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潮下的丽江古城文化突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05 10:44:55

“这次再来丽江,深入了古城的每一条街巷,收获了不一样的感觉。旅游,就该是这样!” 12月1日中午,站在丽江古城五一街“手道丽江”东巴造纸体验馆前,来自广东的金女士由衷说道,就在几分钟前,她刚刚体验了一把古老的纳西东巴造纸技艺,近一个多小时的体验,感触很深。

此时正是午后,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古城的青砖碧瓦,这让金女士有一种“恍如隔世、穿越般的感觉”。“以前来古城,基本是走马观花,眼里只看到卖披肩、手鼓、银器和鲜花饼的店铺,这次沉下心来,却发现古城里藏着很多‘宝’。”金女士所说的宝,便是“手道丽江”“纳西人家”等一个个纳西传统民俗文化体验馆,以及如雪山书院、方国瑜故居等能感受纳西文化气息的院落。“我去过全国很多景区,其中不乏世界文化遗产,尽管也有很多保存完好的,但像丽江古城这样能让人体验本土文化的遗产地,真心不多。”正因如此,金女士很不理解那些偷逃丽江古城维护费的人,“80元/人次,除了游览体验古城,还能游览城区周边公园,真的是很值。”

在金女士体验古城“手道丽江”造纸技艺的三天后即12月4日,便是第12个“丽江世界遗产日”,每年的这一天,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都会在古城开展遗产保护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要保护好这份遗产,让全人类共享,肩头的担子不是一般的重,需要我们以十二万分的责任心来保护和管理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遗产。”身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局长,和丽萍自就任这一职务后,“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让别人来到古城不失望,体会一个更丽江的古城。”

正如和丽萍所言,保护与发展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更何况丽江旅游仅仅走了20年的时间,与国内外很多有上百年旅游发展史的城市相比,丽江只是“有女初长成”。身为丽江旅游最著名、最闪亮名片,丽江古城的成长之路,注定不寻常。幸运的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磕磕绊绊之后,丽江依然行进在探索商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并且找到了突破口。

湘妹子钟雅琴向游客介绍东巴文化。

湘妹子对丽江古城的“意外”

对丽江古城有着与金女士相同感受的,还有来自湖南凤凰的湘妹子钟雅琴。

今年夏天,钟雅琴在丽江古城学到了以前只是在传说中的东巴象形文字,“看到如此有趣的象形文字,听到如此神秘的东巴传说,让我怎能不着迷?”暑假近一个月的时间,她都在古城的“手道丽江”,跟着店主和秀军学东巴字、东巴造纸等东巴文化。

20岁的钟雅琴今年刚上大一,学的是医学,但或许因为家乡也是古城的原因,她从小对历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假期里第一天进入丽江古城的时候,她感觉有点失望,“乍一看满街都是商铺,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商品批发市场。”然而在古城里走了一遭之后,钟雅琴彻底改变了丽江古城的初印象,而沉下来后,古城竟给她带来了很多意外,尤其是和秀军的“手道丽江”,“没想到这里竟有那么有趣的文化”。

和秀军生于1975年,是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传承人,其父和自强亦是丽江有名的老东巴, “以前最苦的时候,出去打过零工,做过电焊装修等工作,然后又把打工挣来的钱投入到东巴造纸等技艺之中。”自幼对东巴文化的耳濡目染,让他深知东巴文化传承的重要,因此一直以来,和秀军都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自己不断传承和研究东巴造纸技术。后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为了让丽江古城文化分量更足,将一大波纳西传统文化人引入古城,在店铺租赁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扶持,和秀军,便是其中一员。

和秀军的“手道丽江”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王家庄文化巷1号,店面不大,约十来个平米,是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的组成部分之一,馆内分为东巴陶艺、东巴造纸、纳西皮艺、纳西铜器、纳西刺绣、纳西木雕等展示区域。“现在好了,政府提供了一个免房租和水电的地方,东巴纸卖出去了可以算作自己的收入,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大概能卖6000元。”这让和秀军能够安心专注于他醉心的东巴造纸技艺传习。

一个月的时间,钟雅琴已经跟着和秀军学会了东巴造纸的技艺。“其中最麻烦的是剥树皮这道工序,需要很大的耐心,耐着性子一点点来,这对我这样的暴脾气是很受用的。”钟雅琴说。

而最为神奇的东巴象形文字,钟雅琴认为自己还没有学到精髓。“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二叔一家人也是经过了几代的传承。我觉得这一点很不容易,现在很少人能有这样的文化信仰和匠心精神。”钟雅琴称和秀军为二叔,在她眼中,二叔待人待物都特别真诚、厚道,而最令她感动的,是二叔对东巴文化的信仰。“现在的人,很少能像二叔那样专注于一件事,且这件事还是比较古老的。”

钟雅琴家乡的土家族和苗族,也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苗寨景区有苗绣等文化产业展示。“区别就是那些展示只是走马观花,而在丽江古城的‘手道丽江’,却有人来教授,能让你亲身体验。”

纳西古乐。

古管局给古城文化“输血”

和秀军介绍,除了钟雅琴,目前还有一个四川的女孩也在他那里学习东巴文化。“很多来参观的游客,都会问能不能把孩子送到这里,体验个十天半月。我觉得这或许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体验式的文化感受,要比纯商业的物质满足有吸引力得多。”

“现在政府对这块挺重视,今天下午还有一位副市长要过来调研。”采访当日,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负责人张建告诉记者,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提供支持,整个院子的房租和水电都全免,这为传统手工艺在丽江古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除了现有的产品,未来我们还会创新,将传统手工艺元素融入到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之中,真正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张建认为,民族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展示的阶段,而必须与现代需求对接,“不然,活不下去。当然,前提还是以丽江传统民族文化为内核,不然就会造成现在的同质化,十步一个披肩店,五步一个鲜花饼店。”

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的路标牌上,注有“文化院落,免费参观”的字样。有同样标识的院落,还包括今年5月29日刚挂牌的“纳西人家”婚俗体验馆。挂牌当日,该体验馆负责人和育苗喜极而泣:“做文化产业,真的很不容易,现在能有政府的支持和肯定,让我们看到了奔头。”

和育苗搞纳西东巴婚礼是从2008年开始,赔过不少钱,吃过不少苦,亲朋好友甚至对她的做法表示怀疑,“认为我是在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但在她看来,这样的文化传承工作,纳西族人不去做,别人更加不会用心去做,“总不能让自己民族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里就传不下去了。”因此,做这个传统纳西婚礼,和育苗更多是当做一份事业。

“以前我们只能一场场做婚礼,现在有了自己的展示区,可以让游客更直接地体验。”和育苗告诉记者,纳西人家院落分为纳西婚俗体验区、纳西手工技艺区、天宇商读古(文化教化传习研修)、纳西饮食记忆区四个展区。而场地的优惠租赁,以及演职人员的政府补助,让和育苗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也让她有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文化产品的打造和包装,而不需要像以前,偶尔还需要带几个旅游团,来补贴维持团队的生计。

每天,这里都会进行民俗文化展演,而在周二及周六上午10点半,游客还可在这里进行纳西婚俗文化体验。纳西族传统的闺房、谈恋爱时所唱的歌调,在这里得到了本真展示。“比如你刚刚喝的鸡豆汁,配上传统蜜饯和其他美食,我们可以打造纳西喜宴文化产品。”和育苗说,轻松的状态让她有了不少灵感。而在中秋节,她打造了一次相亲会,邀请全国100名单身男女来到丽江,体验了一把纳西民俗的相亲,不管相亲成不成功,对参与者来说,都有了一次完整的纳西民俗文化旅游体验。

东巴婚礼。

惊喜!“看到了属于丽江本身的一些东西”

每天上午11点、下午2点和4点,丽江古城四方街都会有专门的团队献上纳西打跳等民族演出,游客也可参与其中,体验一把最原生态的纳西歌舞。

在贵州游客王女士看来,这样的演出无疑让古城有了更多的玩头:“前年冬天就和老公来过一次丽江,那次有点小失望,古城很干净但并不安静。我和老公都是教师,一直就想体验下别人书中的丽江,来到这里以后,满街的鲜花饼和手鼓店、酒吧,我们随便逛了一下就去大理了。这次再来丽江,一到四方街就看到了这场表演,感觉很新奇。我们看到了属于丽江本身的一些东西,而不是那些一模一样的旅游景区复制品。”

“这比我家小区门口的广场舞有意思多了。”来自广州的罗女士兴致勃勃地加入到了打跳队伍之中,跳完一圈她气喘吁吁地对读本君说:“能直接参与体验到这样的民族舞蹈,感觉真是棒极了。”

每天准点出现在四方街头的这支纳西打跳团队,由王志荣在牵头做。身为丽江自留地民族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王志荣从事民族歌舞展演已经十余年,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吃过很多苦,为了给团队找饭吃,他奔波于餐厅和会议接待的演出。他现在的这支团队,每天在古城固定演出三场,成员有30来人,均来自塔城、巨甸等纳西族传统歌舞文化浓厚的地域,主要演出内容有热美蹉、纳西传统打跳、民歌音乐祈福仪式等。“没政府的扶植补贴,这事儿我可干不了,虽有心,但无力。”王志荣坦言,做文化产业是相当脆弱的,“没有物质和财力的支撑,怎么可能做得好文化?”他的这一观点,与和育苗不谋而合。

从王志荣的思路来看,丽江古城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应该恢复原生态的民俗情景展现。“比如以前木氏土司进城的仪式,茶马古道马帮途经古城的路径,卖草场、卖鸡巷等传统场景,都可以重现。这样游客才会有最直观的文化风俗体验。”

在丽江古城,有一处飘溢着书香的院落--雪山书院,在院长和国相的心中,丽江纳西文化没有消失,只是形式变更了,在慢慢向现代靠拢。

80岁之前,和国相想完成两件事:一是把书院里的100卷东巴古卷用诗歌和散文的方式翻译出来;二是把这100卷散文和诗歌融合成6个故事,并用工笔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能秒懂,从而让世人能更深入地了解纳西文化。

古城核心区不再新批餐饮门店

到过丽江古城的人可能都有印象,在进入古城各个路口时,都能持古维凭证免费领取一张丽江古城游览手册,在手册地图上,标示有古城内目前全部免费开放的17个文化体验点,这些文化体验点分布于古城的各条街道,而根据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规划,未来,地图上会标注出更多这样的院落。

和丽萍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逐步收回古城内合同到期的部分公房和院落,集中用于丽江古城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展示工作,给予纳西文化传承者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古城里安心做文化。目前,除早已有的纳西古乐、东巴宫、东巴文化传承院等民族文化传承展演门店外,近一年多来还增加了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纳西人家院落、纳西服饰文化展示馆、丽江市纳西文化传习协会、民族文化主题展馆和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等。

“一方面,只有保护好了古城的民族文化,才能算得上真正保护了古城;另一方面,游客需求的改变,也要求我们做出供给侧改革的转型升级。”和丽萍表示,除了目前的17个文化体验点,未来古城将布局更多更广的文化展示区域,并通过举办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进一步提升古城的文化核心内涵。

除上述场馆、门店内的体验外,文化主题类客栈项目,包括楹联文化主题、红色文化主题、纳西养生文化主题、编织文化主题……在和丽萍的思路中,这些工作的展开,不仅能使文化保护工作与游客旅游体验有机结合,同时也会极大提升丽江古城维护费80元的价值。

“目前在古城核心区,我们已经不再新批经营餐饮类的门店。”和丽萍介绍,而对一些优质的民族文化传承项目,“我们都欢迎,文化需要先扶植,才能谈得上生存。”

文化传承与保护岂是一日之功?而保护传承人才方面已经出现困难。和丽萍说,目前随着老一辈国学大师、大东巴、民间乡土艺术家、工艺师等的去世和进入老境,丽江的民族民间文化精英阶层存在日益减少的情况,只有想方设法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精英,才能做到薪火相传,保持丽江文化的魅力。

四方街打跳。

文化与商业并不相悖,“输血”之后更需“造血”

一切文化皆需求,一切需求皆商业。文化与商业并不相悖,比如西方的多元文化,产出的是迪士尼这样的文化产业巨头,以及风靡全球的影视作品、主题公园、周边产品。

一旅游界资深人士指出,在丽江古城被冠以“超市”之名的时候,如果古城的原住民都搬回来,古城连个卖水的超市都没有的时候,是不是又有人会站出来叫嚣,“古城商业设施太差劲了,连个卖水的地儿都没有。”其认为,全国旅游井喷发展的那些年,游客主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需求,在市场刺激下,大量旅游舶来品和旅行商业文化涌入古城,造成了今天的困局。而在旅游方式发生转变,游客需求发生变化的当下,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发力文化内涵建设,提升旅游文化体验,无疑是顺势之举。

除了那一湾清流,文化是古城的内核之一。而在一系列的文化“输血”之后,如何让文化产生自身的“造血”功能,扶植、引导古城内的民族文化匠人产出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具有丽江古城特色的文化创新产品,是“输血”之后的另一课题。

当然,需要本地纳西族人自省的一点是,你究竟有多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当一个比你年轻的外省女孩跟你讲起你的民族文化,还讲得饶有兴致、头头是道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受?在采访钟雅琴的时候,作为本地纳西人,记者承认脸红了。(云南信息报记者 杨冬合)

责任编辑:拉初