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马云辉 摄 新华网昆明11月9日电(詹晶晶)8日,为期4天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落下帷幕,记者从本次农交会总结大会获悉,本届农交会共举办了40余场次农产品推介活动。四天的展期,农交会实现现场贸易额699亿元。 总结大会上,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本届农交会充分发挥了引领生产消费、促进产销衔接、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也大大提振了农业系统共谋发展、抱团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屈冬玉说,总体来看,本届农交会共取得四大实效。一是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本届农交会是“国际化”元素丰富、国际化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国际盛会。二是助推了农业品牌建设进程。本届农交会组委会精心策划组织的省部长推介品牌农产品专场活动,社会反响强烈,这也是农业部推动农业品牌建设的一大创举,是农交会提升品牌营销能力的一个创新,是政府服务职能转变、领导干部转作风、惠民生,帮助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一项具体举措。三是展示展销成效显著。本届农交会共举办了40余场次农产品推介活动。四天的展期,农交会实现现场贸易额699亿元,现场销售额2.5亿元,云南展团组织了153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总金额886.88亿元。四是办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屈冬玉指出,本届农交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云南更深层次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了云南与兄弟省份之间农业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交流与融合,必将对加快云南高原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表示,这次农交会暨农博会主题明、规格高、规模大、活动多、保障强、影响深,突出了供给改革、产业融合、绿色共享、创新发展的主题,实现了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的办展宗旨,打造了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的高品质农业贸易和交流平台。云南省有幸作为东道主省份,充分展示了彩云之南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加快走出去步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 张祖林表示,云南省将以本届农交会成功举办为契机,持续做强做优产业,持续拓展产品市场,持续加强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展会成果,以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新发展方式来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根据《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织奖评选办法》,经过各展团申报,组委会办公室复核,组委会领导审定,本届农交会决定授予云南、昆明、河南、吉林、安徽、广东、湖南、江西、湖北、黑龙江、江苏、山东、辽宁、浙江、北京、甘肃、陕西、福建、四川、广西、上海、宁夏、青海、重庆、新疆、河北、内蒙古、台湾、国际、农产品地理标志、农垦、农药、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土传病虫害防控和渔业展团最佳组织奖;授予山西、海南、天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贵州、畜牧、休闲农业和双创展团优秀组织奖。 同时,在企业申报、各展团组织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审议,并对参评产品进行展出现场核查审定,决定授予黑龙江省五常金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聖上壹品”大米、云南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满园鲜”昭通红富士苹果、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茗皇”红乌龙茶、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牧业”纯牛奶、辽宁大连棒槌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棒槌岛”淡干海参等301个参展农产品金奖。(完)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总结大会现场。马云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