,一步一景,恍如仙境。

截至2015年末,全县累计种植草果面积达21.26万亩,产值达2267万元,仅草果一项使当地农民人均创收763元。全县还种植了16.11万亩核桃、3045亩重楼。此外,旅游、文化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围绕“特色文旅活县”发展思路,以“多民族和谐共处、多宗教和谐共存、多生态和谐共生、人神共居和谐家园”为特色,把旅游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过去5年,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旅游观景平台20个,旅游特色村6个,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村4个,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62亿元。

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使地方经济实力显著增强。60年前,贡山农业生产还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状况,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全县只有一个小农具修理作坊。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8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9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76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3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19元。

如今,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一项项改革发展举措逐步落实,贡山县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稳定等方面成绩斐然。“到2018年,全县5个贫困乡镇全部脱贫出列,10956名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贡山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排出时间表,吹响冲锋号;大力实施教育脱贫,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实施十四年免费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整合资源,集中办学,力促山区教育公平发展。2015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6所,在校师生由1956年的1450人增加到5019人,教职工由56人增加到610人。过去目不识丁的穷苦群众,如今拥有了本民族的硕士、博士和教授。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茁壮成长,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先进模范,他们当中,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老县长高德荣,全国最美检察官江德华,全国优秀特岗乡村教师桑磊。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贡山,始终牢记重任在肩,不负党中央殷切嘱托,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积极担当,变革图新。全县上下将以决战脱贫为主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各项工作,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环保立县、科教人才兴县、绿色产业富县、特色文旅活县、开放和谐稳县的发展战略,确保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贡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链接

贡山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国土面积4506平方公里,全县辖三乡两镇,2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732人,境内居住有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20多个民族,其中主体民族独龙族、怒族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

1949年8月25日,贡山和平解放,成立贡山办事处。1950年4月,成立贡山县人民政府。1956年10月1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宣布正式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成立,不仅使贡山的发展进入新征程,让贡山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在遵照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照本民族意愿发展,而且让贡山的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到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国家扶持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为贡山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南网)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